內容簡介
─ 第一本結合理性行為與影響力研究的談判教戰書 ─史丹佛商學院教授&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會計教授 實證研究/聯手出擊: 在協商中爭取更佳價值的科學化談判基礎知識: ★如何在時限壓力和資訊落差中權衡談判的利益全貌? ★「彼此同意」不等於「談判成功」,為什麼人們常會錯過可以創造更大共同價值的談判機會? ★各種理性與非理性因素,如何為談判雙方帶來緊張或互補的影響力? ★丟開只談「攻防」或高唱「雙贏」的談判術老調,更科學解讀經濟原則與心理作用下的利益互動過程。 有些人相信,成功的談判來自於好運氣、好基因,或是其他某些與生俱來的個人特質,不過在《談判桌的經濟學與心理戰》裡,兩位作證明:談判高手並非天生──而是後天得以造就,把這些方法應用在談判協商上,你就能回答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何時該談判? •如何知道怎樣才算一門好交易? •何時該轉身離開? •想要取得價值與創造價值的時候,需要考量哪些交易? •你該知道(或者試著去找出)對手的那些事情? •哪種資訊能幫助你取得價值—哪種資訊有害? •何時該先開價? •該如何填補你在對手知識的不足之處? •你能用什麼策略來鼓勵對方讓步? •如果對方是個團隊,或是面臨多人對手的時候,你該如何改變策略? •何時該考慮從談判轉為拍賣? •該如何結束談判? 引用心理學與行為經濟最新發展,作者妮爾跟黎斯呈現出前所未聞的全面談判觀點,讓我們看到人類的非理性偏見,如何塑造了談判,影響力絲毫不亞於理性行為。他們也揭露了在日常交流中,我們錯過了許多能創造並取得價值的機會,不管你是要買車、賣掉公司、遊說加薪,甚至只是爭辯誰該去倒垃圾,妮爾跟黎斯說明了: ※威脅與承諾對你有利,只要你有辦法瞭解對手的心理。 ※板著一張臉,會牽涉到你在談判中能取得多少價值。 ※提高你的期望、合理化你的行動、以整套的層次來談判,這些都是關鍵的談判策略。 ※在合作與競爭之間取得平衡,對於成功的談判來說很重要。 ※談判中的力量不均,有時可以讓雙方都更好。 ※混淆「交易」與「好交易」會讓你付出昂貴的代價—是談判中屢見不鮮的錯誤。 ※取得價值更勝於創造價值。 集結三十年來的創新研究成果,《談判桌的經濟學與心理戰》揭露了經濟學與心理學之間的跨界轉變,出乎意料地竟然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時候,成功的談判者所使用的反直覺方法,反而能替他們得到更多想要的。
作者介紹
瑪格里特.妮爾(Margaret A. Neale) 瑪格里特.妮爾(Margaret A. Neale)是史丹佛商學研究所的特聘教授,合著有《樂在談判》(Negotiating Rationally)一書,現居加州佩斯卡德羅。湯瑪斯.黎斯(Thomas Z. Lys) 湯瑪斯.黎斯(Thomas Z. Lys)是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會計系所主席,現居伊利諾伊州梅塔瓦。譯者簡介趙睿音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碩士、曼徹斯特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熱愛翻譯教學及實踐,喜歡與文字和毛線有關的一切。 譯有《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犯錯的價值》(以上為大寫出版)、《消失的孩子》、《焚夏之屋》(天培),個人網站http://chaojuiyin.blogspot.tw/。
目次
前言 重新看待談判學Part 1 談判的基本概念 第1章 你為什麼不談判?選擇談判的好理由第2章 創造共同點:談判的基礎架構第3章 創造與取得價值:交換的價值第4章 價值創造:談判中的整合潛力第5章 規劃談判:「有所不知」真的會害死你第6章 無雙不成舞:在談判中策略性思考Part 2 談判的實戰演練第7章 誰該先報價?先開口的人真的就輸了嗎?第8章 管理談判:補充驗證你(認為)所知道的第9章 讓步!要不然......:承諾和威脅的影響第10章 該不該讓人看到你冒汗(或流淚)?──談判時的情緒第11章 力量的秘密:「得到更多」的優勢第12章 多方談判:更複雜與多元的談判幕後第13章 拍賣:買家與賣家之外的事第14章 實踐你的談判力:讓交易成真致謝各章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