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行政法院之裁判內容近年來愈來愈豐富多元,使得行政法不再只是抽象難懂之理論與法條,而是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之具體案例,行政法院之裁判也逐漸成為我國學術界研究行政法重要之素材。
本書內容較為多元,共有14篇文章,橫跨行政法4個重要之領域,行政法原理原則、行政組織法、行政作用法與行政救濟法。第一章以「獨立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享有判斷餘地之領域──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之演變」一文,做為開端,主要在呈現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在判斷餘地議題見解之更迭,更以獨立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為例,具體說明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之演變以及未來之影響。
此外,在行政組織法部分,主要涉及兩項議題,一為行政機關間之協力合作,包括職務協助、權限委託或其他方式之協力合作之爭議;另一則涉及公法人權利(限)議題,包括大學法人之自治權、營造物利用關係以及公法人基本權利之保障。行政作用法部分涉及行政處分之認定、行政處分附款與行政處分廢止以及行政處分暫時停止執行之議題;行政罰與懲戒罰之區分、裁罰性不利處分與管制性不利處分時效問題以及行政法處罰對象爭議則是另一重點。行政救濟部分主要涉及利害關係人提起訴願與行政訴訟原告適格之爭議。
本書依當前法制、學術理論與司法實務,做適當之重新整理、修正、調整與補充,特別是法院裁判有重大改變時,增加後記一章說明,使讀者能夠確切掌握相關議題之最新發展,並提供我國學術界與實務界處理相關問題時之參考。
作者介紹
蕭文生
現 職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考試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內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交通部法規委員會委員
.臺中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雲林縣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縣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縣政府法規審查小組委員
.嘉義市政府法規審查小組委員
.臺南市政府法規審查小組委員
學 歷
.臺灣大學法律系學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著 作
.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自法律觀點論起(2000)
.國家法Ⅰ—國家組織篇(2008)
.國家.地方自治.行政秩序(2009)
.國家.基本人權.政府組織(2011)
.國家.經濟監督.財政秩序(2012)
.行政事件裁判研究與評析(2015)
.行政事件裁判研究與評析Ⅱ(2021)
.行政事件裁判研究與評析Ⅲ(2025)
.行政法基礎理論與實務(2024)
.地方自治法基礎理論與實務(2024)
.傳播法之基礎理論與實務(2025)
.地方自治團體經營或投資事業法制化之研究(2025)
.特別公課—財政憲法上之寵兒、運用與反思(2025)
目次
序
獨立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享有判斷餘地之領域──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之演變
‧摘 要/1
壹、前 言/1
貳、行政決定之特徵/2
一、行政決定之憲法規範/2
二、行政最終決定權與訴訟權保障之緊張關係/4
三、行政決定之空間/6
四、判斷餘地/7
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決定之判斷餘地/14
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設立之目的與職掌/14
二、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之意義/14
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之判斷餘地──行政法院見解/15
四、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應享有判斷餘地之領域──本文見解/18
肆、結 語/24
伍、後 記/25
職務協助或其他方式之協力合作──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310號判決評析
‧摘 要/29
‧案例事實/29
‧本案爭點/30
‧判決要旨/30
一、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訴字第86號判決/30
二、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310號判決/31
‧評 析/33
一、職務協助之功能與界限/33
二、職務協助適用之領域/34
三、職務協助之特徵/38
四、本案當事人間法律關係之性質/40
五、雲林縣北港中國醫藥大學市地重劃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監造委託協議書之法律性質/44
‧結 論/47
代辦採購:權限委託或職務協助──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判字第533號判決評析
‧摘 要/49
‧案例事實/49
‧本案爭點/50
‧判決要旨/51
一、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6年訴字第266號判決/51
二、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判字第533號判決/52
‧評 析/53
一、代辦採購之意義/53
二、採購代辦(洽辦機關與代辦機關間)之法律性質/55
三、新建工程協議書之法律性質/62
‧結 論/64
大學學雜費調整──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8年度訴字第393號判決
‧摘 要/67
‧案例事實/67
‧本案爭點/68
‧判決理由/68
‧評 析/73
一、大學自治並未受到違憲侵害/73
二、否准處分違法/76
‧結 論/80
‧後 記/80
營造物利用關係之法律性質──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0年度簡上字第9號判決評析
‧摘 要/83
‧案例事實/83
‧本案爭點/84
‧判決要旨/84
一、臺灣花蓮地方法院110年度簡字第35號行政訴訟判決/84
二、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1年度簡上字第9號判決/84
‧評 析/85
一、公立學校(大學)之法律性質/85
二、營造物利用關係之法律性質/87
三、公立大學之營造物利用關係/89
四、本案收取清潔維護費為公法或私法關係?/91
‧結 語/95
公法人無法主張基本權利之保護?──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4號判決評析
‧摘 要/97
壹、 前 言/97
貳、基本權利主體之意義與範圍/98
參、公法人與基本權利主體/100
一、德國基本法第19條第3項規定/101
二、我國學說見解/115
三、本文見解/117
肆、農田水利會公法人與基本權利之適用/122
一、農田水利會法律性質之規定/122
二、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4號判決/124
三、農田水利會發展之沿革及法律性質之改變/126
四、農田水利會公法人具有基本權利能力/130
伍、結 論/132
警示帳戶通報之法律性質──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813號判決評析
‧摘 要/133
‧案例事實/133
‧本案爭點/134
‧判決要旨/134
一、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7年度訴字第1211號判決/134
二、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813號判決/135
‧評 析/137
一、警示帳戶通知對存款戶之影響/137
二、警示帳戶通知之程序/138
三、警示帳戶通報行為之救濟/140
四、本文見解/146
‧結 語/153
切結書、準負擔、廢止事由──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57號判決評析
‧摘 要/155
‧案例事實/155
‧本案爭點/157
‧判決要旨/157
一、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訴字第241號判決/157
二、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57號判決/158
‧評 析/160
一、切結書之法律性質/160
二、廢止合法行政處分為侵益行政處分/162
三、行政程序法第123條各款規定適用之差異/163
四、行政程序法第123條規定之5款事由為列舉或例示規定/165
‧結 語/168
廢止政黨備案處分之暫時停止執行──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停字第79號裁定、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裁字第2011號裁定評析
‧摘 要/171
‧案例事實/171
‧本案爭點/172
‧判決意旨/172
一、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停字第79號裁定/172
二、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裁字第2011號裁定/174
‧評 析/174
一、向行政法院聲請裁定停止執行並無嚴格訴願前置之程序要求/174
二、行政法院審查聲請停止執行之要件於起訴前後有所差異/176
三、本案符合急迫、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對於公益無重大影響之停止執行要件/177
‧結 論/179
‧後 記/179
醫師懲戒與行政處罰之差異──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772號判決評析
‧摘 要/187
‧案例事實/187
‧本案爭點/188
‧判決要旨/188
一、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10年度訴字第159號判決/188
二、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772號判決/189
‧評 析/190
一、行政罰法之行政罰與專門職業技術人員懲戒罰之關係/190
二、醫師懲戒規定之發展/193
三、醫師法第25條之1廢止醫師證書與醫師法第28條之4廢止醫師證書之差異/197
四、本案廢止甲醫師證書之性質與合法性/199
‧結 語/202
教師解聘處分之行使期間──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215號判決評析
‧摘 要/203
‧案例事實/203
‧本案爭點/204
‧判決意旨/204
一、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8年度訴字第464號判決/204
二、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215號判決/205
‧評 析/206
一、教師解聘處分之法律性質/207
二、管制性不利處分之行使時效/210
三、教師解聘處分(不利管制性措施)之行使期間/212
‧結 語/217
行政機關處罰行政機關罰鍰?
‧摘 要/219
‧案例事實/219
‧本案爭點/220
‧解 析/220
一、直轄市區公所之地位/220
二、行政機關是否得處罰行政機關罰鍰/220
三、同一行政主體內行政機關互相處罰/224
四、本文見解/225
‧結 語/226
訴願法之利害關係人
‧摘 要/227
‧案例事實/227
‧本案爭點/228
‧解 析/228
一、得提起訴願者/228
二、利害關係人之意義/229
三、訴願法之利害關係人/230
四、甲為訴願法第18條規定之利害關係人/232
‧結 語/233
自治條例經監督機關函告無效之行政訴訟原告適格──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抗字第6號裁定、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836號判決評析
‧摘 要/235
‧案例事實/236
一、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抗字第6號裁定/236
二、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836號判決/236
‧本案爭點/236
‧判決意旨/237
一、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抗字第6號裁定/237
二、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836號判決/238
‧評 析/238
一、憲法訴訟法實施前之法制與實務/239
二、憲法訴訟法實施後之法制/240
三、行政訴訟之當事人適格爭議/242
‧結 語/250
‧後 記/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