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旅遊 > 中國大陸 
     
    江城(非虛構寫作大師、《紐約客》記者何偉的「中國三部曲」之...
    編/著者: 何偉
    出版日期:2021-05-26
    ISBN:9789865524005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華中地區

    優惠價:85折,476

    定價:  $56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情感動人,極具渲染力,超越旅行文類的界限,
    對於任何想進一步認識中國人心靈的人而言,本書深具吸引力。
    ──《書單》(Booklist)」



    回望九○年代中國,重探四川小城被世人遺忘的故事,
    這是一部中國人都未能明暸、卻由美國青年細微體察的底層心態史。
    這是何偉非虛構書寫的發源地,是「中國三部曲」的最初起點。

    ===================

    《江城》所記錄的四川涪陵,是中國普遍可見、與高度發展無關的江邊小城,當何偉硬生生闖入這個平靜的世界,從陌生到熟悉、從旁觀到動情,涪陵乘載了中國城鎮進入新世界被迫改頭換面的命運、也是開啟何偉非虛構書寫的第一把鑰匙。

    在何偉被譽為非虛構寫作大師的此刻,如何以現在的眼光回顧他所記錄、九○年代末期長江小城涪陵的人事變化,又該如何評價他在青年時期所發表的《江城》?在他初以外來者的身分進入中國,甫接受文化衝擊的震撼教育時,所記錄的中國樣貌究竟是何模樣?那些原生的人情互動,此刻的中國還能保留多少?

    「注定毀滅的城鎮和新城形成一個對比,地貌明顯地畫分成過去和未來。
    三峽大壩一直像是一個抽象物,一個模糊的應許、一個遙遠的威脅。」──何偉

    一九九六年夏天,二十七歲的何偉抵達中國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涪陵,以和平工作團的身分在當地的學院教兩年的書。自一九四九年以來,當地人就未曾有過美國人在此生活的明確記憶,縱使「何偉」二字對中國人來說是個常見的中文名,但何偉這個人仍是四川江城屈指可數的外來陌生人。原以為這將是一個平靜的兩年,何偉卻發現他闖入了一個與他的文化和個性全然不同的社會之中。

    他也參與了四川江城的變化,九○年代中國開發突飛猛進、以至於無暇顧及人民的步伐,即便是生活周遭,也同時被迫接受無情而魯莽的改變。這些改變,包括了人文地景的變化。

    今日,由於三峽大壩的興建,白鶴梁已經沉到水面下一百三十英尺的地方。在何偉感嘆這個興建計畫花了一億三千兩百萬人民幣的同時,城市的其他改變也讓他惆悵滿懷,為了經濟、為了國家發展,何偉記憶中的城市已然消失無蹤。而幸運的是,涪陵的改變似乎沒有喪失其內在本質,這座江城的精神依舊被何偉以極其細膩的文筆書寫下來,成為今日已難再覓、質樸而靈動的草根信仰。

    「這趟航程就像一個夢,夢裡盡是安靜的河流、滿是迷迷糊糊入睡的乘客的艙房,以及從幽暗的長江升起的城市燈光。而涪陵就像一個暫時打斷這場夢的地方。」──何偉

    在幽緩的時光流程中,在變動劇烈的城鄉景觀內外,何偉書寫出一部連中國人自己都未能體察的心態史和底層故事。本書紀錄了何偉在涪陵與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其中包括了政治的氣候、歷史的溫度和城市生活的日常感覺。無論是鄧小平之死、九七年的香港回歸或是長江三峽大壩的興建,何偉總是能敏銳察覺人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總是能準確捕捉到中西文化產生差異的時刻。

    何偉的中國觀察總是充滿洞見,他為我們探勘出甚至連當地人和中國人自己都未曾發現的心態史地層,當中夾雜了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等保守或激進的觀念。令人回味再三,感到憂悒同時又充滿趣味。

    涪陵江山易改,城市難移。無論是「江河日下」還是「江河日上」,我們都可以重新踏上江城涪陵,因為這裡是何偉一系列紀實書寫的發源地,何偉中國三部曲的最初起點。

    ======================

    ◎當代非虛構寫作的最佳範本,何偉「中國三部曲」系列——

    《江城》(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在幽緩的時光流程中,在變動劇烈的城鄉景觀內外,
    何偉依江而居,感受與學生和涪陵人相處的日常點滴,
    書寫出一部連中國人自己都未能體察的心態史和底層故事。

    ──何偉非虛構書寫的發源地,「中國三部曲」的最初起點!

    《甲骨文》(Oracle Bone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In China)
    如何評價九○年代的中國?
    何偉以親訪實證、考古調查為經緯,再以西方記者的筆法布局出恢弘格局。
    他讓人物來口證中國變化、讓古物來見證歷史滄桑。

    ──今日中國似乎就是為了何偉的寫作而存在!

    《尋路中國》(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在一個人人奔走於途,卻又不知自己將走向何方的躁動國度裡,
    何偉用帶著人性暖意的目光,記錄中國各個角落裡的人生悲歡百態。
    構築出平凡小民在現代中國經濟快速起飛、社會急遽變動時代下的處境。

    ──何偉就像是當代的馬可波羅,徹底顛覆你對轉型中國的想像!

    《奇石》(Strange Stones: Dispatches from East and West)
    想接近真正中國,唯一方法是在中國長時間生活。
    只要在何偉筆下,你就讀得到奇形怪狀的中國。

    ──繼「中國三部曲」,精選改寫《紐約客》的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