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AI時代大學語文的價值是
☆理解 AI 時代對人類語文表達的影響及重要性。
☆利用 AI 工具輔助學習,同時警惕 AI 帶來的負面影響。
☆保持獨立思考、自主創作的能力。
2023年初ChatGPT揭開了人工智慧新紀元,至今,這種生成式AI的發展可說是一月數變,讓傳統的教學法、學習法,都面臨巨大變革。因此,這本面對AI時代下創新設計、撰寫的《敘事與表達》一書的誕生,就更益形重要了。
本書共八章,包括
當AI比我們還會寫:迎接大學語文教育的新挑戰
別被誤導!批判思考與邏輯推理的生存指南
照妖鏡現真相:媒體識讀的人文素養
隱形的訊息:非語言溝通的全方位解讀
在介入與旁觀之間:非虛構書寫
故事煉金術:小說與電影的創作
語言如何成象:從新詩到圖象詩的視覺化表述
從圖像出發的敘事練習
每章都有「導言」,並搭配的圖表、案例,以及「活動小實作」學習單等。期使因應時代語文教學、學習的變革,將所學的語文表達知識和技能充分運用出來,落實在社會實踐和未來職業發展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作者介紹
殷善培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系主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李蕙如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
學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經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羅雅純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
經歷: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專案助理教授、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專任助理教授
莊欣華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
經歷:國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黃文倩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
經歷:臺灣師範大學約聘專任講師、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
侯如綺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
學歷:東海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
經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博士教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李佳懷
現職:中國科技大學影視設計系副教授/紀錄片導演
學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經歷:
電影(紀錄片)《繪有希望的》導演
電視(劇情片)《我的爸爸是流氓》燈光執行
電影(劇情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動物造型特效
林淑瑩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
經歷: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跨領域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謝旻琪
現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
經歷: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目次
序/殷善培
第一章 當AI比我們還會寫:迎接大學語文教育的新挑戰/殷善培
導言
一、蘇東坡的困惑
二、AI時代還要學語文表達?
三、與AI協力表達
四、小結
第二章 別被誤導!批判思考與邏輯推理的生存指南/李蕙如
導言
一、批判思考的核心素養
二、語言的陷阱:語意謬誤
三、邏輯推理的基本功
四、拆解謬誤:如何識別錯誤推理與詭辯?
五、AI與批判思考的挑戰
第三章 照妖鏡現真相:媒體識讀的人文素養/羅雅純
導言
一、暗藏玄機的「假訊息」?
二、媒體識讀素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三、無所不在的認知作戰!謠言止於查證
四、小結:成為有智慧的閱聽人
第四章 隱形的訊息:非語言溝通的全方位解讀/莊欣華
導言
一、視覺:第一印象的密碼
二、聲音:靈魂的反射鏡
三、肢體語言:言語隱藏的,身體卻表露無疑
四、小結:善用非語言溝通,增加表達成功率
第五章 在介入與旁觀之間:非虛構書寫/黃文倩
導言:「非虛構書寫」的動態界定
一、非虛構書寫的動機與敘事視角
二、非虛構書寫的文學性/藝術性
三、小結:非虛構書寫的未盡
第六章 故事煉金術:小說與電影的創作/侯如綺、李佳懷
導言
一、故事的重要行動—「情節」和「主題」
二、主人翁如何誕生?—小說和電影裡的「人物/角色」
三、是誰在說故事?—「敘事觀點」的作用
四、在哪裡?—「環境」、「場景」與「場面」
五、你也可以試著創作⋯⋯
第七章 語言如何成象:從新詩到圖象詩的視覺化表述/林淑瑩
導言:人,詩意地棲居
一、詩歌變形記:臺灣新詩與圖象詩的發展流變
二、在日常語言中開出花朵:新詩的鑑賞與書寫技藝
三、文字、圖像與影音的絕佳組合:圖象詩的布局術
四、小結:目光所及皆成詩,此心安處是吾鄉
第八章 從圖像出發的敘事練習/謝旻琪
導言
一、圖像如何說話?
二、從圖像到文字:敘事的寫作
三、文字生成圖像:從畫面構思到AI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