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健康醫療 > 健康 
     
    3.3秒的呼吸奧祕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31
    ISBN:978986077722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衛生學

    優惠價:85折,340

    定價:  $40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50 元
    特價:90折!495
     
    定價:250 元
    特價:95折!238
     
    定價:60 元
    特價:90折!54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為什麼史前時代的人類祖先不會打呼?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但我們的呼吸能力一直在退化。
    深入古老與現代的呼吸法,體驗奇妙的科學實驗,重啟脫胎換骨的呼吸本能。

    ◆內容簡介
    無論你吃得多好、多常運動、多年輕、多聰明、身材多苗條,
    只要呼吸方法錯誤,一切都是白費。

    我們吸氣、吐氣,每天重複兩萬五千次,沒有什麼比呼吸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然而,人類這個物種漸漸失去了正確呼吸的能力,也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新聞記者詹姆斯‧奈斯特走訪世界各地,探索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又該如何補救。沒想到答案不在胸腔醫學實驗室裡,而是在古代墳場的遺址、蘇聯的神祕研究機構、紐澤西的合唱團教室,以及霧霾瀰漫的聖保羅街道上。奈斯特找到了埋頭研究瑜伽調息法、淨化呼吸法和拙火呼吸法等古老呼吸法背後科學原理的男男女女,還跟著迷於呼吸機制的狂人一起合作,用科學方法檢驗有關呼吸的各種古老信念。

    現代研究證明,只要稍微改變我們呼吸的方式,就能大幅提高運動表現,活化內臟,預防打呼、氣喘和自體免疫疾病,甚至矯正脊椎側彎。這樣的結果照理說並不可能,卻都有實例為證。
      
    書中旁徵博引了數千年歷史的醫學文獻,以及胸腔醫學、心理學、生物化學及生理學的最新研究,徹底翻轉我們對人體最基本功能的一般認知。讀過之後,你將從此改變自己的呼吸方式。

    呼吸是修護,是調和,是鍛鍊。呼吸的核心,就是交換互惠。

    ◆人類是唯一咬合不正的哺乳動物?
    ◆從工業時代開始,人類的呼吸方式嚴重惡化?
    ◆長期鼻塞、用嘴巴呼吸,讓呼吸道空間變小,就更容易用嘴呼吸?
    ◆太常吃軟質食物,咀嚼肌群缺乏訓練,也會影響呼吸?
    ◆罹患「空鼻症」,鼻子太過通暢,反而讓人痛不欲生?
    ◆過度呼吸,身體系統可能過於勞累,變得衰弱不振?

    【只要你會呼吸,就需要讀這本書。】

    ◢當你呼吸1千次時,你會瞭解現代人類為什麼是長期以來唯一齒列不正的一種動物,以及這跟呼吸之間的關係。

    ◢當你呼吸3千次時,你會學到修復式呼吸的基本原理。

    ◢當你呼吸6千次時,你會走進「有意識地認真呼吸」的天地。

    ◢當你呼吸8千次時,你會更深入身體,善用其他生理機能,尤其是神經系統。

    ◢當你呼吸1萬次並闔上這本書時,你會明白,進入肺臟的空氣影響著生命的每一刻。
    作者介紹
    詹姆斯‧奈斯特
    《科學人》、《紐約時報》等報章雜誌的撰稿人。他的《深海:自由潛水、科學叛徒,以及海洋告訴我們的事》(Deep: Freediving, Renegade Science, and What the Ocean Tells Us About Ourselves)曾經進入PEN/ESPN運動文學獎決選,並登上二○一四年亞馬遜書店最佳科學著作。奈斯特上過許多全國性的電視節目,目前在舊金山定居及呼吸。
    謝佩妏
    清大外文所畢,專職譯者。
    目次
    前言
    這本書是一場科學探索,探索的是人體每三.三秒發生的轉變。每次呼吸送進體內的幾十億、幾百億分子建造骨骼、筋膜、血液、大腦和器官,也影響我們未來能否健康、快樂。

    第一部 實驗

    第1章 最不會呼吸的一種動物
    高效呼吸的能力讓我們的哺乳動物祖先捕捉獵物、逃避獵捕並適應不同的環境。但一百五十萬年前,我們的呼吸管道開始改變和分裂。更後來,這種轉變影響了地球上每個人的呼吸方式。

    第2章 用嘴巴呼吸
    用嘴吸氣會減輕口腔內的壓力,使口腔後方的柔軟組織變鬆弛並往內縮,導致空間變小,使呼吸更加吃力。於是,一旦用嘴呼吸就會更常用嘴呼吸。用鼻子呼吸的的效果剛好相反。

    第二部 呼吸:一門失傳的技術與知識

    第3章 鼻子
    鼻子之所以那麼重要,是因為它能淨化、暖化及加濕空氣,把空氣變得更好吸收。鼻孔則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脈動,像一朵花隨著我們的心情、精神狀態,甚至太陽和月亮開開合合。

    第4章 吐氣
    吐氣時,橫膈膜會上升,將肺部縮小,吸氣時,才又下降將肺部擴大。這上上下下的動作一天要在體內重複大約五萬次。

    第5章 放慢呼吸
    當我們以正常的速度呼吸時,肺其實只吸收了空氣中可用氧氣的四分之一。這些氧氣大部分會再被吐出來。把呼吸延長,就能幫助肺臟減少呼吸次數卻吸進更多的氧氣。

    第6章 減少呼吸
    這項練習的重點不在自找罪受,而是要讓身體習慣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這樣我們休息和下次運動時,才會不自覺地減少呼吸,久而久之就能釋放更多氧氣,提高耐力,增強身體的各種功能。

    第7章 咀嚼
    狄更斯筆下的流浪兒歪著嘴笑,但這其實不是少數身世可憐的孤兒的煩惱,上流階級也有同樣的煩惱。「學校愈好,牙齒愈差。」維多利亞時代的一名牙醫觀察道。呼吸問題快速飆升。

    第三部 呼吸加法

    第8章 有時多一點
    故意快速而猛烈地呼吸會把迷走神經切換到另一邊,把我們推向緊張的狀態,教我們有意識地利用並掌控自律神經系統,先打開高壓狀態再關上,其他時間就用來放鬆修復,以及進食繁殖。

    第9章 閉氣
    睡眠和不斷分心時的閉氣是不自覺的,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身體自然而然就做此反應。古人或奉行古代養生法的人則是有意識地閉氣,是刻意為之的修習。

    第10章 加快、放慢,然後暫停呼吸
    每天都要躺下來,短暫吸氣,然後吐氣數到六,逐步練到吸氣四秒、吐氣八秒,目標是六個月後能吐氣半分鐘。拉瑪跟學員保證,如果能練到吐氣三十秒,他們「就能排掉所有毒素,不再生病」。

    結語 存乎一息
    呼吸法跟所有東方醫學一樣,最適合用於預防保養,當作一種維持體內平衡的方式,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病。身體偶爾失衡時,往往也能藉由呼吸拉回平衡。

    致謝
    附錄 各種呼吸法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