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有志研究藝術的讀者而寫
---------------------------------
作者是臺灣5、60年代重要的評論名家、也在大學藝術系所任教,本書即專為對藝術有興趣的讀者寫的書;論述藝術的基礎及各種角度與評析,現在仍是大專院校必讀參考用書。
全書共四編,第一編原理論,第二編作家論,第三編作品論,第四編鑑藏論,四編共計二十九章,廣泛地涉及有關藝術的各種角度,探討何謂藝術的本質。
作者介紹
虞君質(1912年—1975年),名文,字君質,以字行,浙江鄞縣人。是學者、作家、評論家,擅長鑒賞和書法。
早年在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研究。曾赴日本留學,獲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部學士。1948年,在上海期間,曾擔任著名的《美術年鑒》編輯團隊的主任委員。1949年移居臺灣,是臺灣50年代60年代最重要文學評論家、文學理論家之一。曾主編張其昀《文藝月報》,是戰鬥文藝理論的主任建構者。曾任教於臺灣、香港,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是臺灣現代美術運動的人物之一。著有多本文藝理論:《天才與人力》(文藝理論代表作)、《中國美術史論集》,《美術叢刊》虞君質、謝赫 編著、《藝術概論》、《藝苑精華錄》。
目次
第一編 原理論
第 一 章 論藝術的原始(上)—為藝術而藝術的起源
第 二 章 論藝術的原始(下)—為人生而藝術的起源
第 三 章 論藝術的定義
第 四 章 論藝術的素材
第 五 章 論藝術的形式
第 六 章 論藝術的內容
第 七 章 論藝術的思想
第 八 章 論藝術的感情
第 九 章 論藝術的想像
第 十 章 論藝術的創作
第十一章 論藝術的鑑賞
第十二章 論藝術的批評
第二編 作家論
第 十三 章 論王維
第 十四 章 論石濤
第 十五 章 論八大山人
第 十六 章 論齊白石
第 十七 章 論塞尚
第 十八 章 論馬蒂斯
第三編 作品論
第 十九 章 論東方人文思想的雙璧—畫道與禪道
第 二十 章 論中國繪畫的地域因素
第二十一章 論國畫前途與國際現代藝術的發展
第二十二章 論宋元繪畫
第二十三章 論現代西畫欣賞
第二十四章 論藝術上的人體美
第二十五章 論戰畫
第二十六章 論中國畫的改良
第四編 鑑藏論
第二十七章 論文化交流與天人合一
第二十八章 論書畫鑑定
第二十九章 論中國美術文物的鑑藏
各章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