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心理 
     
    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
    編/著者: 高登第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16
    ISBN:9786263350458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心理學總論

    優惠價:85折,323

    定價:  $3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620 元
    特價:85折!527
     
    定價:300 元
    特價:85折!255
     
    定價:480 元
    特價:85折!408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你的直覺充滿陷阱!
    個人的認知偏誤,在在都影響到我們對外界人事物的判斷,
    一旦判斷失準,可能就會造成生活素質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心理健康度。
    本書30個章節當中所提出的各種效應與現象,幾乎都是現代人常常會犯的認知偏誤。
    認知偏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具有認知偏誤。

    「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試著讓自己成為思想的主人!」與其對於別人的成功投以羨慕的眼光,不如試著成為自己的救世主!
    幾乎所有初期的心理症狀,都可以從改變自我做起,若是本身打心眼底就抗拒改變,那麼預約再多的心理師去尋求專業的諮商協助,恐怕也於事無補!

    ↗過度樂觀會使我們對於事物的判斷抱持著高於常理的信心,因此做出不合理性的判斷。學術界已有研究指出,人們在正面情緒的狀態下,很有可能會低估風險,並導致不理性的決定。
    ↗完美主義被認為是導致多種精神疾病的原因,例如飲食失調、強迫症、焦慮和自殺;然而,其他社會心理學研究人員卻主張,完美主義未必一無是處,但可能同時具有負面和正面的影響,這取決於完美主義者如何解釋他們的目標表現。
    ↗人生本來就是由許多選擇題所組合而成。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中,許多人都試圖追求「最佳解」,而非「相對較佳解」。為了追求心目中的「最佳解」,許多人都墮入了「拿起又放下」的無盡循環。
    ↗在生活當中,要懂得在超過本身心理負荷的情況下從事情緒修復,並藉由透過情緒修復的手段,使得自己能夠避免情緒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
    ↗重點不在於如何選擇你的人生方向,而是在於如何面對自己的選擇。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試著讓自己成為思想的主人,讓自己的心理素質變得更為強大!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艾默士.特弗斯基(Amos Tversky)的研究指出,人們對採取新行動所導致的不良後果,通常會比人們採取不作為而導致的不良後果感到更大的遺憾。
    「IKEA效應」思維──因為我投入很多心力,所以別人應該會喜歡。在現實社會中,如果抱持這種想法的話,往往會事與願違。重要的人生決策當中,多參考別人的客觀意見,不要自己一頭熱地栽入自以為是正確方向的領域,方能避免「IKEA效應」所帶來的迷思。
    「少反而好效應」中所謂的「少」,並非絕對上的「少」,而是相對於過量而言的「少」。人生也是一樣,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永遠沒有止境,反而降低了生活品質,這豈是明智之舉?
    人們應該要做的不是跳脫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如果人生以追求成長與進步為前提的話,唯有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當中,才能夠「降低試誤」(try error)的風險。

    運用心理學的破窗效應、IKEA效應、灰姑娘效應、巴納姆效應、心理帳戶、稟賦效應、阿倫森效應、樂觀偏差效應、布里丹毛驢效應、同溫層效應……等等心理學效應,一一檢視個人的認知偏誤,改變自我!

     台灣的心理學者,寫給你一看就懂的心理學書籍,運用30個練習,讓你擁有超強心理素質!
    作者介紹
    高登第教授(Professor Danny T. Kao., Ph. D.),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心理系教授,左腦悠遊於心理學相關研究,右腦縱情於西洋古典音樂欣賞。專長為社會心理學與消費心理學,曾出版多部古典音樂與管理學經典譯著,學術著作則發表於《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以及《Psychological Reports》等多本國際性心理學期刊。
    目次
    推薦序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 副主任 吳怡珍博士
    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

    自序

    第1章 參考點效應
    第2章 「有為者亦若是」效應
    第3章 破窗效應
    第4章 沉沒成本謬誤
    第5章 「截止期限」效應
    第6章 心理距離
    第7章 「自我實現預言」效應
    第8章 現狀偏誤
    第9章 IKEA效應
    第10章 推敲可能性模式
    第11章 適應性效應
    第12章 巴納姆效應
    第13章 框架效應
    第14章 灰姑娘效應
    第15章 比例偏誤
    第16章 「少反而好」效應
    第17章 費雪賓模式
    第18章 稟賦效應
    第19章 心理帳戶
    第20章 妥協效果
    第21章 負面偏誤
    第22章 阿倫森效應
    第23章 結果導向vs.過程導向思維
    第24章 樂觀偏差效應
    第25章 情緒效應
    第26章 演員-觀眾偏誤
    第27章 自利偏誤
    第28章 布里丹毛驢效應
    第29章 訊息多面性效應
    第30章 同溫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