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藝術設計 > 藝術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
    編/著者: 顧世勇
    出版社:在地實驗
    出版日期:2024-05-30
    ISBN:978957287682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藝術論文集

    優惠價:85折,310

    定價:  $365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660 元
    特價:90折!594
     
    定價:550 元
    特價:90折!495
     
    定價:165 元
    特價:90折!149
     
    定價:800 元
    特價:90折!72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5》是藝術家視為另一種創作型態的延伸,乃顧世勇持續一年(2022/05/26~2023/05/25),每日在FB發表一則對藝術見解的短文「親愛的顧」,集結成一本約15萬5千字的日記體散文的藝術手札。文字間以獨白形式的親和力開展出深具啟發性的論辯觀念。涵蓋藝術家對藝術的沈思、創作經驗的分享以及對藝術與社會時勢的諸多面向的思考等等。手札中,顧世勇不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對台灣1990年代以降的當代藝術趨勢進行審視與反思,更提出頗具前瞻性的洞察。本書的出版對後續台灣藝術發展的研究有其積極的意義。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5》為顧世勇以每日一則短文的形式,向藝術的本質性叩問以及對當代藝術在現今多元社會、科技媒體影響下的生活情境之省思。其中,包括殖民文化的複雜性、身份認同、藝術與新媒介的潛能、藝術發展趨勢和社會時勢的觀察等,無不體現作者以自身深刻的創作經驗對外部世界的回應。藝術家透過進入公共媒體的社群平台,以日誌體的感性形式,留下一連串公共性的潛在命題,供大家討論深思。這種透過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卻能造成後續巨大的公共迴響,就如同顧世勇在本書「後記」裡所指出的,在臉書時代,「公共孤獨」才得以可能,也成為藝術家的另一種以概念創作的媒介延伸。
    作者介紹
    顧世勇之創作一直以來,經常將日常生活邏輯和經驗所決定的物品、事件從既定的語境中剝離出來,重新在裝置空間中安排新的脈絡關係,使其以陌生化的方式重獲寓言式的意義。透過寓言式的手法使每個被挪用的「物件」在脫離原來脈絡下,成為「能指」(signifiant)的碎片,同時又是「所指」(signifié)被架空的當下時態和空間的產物,因此寓言是對正在同步發生的當下世界的關注和理解。
    在其作品中,「物件」、影像多時態共存的時間意識,事實上已把時間有效地轉化為空間意識、事件、物品,以時態的差異性並存到達了全新的空間狀態和構造。在傳統藝術中,空間是從屬於永恆時間的神聖性而存在的,並通過對歷史的神聖化而實現。這點在裝置空間中被顛倒過來了,空間和時間成為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的範疇。多時態的事物、物品可以同時放置於同一空間內,徹底破除了傳統時間觀念所賦予的因果關係,逐走了舊歷史主義的意識和邏輯。

    顧世勇
    ◆學歷: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科學-造形藝術博士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國家最高級文憑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研所第三階段研究文憑(D.E.A)
    法國國立巴黎第八大學造形藝研所碩士

    ◆經歷: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教授兼視覺藝術學院院長,曾任職於輔仁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等學府,涉獵藝術創作、教學與研究。在臺灣和國際間有廣泛的個展及聯展經歷,作品被多家知名機構蒐藏。

    ◆著作與獲獎:
    發表多篇論文,涵蓋裝置藝術與文化間的疏離現象
    獲得多項藝術獎項,包括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大獎等
    目次
    推薦序 最近和藝術相處得如何?/沈裕昌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