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教育 
     
    文明的邏輯:人類與風險的博弈
    編/著者: 陳志武
    出版日期:2023-02-08
    ISBN:9786267234075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社會學各論

    優惠價:85折,765

    定價:  $9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520 元
    特價:90折!468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風險」驅動文明發展!
    一個經濟史,歷史學者長期忽略的敘事視角

    以金融學解釋社會進化,用風險與博弈重新理解人類命運!
    ★★★大亂流時代下的必備觀點★★★

    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繼《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之後,
    耗時十六年研究,深度剖析一萬年人類歷史的全新力作!

    在《文明的邏輯》中,陳志武教授以「人類與風險的博弈」歷程為線索,
    使用資料量化分析和文獻研究分析,探討文明演進背後的內在邏輯——風險應對力。

    \\\從石器時代開始,到現代社會——潛藏於人類內在邏輯中的「治災之道」///

    人類社會之所以進化至今,一切有跡可循……
    面對動盪時局、非常狀態,能將風險轉化為機會,才能帶領文明走向更遠。

    正是為了追求避險,人類才會運用「跨時空價值交換」,
    進一步創造技術、迷信、家族、宗教、金融、國家等風險應對方式,改變當今社會面貌。

    \\\我們如何評估人類在進步,還是在走回頭路?///

    陳志武教授明確指出,在現有文獻中,習慣以「唯生產力」史觀試評估文明變遷,其他指標都不重要。一種創舉再好,如果不能提升生產力、沒有提升每年人均產值,即便能改進人類應對風險的能力、使人活得更安心,那也被看成無用之舉。

    在「唯生產力」史觀下,出現了許多著名悖論,偏激如認為「人類歷史只有工業革命這一件事值得研究」,因為工業革命帶領人類走出「馬爾薩斯陷阱」;再者如賈德.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中分析,農耕人雖然勞動時間增多,但幾千年來都沒能走出溫飽挑戰,斷言:「農業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錯誤。」以上看似當頭棒喝的洞見,都沒有看見「風險應對力」的重要性。

    本書的目的是要糾正這種傳統史觀和文明觀,除了生產力,我們還要增加一項指標:人類的「風險應對力」,幫助我們更完整地解讀人類文明進程。我們會看到,文明主要是對兩種挑戰的反應,一是生產力低,另一則是風險應對力差,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風險甚至是文明更重要的催化劑。

    \\\關於人類生存危機的宏觀敘事,建立避險機制克服長期不穩定///

    本書探討範圍廣泛,從「古代人崇尚暴力」談起,直指人類戰爭的根本原因;再從農耕技術、迷信崇拜、婚姻家庭、教會組織的形成,如何改變人類生活;最後總結到借貸、運輸、國際貿易等經濟活動,乃至於現代國家的確立,其內涵中的「風險應對力」。

    電影《侏羅紀公園》開場便說:「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又或者如心理學家西摩.艾波思坦曾說:「我們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認識世界。第一種方法,依賴直覺、偏重敘事和實驗;第二種方法,依賴分析、理性冷靜。」人類會自發創新,克服困境,因此傳統的禮制孝道、養兒防老、新婚洞房、風水迷信、八字算命,這些看似非理性的習俗,背後實有更深層的經濟學考量。
    作者介紹
    陳志武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曾榮獲默頓.米勒研究獎。《華爾街電訊》於2006年評選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全球龍頭公關公司博雅(Burson-Marsteller)於2012年〈G20國家最具影響力人物報告〉中評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十人」。現受聘於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擔任經濟學講座教授與亞洲環球經濟研究所所長。專業領域為金融理論、股票、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作為一個財經學者,他深刻瞭解近代西方金融技術和西方國家財富累計之間的關係,以及相關的制度性因素。近二十年,他的研究開始由成熟市場擴大至中國經濟轉型過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市場發展體制建設課題。他致力於從歷史檔案中建構財務和社會史資料庫,獲得成功之餘更對經濟及社會史題材進行深度挖掘和書寫。並於2013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創辦一年一次的「量化歷史講習班」,並從2015年起繼續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辦該講習班及國際量化歷史年會,立意推動量化歷史研究。
    著有《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金融的邏輯》系列、《財富的邏輯》系列、《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創業》等暢銷書。
    目次
    緒論 風險推動的人類文明

    【第一部】

    第一章 都是風險惹的禍——為什麼古人崇尚暴力?
    古代暴力的多種表現
    文明化趨勢
    暴力起因:清朝、漢朝與羅馬帝國的故事
    風險催生暴力:一般規律

    第二章 有人類以來的最大錯誤?——風險催生的定居農耕
    早期智人的技術探索
    生產力無法解釋農業革命
    農業因氣候風險而發明
    新世界作物的保險價值

    第三章 雷公打人,不問時辰——迷信作為秩序的起源
    從康熙災政看國家的起源
    民間迷信
    迷信在其他社會
    迷信的作用
    迷信、負面情感與理性決策

    第四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把婚姻當成避險工具
    夫妻雙雙把家還
    婚姻的起源與變遷
    定居農耕帶來婚姻變革
    婚姻真的幫助避險嗎?
    婚姻規則與倫理

    第五章 民安財足然後樂——禮制與家秩序
    家秩序解決什麼問題
    周朝啟動禮制建設
    周朝禮制事無巨細
    儒家名分等級秩序
    從思想到實踐:禮制的平民化
    禮制基本要件:宗祠、族譜、義莊與祭祖禮儀
    家秩序的經濟邏輯
    儒家秩序的歷史功效
    養兒防老
    印度種姓制度

    第六章 神聖事物的集合體——宗教興起與避險邏輯
    宗教的風險調適績效
    宗教與信任網絡
    宗教與家秩序的競爭

    第七章 借給外邦人可以取利——基督教排斥金融和反猶的歷史
    宗教排斥金融
    猶太人的前世今生
    新教改革與金融解放
    新教國家與國家的長久對比
    為什麼新教國家發展更好?

    【第二部】

    第八章 貿易帶來和平——商業市場與文明化
    從齊內曼人的經歷談起
    商貿市場的避險作用與「和平」
    大運河及其備災價值
    交易與美德

    第九章 四海為家——海上絲路與全球化的興起
    海上絲路之初
    海上絲路興盛與阿拉伯商人的到來
    阿拉伯商人何以主導海上絲路
    宋元海上貿易與蒲壽庚世家的興起
    明朝禁海與海盜襲擊
    大航海時代與現代跨國貿易體系
    海上絲路歷史的啟示

    第十章 價值的跨時空交換——金融市場與文明化
    金融的救急與扶貧價值
    金融缺失導致農民賣地
    從金融缺失看舊社會鬻妻賣女
    如何發展金融市場以降低借貸成本?
    金融在西方的興起
    美國的金融革命
    現代金融來到中國
    從資本化體制看中西大分流

    第十一章 一國興亡之繫——風險、福利與國家的起源
    國家因應對風險而產生
    治災之道
    工業化催生福利國家
    國家與宗教間的張力

    第十二章 文明進程走向何方
    人類婚姻的未來走向
    公司的力量
    金融市場帶來危機風險
    現代國家之能量
    宗教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