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國家大事紀
臺中縣巿改制升格直轄巿法規整併紀實[軟精裝]
編/著者:
局長:林月棗
出版社:
臺中市政府法制處
出版日期:
2013-04-30
ISBN:
9789860363401
參考分類(CAT):
國家大事紀
參考分類(CIP):
各國法規
優惠價:
9
折,
225
元
定價:
$2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第15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0屆立...
定價:300 元
特價:
90
折!
270
元
審計部專案審計報告:臺中市松柏...
定價:100 元
特價:
90
折!
90
元
第15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0屆立...
定價:630 元
特價:
90
折!
567
元
臺中市第4屆市長、市議員、里長...
定價:930 元
特價:
90
折!
837
元
內政概要-中華民國107年(附...
定價:500 元
特價:
90
折!
450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第一章從臺中縣市改制升格直轄市緣由談起,一方面為本次改制歷程作一歷史之記載,一方面引導讀者接續了解改制歷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自治法規整併,自改制前臺中縣市法規概況到法規整備之事前規劃藍圖等,給讀者做一梗概之介紹,各節要點如下:第一節改制緣起、第二節法規整合願景、第三節改制前臺中縣市法規概況、改制計畫之法規整備規劃:改制前自治法規處理方式及目標之規劃、法規整備步驟、法規整備統籌分組之運作。 第二章章記錄臺中縣市自改併前臺中縣市逾一年之準備規劃及委外研究案之輔助成果,其章節要點如下:組織變革對自治法規之衝擊評估、法規整備之原則、法規先期整備歷程:依序紀錄臺中縣市原自治法規公告繼續適用與廢止清冊之整備、自治法規草案之整備、行政規則之整理、自治法規整備之成果及委外研究案之輔助效果等面向。 第三章共分七節,各節之重點如下: 第一節探討中央法律明定地方主管機關為直轄市政府時,地方基於法律授權或本於職權所制(訂)定相關自治法規之主管機關可否以直轄市政府之一級機關為主管機關。 第二節論述涉及地方自治保障及機關內部組織權限劃分等問題,本市目前之實務作法及理論基礎何在。 第三節則探討權限劃分一級機關及相關自治法規以一級機關為主管機關後,後續依法規所為之行政處分,因處分之名義機關已變更為直轄市政府一級機關,其對訴願業務帶來如何之影響。 第四節主要係敘述地方性法規中有關回饋金、社會福利等給付行政,各項行政規費或使用規費之收費,乃至於相關地方稅捐減徵規定等,臺中縣(市)相關自治法規各有不同標準及規定,如何以信賴保護原則觀點統一整併相關標準。 第五節探討地方立法權問題,本問題所涉及之地方自治保障中有關規章制定權之範圍界限、地方制度法對地方立法權之規制及中央之監督界限等,於本節內有所觸及。 第六節則在檢討銜接法規制(訂)定草案內,對於中央法律授權事項不依授權本旨於相關自治條例內自訂而再轉授權另定位階較低之自治規則,是否有違禁止再轉授權原則,以及就法律授權事項而於自治條例內又重複授權,致使依自治條例授權所定之自治規則變更為非法規命令性質,其重複授權是否合法等作論述。最後,第七節小結本章各節結論。 第四章計有六節,主要論述重點,於第一節部分,首先介紹改制前原臺中縣與原臺中市對於自治法規及行政規則之審查制度差異,及改制後法制單位在面臨前所未有、為數眾多之自治法規及行政規則之法案會辦,究應如何同時兼顧立法品質與立法效率?改制後所採取法案審查制度之演變過程為何?及對於現行審查制度之有何改良與建議?於第二節部分,論及法制單位於改制前既已知改制後將面對為數眾多之自治法規及行政規則之銜接,究有何辦理法案接軌之重點工作及接軌現況之成果統計為何?於第三節部分,主要論及行政規則既自99年12月25日停止適用,與自治法規經公告繼續適用尚有2年緩衝期不同,惟本府各局處委員會常有就重新下達之行政規則為溯及既往之規定(如溯自中華民國99年12月25日),究該項溯及既往規定有何法理基礎?是否各類行政規則均得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原則有無關連?試作初步法理分析;於第四節部分,自治法規無論係自治條例或自治規則既經公告繼續適用,得於原轄區繼續適用2年,於此部分,應無疑義,惟實務上另有所謂「實質意義之法規命令」,其意義為何?如改制後漏未公告可否補行公告?溯及生效?有無違反處罰法定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亦均值探究。於第五節部分,就改制後本市議會通過定有罰則之自治條例報請中央核定過程中常遭遇之實際難題,作一現況概述。於第六節部分,主要論及臺灣地方自治業由2個直轄市增為5個直轄市,而成為5都,甚至未來桃園縣亦即將成為臺灣第6都,因此中央對於地方自治之監督應有新思維,僅就合法性審查,不應及於合目的性(或妥當性)之審查,共創中央與地方雙贏之局面。 第五章立基於行政實務的觀察點,探討縣市合併二年內,本府在法規整併實務上所面臨的難題,以及因應解決之道。雖說縣市合併乃百年盛事,並非年年有之,本府仍虛心通盤檢討,在法規整併的統計數字背後,究竟還隱含著何等法制面問題,例如自治條例核定期間冗長所造成地方府會關係、地方與中央關係的緊張、直轄市法制經驗不足所衍生出的難題、法規過渡期間效力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的衝突等問題,本章之目的,在於立足縣市合併的當下,檢討實務上不足之處並宏觀地展望未來提出建議。 第六章本書結語。
目次
第一章 改制升格直轄市緣起與法規整合規劃 1 第一節 改制緣起 1 第二節 法規整合願景 3 第三節 改制前臺中縣(市)法規概況 5 第四節 改制計畫之法規整備規劃 7 第一項 改制前自治法規處理方式及目標之規劃 7 第二項 法規整備步驟 10 第三項 法規整備統籌分組之運作 12 第五節 小結 16 第二章 改制前之法規整備 17 第一節 組織變革對自治法規之衝擊評估 17 第二節 法規整備之原則 20 第一項 中央及地方之規範 20 第二項 法規整備工作相關函釋 22 第三節 法規先期整備歷程 25 第一項 自治法規公告繼續適用與廢止清冊之整備 25 第二項 自治法規草案之整備 29 第三項 行政規則之整理 31 第四項 自治法規整備之成果 32 第一款 確立應公告之自治法規清冊內容 32 第二款 自治法規草案整備成果 33 第五項 委外研究案之輔助效果 46 第一款 委託研究之緣起 46 第二款 研究案之目標與進行過程 47 第三款 研究案之建議與採納 50 第四節 小結 51 第三章 改制重要法制問題與立法政策 53 第一節 自治法規主管機關之釐訂 54 第一項 地方自治事項或團體委辦事項之範圍 54 第二項 一級機關為主管機關之依據 57 第三項 一級機關為自治法規主管機關之實踐 58 第二節 臺中市政府組織權限劃分自治條例第二條至第四條初探 59 第一項 地方政府之組織高權與權限分工 59 第二項 組織法與作用法於權限劃分概念下之區別 61 第三項 業務委託區公所執行之法制問題 65 第一款 直轄市各區公所之組織定位 66 第二款 業務委託之依據及方式 71 第三款 業務委託之範圍及限制 73 第三節 權限劃分以本府所屬一級機關為主管機關對訴願業務之影響 75 第一項 對於本府訴願審議委員會之影響 76 第二項 對於訴願人權益保障之影響 81 第四節 信賴保護原則於法規整合之適用 81 第一項 信賴保護原則主要之適用範圍 82 第二項 信賴保護原則對民眾權益之影響 83 第五節 地方制度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之探討 84 第一項 地方立法權的界限 84 第二項 地方制度法對於自治條例內其他種類行政罰類型之限制 86 第三項 國家對地方法規之監督及界限 90 第六節 自治條例之再轉授權與授權競合問題 93 第七節 小結 97 第四章 法規審查及過渡期間之適用 99 第一節 法規審查制度之變革 100 第一項 自治法規審查制度之沿革 100 第一款 改制前原臺中縣市政府自治法規之審查模式 101 第二款 改制日起三個月內簡化法規審查程序時期 103 第三款 改制後二階段法規審查制度之運作 104 第四款 現行審查制度之檢討與建議 104 第二項 行政規則審查模式之沿革 107 第一款 改制前原臺中縣市政府行政規則之審查模式 107 第二款 改制後行政規則之審查模式 107 第三款 現行審查模式之檢討與建議 108 第三項 審查模式變更之效益分析 109 第二節 繼續適用自治法規與新制(訂)定自治法規之接軌情形 109 第一項 繼續適用自治法規現狀與變動 110 第二項 法規之接軌方式 110 第三項 法規接軌轉換情形 111 第三節 行政規則之重新下達或發布 113 第四節 實質意義之法規命令重行公告或發布 118 第一項 實質意義之法規命令涵義與類型 118 第二項 實質意義之法規命令重行公告或令發布之程序 120 第三項 本市實質法規命令之探討 120 第五節 中央對自治法規之合法性審查及核定或備查爭議問題之檢討 123 第六節 小結 129 第五章 法規接軌之檢討與建議 131 第一節 法規整併接軌過程面臨難題之檢討及處理 131 第一項 自治法規核定期限冗長延宕法規銜接之時程 131 第二項 新自治法規溯及生效之法理衝突 133 第三項 法案草擬人員更動頻繁致立法常有延宕 137 第二節 法規過渡歷程之回顧與建議 139 第三節 小結 142 第六章 結語 144 附錄 145 基本參考文獻 204 關鍵字索引 208 本書編輯分工表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