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自然科學 
     
    生生不息的科學(下)─胚胎學研究
    編/著者: 江建勳(主編)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3-02-28
    ISBN:9789570528107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生物技術

    優惠價:85折,213

    定價:  $2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10 元
    特價:95折!390
     
    定價:525 元
    特價:95折!499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生生不息的科學(下):胚胎學研究》
      本書選取的文章中有多篇具有讓讀者會感到興趣的議題,有理論、有故事、有電影、有憧憬,胚胎學的研究過程高潮迭起,從1962年代英國劍橋大學戈登教授的複製蛙、經過1997年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魏爾麥教授複製出第一隻哺乳動物桃莉羊、到2007年代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製造出誘發性多能幹細胞,都打破了古典生殖生理學的典範:只有生殖細胞精子與卵的共同參與才能產生後代的理論,這些結果令人眼花撩亂,其間1978年英國愛德華茲教授與史塔普托醫生的插花演出:製造出世界第一個由實驗室受精的嬰兒更是造福人類,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百萬個試管嬰兒出生,令不孕的男人與女人獲得自身的骨肉後代,最是現實利益的呈現。
      其實胚胎學研究在世界各國都遭受多多少少的忽視與阻礙,當然與人類新生命的產生與製造有關,讀者由「誰決定科學不可逾越的邊界」一文中可驗證不同國家對此類研究的不同對應態度,該文以英國與德國為例,值得閱讀與思考。根據英國「Warnock委員會」1984年向英國政府提出的報告,胚胎在受孕後的第14天開始,才在法律上具有「完全人」的地位,但在幾年後,英國的民意卻產生大翻轉,最後以醫療需求作為最重要的訴求重點,不僅符合社會的人道目的,同時也關注到倫理的基本要求,基本上允許將少於14天的胚胎作為實驗用途。德國則完全不同,一直到今天,反對胚胎研究仍是德國的主流民意,胚胎研究的爭議,在德國社會仍是個無法解開的結,而德國對胚胎研究的禁令與懷疑,就建立在產生「完美人類」的恐懼上,得注意的是:在德國的民意塑造過程中,胚胎研究的「醫療論點」幾乎完全被忽略,或者根本不具有說服力。
      總之本書十分有趣,值得推薦給讀者歡喜閱讀。 本書特色
      ★ 將過去四十年中《科學月刊》所刊載的各學科文章按編成專書。
      ★ 學術性的科普圖書,普及型的學術著作。 編者簡介 江建勳
      輔仁大學生物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解剖及發生生物學系博士班。主修:神經生物學、胚胎學、組織學。科學月刊社理事兼編輯委員、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衛生及醫療器材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及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課:通識課程「生物醫學」、「人體疾病與生態」、「心理、生理與病理」。著有《漸成基因與遺傳設計》、《創傷之源起》;主編《生物醫學》、《愛滋病肆虐三十載》。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江建勳

    輔仁大學生物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解剖及發生生物學系博士班。主修:神經生物學、胚胎學、組織學。科學月刊社理事兼編輯委員、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衛生及醫療器材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及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開課:通識課程「生物醫學」、「人體疾病與生態」、「心理、生理與病理」。

    著有《漸成基因與遺傳設計》、《創傷之源起》;主編《生物醫學》、《愛滋病肆虐三十載》、《生生不息的科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