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宗教命理 > 宗教 
     
    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
    出版日期:2018-03-06
    ISBN:978986959059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伊斯蘭教傳記

    優惠價:85折,289

    定價:  $340 

    ※10本團購價:8折! 272元/本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20 元
    特價:85折!442
     
    定價:380 元
    特價:85折!323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穆罕默德
    他是全球十六億穆斯林所仰望的心靈寄託;
    是繼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後的最後一位先知;
    是橫跨歐亞非的伊斯蘭文明的奠基者。


    最重要的是,
    他也是身處21世紀危機當中的我們最佳的精神啟發。

    全球最素負眾望的神學家──凱倫.阿姆斯壯
    講述她心中最充滿爭議、最被扭曲,但也最值得世人重新認識的偉大導師

    本書出版於2007年,乃當代全球最重要的宗教學者凱倫‧阿姆斯壯書寫的第二本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傳記。第一本出版於1993年,中間相隔不僅長達14年,更經過了九一一事件與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兩個伊斯蘭國家發動的大規模反恐戰爭。有感於西方世界對伊斯蘭宗教的誤解與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衝突與日俱增,阿姆斯壯女士在此以不同的角度與觀點來詮釋伊斯蘭宗教的奠基者的生平與訓示。

    阿姆斯壯大膽宣稱,伊斯蘭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比過去更符合當代的需求……

    穆罕默德作為一個典範人物,不只為穆斯林,更為西方人帶來重要的教誨。他的一生就是一場「吉哈德」(jihad):我們應當理解到這個字的意義並非「聖戰」,而是「奮鬥」。穆罕默德賣力揮汗,只為了替被戰爭撕裂的阿拉伯半島帶來和平,如今,我們也需要一群準備好這麼做的人。穆罕默德的一生是一場奮力不懈的戰役,對抗貪婪、不公與傲慢。他意識到當時的阿拉伯半島正站在轉捩點,舊有的思考方式已不再足夠,於是他竭盡所能,以他具有創造性的成就,孕育出嶄新的解答。九一一之後,我們進入了另一個時代,也必須付出同樣的努力,發展出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

    奇特的是,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上發生過的事件,竟然可以教導我們當代事件的意義及其背後的重要性──事實上,甚至比政客們輕率的言論更深具啟發性。穆罕默德並不想打造一個宗教正統──他對空洞的理論不大感興趣──而是想改變人們的內心和思想。他將那個時代的普遍精神稱之為「蒙昧」(jahiliyyah),穆斯林通常認為他所指的是「蒙昧時期」,也就是阿拉伯半島的前伊斯蘭時代。然而,近期的研究顯示,穆罕默德並不是用「蒙昧」一字來指稱一段歷史時期,而是一種在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引發暴力與恐慌的心智狀態。我認為,到了今天,蒙昧的心智在西方依然顯而易見,在穆斯林世界亦然。

    雖然看似矛盾,穆罕默德之所以成為永不褪色的典範,正是因為他深根於自身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領會他的起身反抗,就無法理解他的成就。為了瞭解穆罕默德能為現下的處境帶來何種貢獻,我們必須走入近一千四百年前,那個使他成為先知的悲慘世界,一處聖城麥加郊外的荒涼山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

    英國知名宗教學者,生於西元1944年,在1969年之前曾經擔任羅馬天主教修女達七年之久。之後在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主修英國文學研究,畢業之後的經歷包括在倫敦大學貝佛(Bedford)學院教授十九與二十世紀英國文學,任教於里歐.貝克(Leo Baeck)學院,教授猶太教相關課程。

    1982年之後,她開始專職寫作、講學,以及主持廣播節目談論宗教事務,是目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宗教學者之一,著有超過二十本關於信仰與主要宗教的著作,並已譯成四十五種語文出版。她同時還擔任三部電視紀錄片的創作人員,並且參與了比爾.莫耶(Bill Moyer)的電視影集《創世記》。從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她經常撰文發表於英美各學院與報章雜誌,探討伊斯蘭教與基本教義派的問題。現在居住在英國倫敦。

    她曾赴美國國會演說,參與世界經濟論壇,並受邀加入聯合國「文明聯盟」(Alliance of Civilizations)擔任大使。1999年獲頒「穆斯林公共事業會媒體獎」。2007年獲埃及政府授予「藝術科學勳章」,這是首度由外國人獲得該榮譽。2008年獲頒「羅斯福四大自由勳章」(Four Freedoms Medal)和TED大獎。2008年她獲得TED大獎,願望是希望TED幫她彙集「仁愛憲章」(Charter for Compassion),這是一份希望宗教領袖共同為和平努力的文件。2008年晚秋,第一份草案透過網站由全世界的人共同起草。2009年2月,全世界的意見彙集完成,並交由良德會議審議,「仁愛憲章」於2009年11月正式在全球發起。2013年,因促進跨文化理解,獲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British Academy)頒發納耶夫.艾爾-羅德漢獎(Nayef Al-Rodhan Prize)。

    在台灣出版過的作品包括《血田:宗教與暴力的歷史》、《聖保羅:基督教史上極具爭議的革命者》、《愛人如己:改變世界的十二堂課》、《神的歷史: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歷史》、《大蛻變》、《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神話簡史》、《為神而戰:基本教義派的起源與發展》、《伊斯蘭》、《萬物初始:重回創世記》、《眾生的導師佛陀:一個追尋菩提的凡人》等。

    譯者介紹
    黃楷君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雖然不是穆斯林,卻一直和伊斯蘭很有緣分,於是經營了臉書粉絲專頁「伊斯蘭沒有面紗」。現為自由編譯。

    聯絡方式:kaichunhg289@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序
    蔡源林(政大宗教所所長)

    專家推薦
    陳建守(「故事」網站創辦人)
    彭書穎(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博士)
    劉柏君(玄奘大學宗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主編)

    「即使荊棘叢鉤住了他的斗篷」也一心一意專注於完成眼前的目標


    這本穆罕默德的傳記是「認識伊斯蘭」系列的第三集。但在最初的規劃工作上,它應該是第一集,不僅是因為伊斯蘭是因穆罕默德而起,也是因為他個人的奮鬥故事實在感人。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因他個人而改變,整個後續的人類歷史也不同了。

    有趣的是,穆罕默德始終認為他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只是稟受神恩而有榮幸做了真主的傳話人。按照伊斯蘭的傳統,穆罕默德是文盲,不會讀也不會寫。在這一點上,他與時代略早的禪宗六祖惠能倒是很相似。只是禪宗強調不立文字,穆罕默德卻口述傳下《古蘭經》,並另由專責的文人負責抄寫。

    穆罕默德並不認為他具有任何的神聖性。在伊斯蘭成長茁壯後,穆罕默德不斷警告信徒,不得像基督教徒崇敬「爾撒」那樣尊敬他,因為他只是個凡人,與任何其他人無異。像蘇格拉底自詡為雅典公民的「牛?」一樣,穆罕默德自詡為一位「提醒者」。

    本書在編輯工作上嘗試了一個新的作法,就是在翻譯三大亞伯拉罕宗教中的先知的名字時,捨過去台灣常用的基督教式翻譯,而採納了伊斯蘭式的譯名。因此,耶穌譯為「爾撒」,摩西譯為「穆薩」,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亞伯拉罕譯為「易卜拉欣」。我沒有為基督教式的譯名有何不妥,在這些先知初次登場時也會附上他們的基督教譯名。但因為這是一本關於伊斯蘭的書,我想讀者會想要知道穆斯林是怎麼讀他們的先知的名字。

    本書譯者黃楷君在譯序中是這麼描述她心中的穆罕默德的:

    阿姆斯壯筆下的穆罕默德,「即使荊棘叢鉤住了他的斗篷」也一心一意專注於完成眼前的目標,他正直善良,得到了「可信者」的稱號。他的孤兒身分想必讓他更能感受弱勢者之苦,在他傳播啟示初期,追隨者幾乎不是年輕人,就是女性或奴隸。

    此外,他對動物和小孩總是溫柔以待。他在躲避古萊須族的追殺時,隱身在郊外洞穴之中,仍小心翼翼不驚擾洞口的岩鴿……後成為穆罕默德養子的奴隸柴德戰亡後,穆罕默德在街上緊抱著柴德的小女兒,試圖安撫她,自己仍止不住哭泣。他從未視妻子為他的所有物,對家務事也盡心盡力,照顧羊群,縫補自己的衣鞋。他的妻子們與他平起平坐,更能與他爭辯。

    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本書,甚或喜歡十六億穆斯林心目中的「穆聖」。


    文/八旗文化編輯王家軒
    目次
    翻譯序:脆弱而溫柔的先知面貌╱黃楷君
    推薦序:史實與信仰並重的多元宗教觀╱蔡源林
    地圖
    序言
    第一章 麥加
    第二章 蒙眛
    第三章 遷徙
    第四章 奮戰
    第五章 和平

    詞彙表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