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導論
    編/著者: 楊佳玲
    出版社:商周(城邦)
    出版日期:2004-02-29
    ISBN:978986124149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各國法規

    優惠價:85折,357

    定價:  $4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550 元
    特價:90折!49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身為頂尖的法律學者,勞倫斯.傅利曼在這本新版的《美國法導論》中,提供了平易近人的美國法律體系介紹。《美國法導論》充滿了有趣的軼聞與詳細的歷史資訊,把令人目眩的複雜美國法律變得能輕鬆理解。  本書是以美國法律制度作為一個運轉的制度為主題。但是,到底什麼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從何而來?它是由什麼所組成?它從哪裡開始,又將在哪裡結束?即使是針對特定的法律制度,這些問題也不會有簡單的答案,對所有的法律制度而言也是無解。不論他們在世上的任何地方,或者是歷史上曾經存在,包括已經滅絕的法律制度。我懷疑我們是否能夠對法律制度下一個既能符合小型游牧民族,又能符合大型工業社會的定義,也就是既能符合當代法律制度,又能符合古代西台文化、中國文化的定義。試圖在這些古今不同的文化間建構起概念的結構,的確是個困難的任務。當然,有些學者嘗試過。至於他們的結果是否值回票價,至今學界仍然莫衷一是。   本書的目標比較適中,既然本書是對美國法的導論,那麼本書就有權利只把焦點放在美國上,而徹底忽略其他不同社會。畢竟法律、法律制度以及法律過程都是精神上的概念,它們並非具體存在真實世界的東西。你無法摸到、嘗到、聞到或度量法律。任何定義,簡單的說,或多或少都必須有點傳統,也就是說有點做作。但是這並不代表這樣的定義是錯的,這代表只要一個定義是有用的,而且我們能夠使我們自己以及其他人清楚地去完成我們的定義,那麼這個定義就是好的定義。
    作者介紹
      勞倫斯.傅利曼(Lawrence M. Friedman),目前為史丹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曾任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法律史學會會長,美國法律與社會協會會長。著有《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Law and Society : An Introduction》’《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American Law in the 20th Century,二OO四年九月即將由商周出版)等,另著有其他法律及社會議題等書籍,並曾獲得崔尼爾書獎(Triennial Book Award)、史丹佛大學傑出教學獎(John Bingham Hurlbut Award Excellent in Teaching, Stanford)、美國律師協會獎(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ward)等數個教學與學術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