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教育 
     
    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
    編/著者: 戴伯芬 主編
    出版日期:2017-04-30
    ISBN:9789869460347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家庭;族制

    優惠價:85折,298

    定價:  $3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90 元
    特價:95折!371
     
    定價:135 元
    特價:90折!122
     
    定價:230 元
    特價:90折!207
     
    定價:420 元
    特價:85折!357
     
    定價:380 元
    特價:85折!323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性別從來不(該)是安靜、乖巧、柔順的名詞;性別是動詞,是在人類的歷史、文化和集體的社會行為中形成的,更可以用當下的行動去創造、翻轉與建構。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永遠太少,甚至往往對這些偏見視而不見……  這些關於性別的問題與偏見並不是憑空誕生的,它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鑲嵌在人類歷史、文化與社會的脈絡中。我們對於性別的認知與想像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社會建構的;社會對於男人應當如何?女人應當如何?在愛情婚姻家庭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工作職場受到什麼樣的期待?甚至是在政治領域中可以有什麼樣的表現?都有一套既定的意識型態。  然而性別不是僵固不變的,性別不是安安靜靜的名詞;性別是動詞,關於性別的概念與認知總是隨著時代改變,因為行動而改變。作為動詞的性別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既然性別是「做」出來的,因而能夠透過當下的努力,翻轉不合理的制度與現實,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性別實踐。  ▌這本書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  這本書寫了女性的許多角色,是家庭的照顧者也是國家裡的公民,看見不同身分的女性的力量。這本書是寫給女人的,同時也是寫給男人的,在父權社會中喘不過氣的男性也是體制的受害者,對於女性的解放,其實也是對男性的解放。  ▌寫給異性戀者,也寫給同性戀者  這本書一方面向在社會中占據主流位置的異性戀者喊話,期待異性戀者能夠看見不同於自己的不同的生命經驗,另一方面也從各種角度論述多元成家及婚姻平權的理念,讓同性戀者有更多與社會對話的能量。  ▌寫給期待婚姻、已經進入或不打算進入婚姻的人  這本書談論愛情,但並不以婚姻作為愛情的唯一終點,而討論了婚姻的更多面向,包括:離婚、婆媳問題、家庭暴力等議題,釐清婚姻的現實面,讓想要進入婚姻、已經進入婚姻或不打算進入婚姻的讀者,都更能面對婚姻。  ▌寫給為人父母和為人子女的你  母職對女人而言,可以是壓迫、限制和剝奪,也可以是滋養、力量和充權,對於父親的角色來說,也是如此;養育、教養子女是最甜蜜的負荷。這本書寫出了親職的焦慮與美好,不論是身為父母或身為子女,都能在其中想起自己的子女與父母。  ▌寫給關心自己,以及關心這個社會的你  性別不只是「家務事」,更是公領域的公共議題,例如學校裡的性別教育、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與性騷擾、政治上的性別平等參與,以及國家的托育、人口政策,每一項都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身為公民的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去關心。  「巷仔口社會學」是國內最知名的社會學知識普及平台,由「巷仔內」的學者站出來,把社會學的觀念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方式講述給徘徊在「巷仔口」的大眾讀者。性別研究不僅是社會學研究中的熱門議題,在「巷仔口社會學」的網站上,性別議題也一直是發燒的課題,這反映了性別問題無所不在,性別是關於生活、關乎生命、關乎人生的命題。本書是「巷仔口社會學」精采文字的第二度集結,以性別為主軸,討論了婚姻與家庭、多元成家、父職與母職、親子教育以及性別在勞動、政治與醫療等不同場域的問題,將再度打開我們的社會學之眼,拆除僵化停滯的性別迷思,看見不一樣的思維與世界。  「巷仔口社會學」網站:twstreetcorner.org/
    作者介紹
    戴伯芬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任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曾任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城市的比較研究、環境與發展研究。作者群簡介(依文章順序排列)廖珮如  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游美惠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楊佳羚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王佳煌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陳婉琪  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孔祥明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唐文慧  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學系合聘教授龔宜君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美華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秋園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生張宜君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楊靜利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梁莉芳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高子壹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陳逸淳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何明修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舒芸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王兆慶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周怡君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石易平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戴伯芬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藍佩嘉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盈堃  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姜貞吟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晶瑩  澳洲國立大學中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陳伯偉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姜穎  致理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助理教授何撒娜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許甘霖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范代希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施麗雯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于玲  成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目次
    ▌序巷仔口發現性╱別差異◎戴伯芬 ▌第一篇:性╱別社會學性別社會建構的四堂課◎廖珮如「異性戀霸權」是什麼?◎游美惠性/別化的種族歧視◎楊佳羚愛情•社會•學◎王佳煌 ▌第二篇:結婚萬歲!?離婚真的不好嗎?解析「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迷思◎陳婉琪自己婆媳的關係自己救!◎孔祥明家暴丈夫委屈有理?從張德正事件看「家暴防治」體制◎廖珮如、唐文慧什麼時候,男人也會怕女人?◎龔宜君 ▌第三篇:家,不只一種模樣所有婚姻制度都是歷史偶然:解構反同婚神話◎王宏仁異性戀常規性下的民調政治:解讀老綠男◎陳美華、吳秋園同婚之後會怎樣?國際統計分析◎張宜君同居、婚姻與生育:人口學觀點的多元成家◎楊靜利 ▌第四篇:誰當爸爸?誰當媽媽?為母則強:母職作為改變社會的場域◎梁莉芳子女的成績是媽媽的考績?從家教看母職的實踐◎高子壹當幼兒發展成為母親的風險事業◎曾凡慈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的社會學觀察◎陳逸淳學習成為行動者:一位新手爸爸的觀察◎何明修不只是婆婆媽媽的事:以公共托育取代失靈的手◎王舒芸、王兆慶 ▌第五篇:學著當男╱女人?你小孩居然在寫這種東西,我們需要談談嗎?德國與台灣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周怡君寒暑假作業的意義◎石易平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性別平等教育?◎戴伯芬「兒童節」的社會學◎藍佩嘉玩具可動員志氣嗎?兼論日本玩具的奇幻與可愛◎張盈堃 ▌第六篇:性別即政治女總統跟她的內閣們:女性人才哪裡去了?◎姜貞吟總統的性別◎林宗弘女人的貞潔,男人的政治:性別意識與名人道德◎田晶瑩 ▌第七篇:勞動、運動與性別你嘛用心洗:美髮沙龍的身體工作◎陳美華不只是「會陰保養」:Gay Spa文化中的情╱慾勞動與照顧倫理◎陳伯偉找回女人味:女性與運動的矛盾情結◎姜穎韓國女性的「火病」:我們所受到的壓迫,身體都知道◎何撒娜 ▌第八篇:醫院裡的性別課尖刀砍進你身體以成為最美麗的人:生活風格醫療的社會特徵◎許甘霖為什麼沒人說「老祖母」的秘方?談女性與另類醫療◎范代希誰來陪產?從酒吧到產房◎施麗雯人口學知識、生殖科技與少子女化的東亞◎黃于玲、吳嘉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