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公職考試 > 司法特考
     
    刑法體系考點解題書
    編/著者: 武言
    出版社:波斯納
    出版日期:2025-03-25
    ISBN:9786267570166
    參考分類(CAT):司法特考
    參考分類(CIP): 
    優惠期限:2025-12-31

    優惠價:85折,595

    定價:  $70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30 元
    特價:85折!281
     
    定價:790 元
    特價:85折!672
     
    定價:410 元
    特價:85折!349
     
    定價:650 元
    特價:85折!553
     
    定價:650 元
    特價:85折!553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商品簡介
    ◎收錄至113年國考、法研等常見之爭點、觀念,並搭配國考、法研等相關之考題,充分掌握命題趨勢。
    ◎收羅、整理重要學說、實務見解,增加解題方向以及寫作素材。
    ◎「筆者的話」幫助釐清艱澀的理論,提醒考生常犯之錯誤。
    目次
    二版序
    編者序
    本書使用方法

    第一編 刑法總則
     第一章 三階層審查體系
    第一節 構成要件
    第一項 故意既遂犯
    第一款 客觀構成要件
    考點1 因果關係
    考點2 歸責理論
    考點3 信賴原則
    考點4 第三人行為介入
    考題實戰
    Q1:常態關聯性(一)
    Q2:常態關聯性(二)
    Q3:被害人自我負責
    第二款 主觀構成要件
    考點1 間接故意與有認識過失
    考點2 打擊錯誤與客體錯誤
    考點3 因果歷程錯誤
    考題實戰
    Q1:因果歷程錯誤(一)
    Q2: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Q3:因果歷程錯誤(二)
    Q4:減輕不法事由前提事實錯誤
    Q5:排他互斥構成要件錯誤
    Q6:構成要件選擇要素錯誤
    Q7:因果歷程錯誤(三)
    第二項 過失犯
    考點1 審查架構
    考點2 客觀注意義務違反
    考點3 超越承擔過失
    考題實戰
    Q1:過失犯之注意義務標準
    Q2:超越承擔過失
    第三項 加重結果犯
    考點1 直接關聯性
    考點2 能預見
    考點3 未遂犯之加重結果犯──以傷害致死或致重傷為中心
    考題實戰
    Q1:加重結果犯之論罪結構
    Q2:直接關聯性
    第四項 不作為犯
    考點1 作為與不作為之區分
    考點2 危險前行為
    考題實戰
    Q1:正當防衛之危險前行為
    Q2:違背義務危險前行為
    Q3:故意不法前行為
    第五項 未遂犯
    考點1 著手判斷標準
    考點2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著手
    考題實戰
    Q:著手判斷標準
    第二節 違法性
    第一項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考點1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考點2 反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考題實戰
    Q1:容許構成要件錯誤(一)
    Q2:容許構成要件錯誤(二)
    Q3:反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第二項 正當防衛
    考點1 防衛情狀──以現在性為中心
    考點2 防衛行為──以挑唆防衛為中心
    考題實戰
    Q1:正當防衛之現在性
    Q2:意圖式挑唆防衛
    第三項 緊急避難
    考 點 自招危難
    考題實戰
    Q1:防禦性緊急避難
    Q2:過失自招危難與攻擊性緊急避難
    第四項 被害人同意與承諾
    考點1 被害人同意與承諾之區分
    考點2 被害人同意與承諾之瑕疵──以施用詐術為中心
    考題實戰
    Q:被害人同意之瑕疵
    第三節 罪 責
    第一項 不法意識與禁止錯誤
    考點1 不法意識之定位
    考點2 雙重錯誤──以誤想防衛過當為中心
    考題實戰
    Q:不法意識與禁止錯誤
    第二項 寬恕罪責事由
    考點1 延展型防衛過當
    考點2 強制性緊急避難
    考題實戰
    Q:延展型防衛過當
    第三項 原因自由行為
    考 點 原因自由行為之處罰基礎與成立要件
    考題實戰
    Q:原因自由行為
    第四節 三階層以外之審查
    第一項 中止未遂
    考點1 中止行為之要求程度
    考點2 己意之判斷
    考題實戰
    Q:中止行為之要求程度
    第二項 不能未遂
    考 點 無危險之判斷
    考題實戰
    Q:不能未遂之無危險
     第二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一節 正 犯
    第一項 間接正犯
    考點1 正犯後正犯
    考點2 間接正犯之錯誤
    考點3 間接正犯之著手
    考題實戰
    Q:間接正犯之錯誤支配
    第二項 共同正犯
    考點1 犯意聯絡──相續共同正犯
    考點2 行為分擔──共謀共同正犯
    考點3 共同正犯之脫離
    考題實戰
    Q1:相續共同正犯之成立
    Q2:共同正犯之脫離
    第二節 共 犯
    第一項 教唆犯
    考點1 加重教唆
    考點2 教唆犯之客體錯誤
    考題實戰
    Q:教唆犯之客體錯誤
    第二項 幫助犯
    考點1 幫助犯之因果關係
    考點2 不作為正犯與共犯之區分
    考題實戰
    Q1:幫助犯之因果關係
    Q2:不作為正犯與共犯之區分
     第三章 沒 收
    考點1 犯罪工具與關聯客體
    考點2 發還被害人
    考題實戰
    Q:賄款沒收與沒收競合
    第二編 刑法總則
     第一章 人格法益
    第一節 生命、身體法益
    考點1 遺棄罪之性質
    考點2 刑法第294條之行為主體
    考點3 刑法第278條之重傷結果
    考題實戰
    Q1:有義務遺棄罪
    Q2:重傷結果之認定
    第二節 自由法益
    考點1 強制罪之「強暴」與「脅迫」
    考點2 剝奪行動自由罪之性質
    考題實戰
    Q:強制罪與妨害行動自由罪
    第三節 性自主法益
    考點1 強制行為之「其它違反其意願之方法」
    考點2 施用詐術之性交
    考點3 加重強制性交罪之「二人以上共同犯之」
    考題實戰
    Q1:加重強制性交猥褻之二人以上共同犯之
    Q2: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與宗教騙色
    第四節 隱私法益
    考點1 窺視、竊聽與竊錄罪之「非公開」
    考點2 GPS與竊錄罪
    考題實戰
    Q:GPS與非公開活動
     第二章 財產法益
    第一節 個別財產法益
    第一項 竊盜罪
    考點1 所有意圖之對象
    考點2 加重竊盜罪之第3款與第4款加重事由
    考題實戰
    Q1:所有意圖之對象
    Q2:攜帶兇器、結夥三人以上之加重竊盜罪
    第二項 強盜罪與準強盜罪
    考點1 強盜罪之「至使不能抗拒」
    考點2 準強盜罪之既遂標準
    考題實戰
    Q1:強盜罪之目的連結
    Q2:準強盜罪之既遂認定
    第三項 侵占罪
    考點1 「持有關係」之定位
    考點2 侵占行為之解釋
    考題實戰
    Q:侵占罪之身分與共犯
    第二節 整體財產法益
    考點1 三角詐欺
    考點2 自動付款設備之「不正方法
    考點3 加重詐欺罪之各款適用
    考題實戰
    Q1:三角詐欺
    Q2:自動付款設備之不正方法
     第三章 社會法益
    第一節 交通犯罪
    考點1 不能安全駕駛罪之解釋
    考點2 發生交通事故逃逸罪之解釋
    考題實戰
    Q1:不能安全駕駛罪之酒精濃度數值
    Q2:發生交通事故逃逸罪之解釋
    第二節 文書犯罪
    考點1 「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與文書內容之關係
    考點2 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與實質審查權限
    考題實戰
    Q1:文書內容之真實性與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
    Q2: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與實質審查權限
     第四章 國家法益
    第一節 貪污犯罪
    考 點 「職務上之行為」之認定
    考題實戰
    Q:公務員違背職務收賄罪與職務上之行為
    第二節 投票犯罪
    考點1 「提前賄選」與有投票權之人之解釋
    考點2 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之既、未遂
    考題實戰
    Q: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之未遂
    第三節 司法犯罪
    考點1 妨害刑事證據罪之行為客體的解釋
    考點2 司法犯罪與不罰之自我庇護原則
    考題實戰
    Q:頂替罪、偽證罪與不罰之自我庇護原則
    附錄 最新考題暨解析
    Q1:113台大
    Q2:113北大
    Q3:改編自113北大
    Q4:改編自113中正
    Q5:113司律
    Q6:節錄自112台大
    Q7:改編自112北大
    Q8:112北大
    Q9:改編自112中原
    Q10:112司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