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健康醫療 > 健康 
     
    小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編/著者: 張妙如/徐玫怡
    出版社:知識流出版
    出版日期:2008-01-28
    ISBN:9789868522053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中國醫學

    優惠價:85折,238

    定價:  $2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39 元
    特價:90折!305
     
    定價:480 元
    特價:85折!408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455 元
    特價:90折!41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百年中醫世家的長壽秘訣孔氏家族是我國百年傳承的溫病學泰山北斗 在清朝是皇家御醫、之後又擔任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的醫療群   絕大多數人是需要調養的,但現代人養生有很多誤解,  不清楚自己的體質盲目進補,結果反而是「養生不成反傷身」。  百年傳承的孔式中醫,教你如何辨別自身體質,選對養生方法!   京城四大名醫、孔氏中醫世家學術已被北京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不能只相信醫生,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感覺。當自己感覺不舒服時,就應該即時地調整。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結果表明,世界上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真正患病的人只占20%,其他75%的人則處於不健康狀態!  絕大多數人是需要調養的,但現代人養生有很多誤解,不清楚自己的體質盲目進補,結果反而是「養生不成反傷身」。  百年傳承的孔式中醫,教你如辨別自身體質,選對養生方法!  京城四大名醫孔氏家族傳承百年的長壽絕學  孔伯華醫師為孔子第74代後裔,是近代傑出的中醫學家和教育家,被譽為四大名醫之ㄧ。   孔伯華中醫世家學術傳承百餘年,孔令謙中醫是孔伯華醫師的嫡孫,幼承家學,盡得其真傳!  本書作者為「京城四大名醫」孔氏家族嫡系繼承人、北京著名「孔伯華醫館」館長孔令謙老師。  孔老師綜合家族百年研究成果、針對現代人生活狀況提出全新的「體質養生法」,將現代人體質分為「陰虛、內熱、脾濕」三大體質。現代人養生有很多誤解,不清楚自己的體質盲目進補,有的人盲目養生反而是「養生不成反傷身」。孔令謙老師本書匯集中醫世家百年養生精華,能夠幫你迅速弄清自己的體質,為自己量身定制適合自己的獨家養生方法。   在臨床上所見的大部分人,大致分為陰虛、內熱、脾濕三種體質。這是我們現代都市人最基本的體質。   陰虛——誰也逃不掉的自然規律   陰虛不是病,人到一定年紀隨著身體的衰老,通常在四十歲以後,都會有這種狀況。但是如果保養不好,不能適時進補,極有可能造成糖尿病、中風等病癥。   內熱——體內陰陽不平衡的結果   所謂「熱」,它的意思不是說你體內真有熱,而是說你體內的陰陽不平衡。中醫用火和熱的這種屬性,來比喻你體內不適癥狀的特征。熱又分為實熱和虛熱,年輕人的內熱一般是實熱;老年人的內熱一般是虛熱。因此,清熱方法即有不同。   脾濕——運化功能不足的癥狀   中醫的脾指的是脾胃功能,而非器官。即使脾臟被摘除了,脾濕現象依然存在。脾主運化,現代人憂思過重導致脾髒運化功能下降,形成脾濕。脾濕加上外感風寒就會形成風濕,濕氣上沖嚴重的還會化生成腦膠質瘤。因此,平時注意化濕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黃帝內經》認為:人體衰老基本上有三個原因:一是腎氣衰,二是五臟衰,三是陰陽衰。從養生學的角度上講,影響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腎氣的衰老,另外一個是五臟之氣的衰敗,最後一個就是人體的陰陽失衡。只要針對自己的體質,採取適當措施延緩腎氣和五臟之氣的衰老,維持自身陰陽平衡,必然能夠健康長壽,盡享天年。
    作者介紹
    孔令謙  京城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著名中醫孔少華之子。孔令謙先生自幼隨父臨診,盡得其傳,現任孔伯華養生醫館館長、「孔伯華中醫世家學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繼承人和負責人、北京市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孔伯華名家研究室」主任。著有《孔伯華及傳人醫案》、《孔少華臨床經驗集》、《中醫文化與太極養生》等著作,是國內外眾多養生健康雜誌專欄作家,以及《跟名醫學中醫》、《孔伯華養生醫館專家談養生》等大型叢書主編
    名人/編輯推薦
      《今周刊》選作2010年7月出刊精采主題書摘報導!   中國時報醫藥版7月大幅書摘報導!  TVBS電視台、警廣、中廣胡忠信、NEWS98陳鳳馨訪問推薦!  名主持人于美人、陽明大學醫學教授潘懷宗、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理事長吳明珠 強力推薦!  本書已榮獲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山東衛視、中國教育電視台、天津電視台、青島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清華大學、《中國中醫藥報》等權威媒體一致推薦!
    推薦序1一本掌握養生精髓的好書  養生不是治病,在中醫典籍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但應用在生活面上時,還是被很多人錯把養生當治病,更有人用自以為習到的皮毛養生觀念或一些似事而非的方法當作治療手段,結果正如本書書名一語道破「養生不成反傷身」。  養生的精髓重在你是不是掌握了「養」的內涵,懂得,就會很精準的知道春天該養什麼?夏天該做什麼?不懂得,就真會學到皮毛,而且會認為適合別人的養生方法也適合自己,到後來別人因養生獲益,自己反而愈養愈糟。  很高興看一本以宏觀為角度的養生書籍出版,作者孔令謙是京城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是中國溫病學泰斗的家族成員,溫病學主要是以外感熱病的辯證理論,像目前SARS非典型傳染病、H1N1流感的感染性疾病、傳染病都屬之。  如果要論溫病學是很難讓一般讀者理解,但是用淺顯易懂,又帶些批判角度剖析養生之理,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作者洞悉到養生人人愛,卻常是不得其門而入,特別用現代人最常見的陰虛、內熱、脾濕體質為本書內容,讓讀者了解養生是要看體質、性別、年齡、氣候之不同,而不是用想的或人云亦云,甚至不客氣的說「看到別人敲打經絡,自己也跟著敲打經絡,我認為這不是養生,而是殺生。」  他的養生論點是,既然看診都需要因人而異,辨證施治,同樣的道理,養生也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和規律,我非常贊成這個論點,我常和病人分享,不要說有心火就照著別人說蓮子芯可以降心火,於是買了一大堆蓮芯煮水喝;也不要說綠茶可以清心養性,就每天空腹喝,因為陰虛體質的人,也會有心火旺的情形。但蓮子芯很涼,不適合陰虛者大量飲用,同樣的綠茶味淡,但脾胃不佳的人,會愈喝愈不舒服。作者反而建議胃陰虛體質者要喝由梨汁、荸薺汁、藕汁、鮮生地和麥冬組合的五汁飲,具有滋養胃陰作用,可以幫助脾胃消化。  養生其實不難,了解體質屬性,再根據自身狀況,就可以輕鬆獲得功效,像作者提出了像脾濕脾虛、腸胃消化不好的人,可多吃鯽魚蘿蔔湯來補脾味;肝腎陰虛的人,不要吃辛辣食物,而是要吃中性的食物,像牡蠣、蛤蜊湯;陰虛體質者,可常食用稀飯;中老年便秘多與肝腎陰虛體質有關,可多吃首烏芝麻蜂蜜膏。如果有氣血下不來,老是悶頭部,平常養生就可以常做晃動的企鵝功法讓氣血下沉,以上這些方法都非常簡單,在家就可以做到。吳明珠(本文作者為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理事長)推薦序2養生觀念日新月異,小心以偏概全!  扛著五千年來歷史悠久的旗幟,中國人養生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由於是承襲老祖宗的智慧,原本以為新的觀念並不多見,但是看到孔子後代孔令謙中醫師所著的《小心 ! 養生不成反傷身》一書內容,原來中國人養生並不是一成不變,其中還是有跟著時代改變的。  冬天應該要進補,所以立冬之前,大小中藥店就會貼出「冬令進補」標語,提醒大家要為冬天儲存能量,而我們也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接受了,本書提出新的論點,直接表明該說法是錯誤的,冬天寒冷,毛細孔為不讓自身能量擴散,會將體熱鎖在體內,所以不要進補,反而要吃素;春夏兩季因為自身能量外散,內臟會變冷,所以要吃薑暖胃。以往進補的講法是從體表觀念來論,冬天時身體要暖和,能夠抵抗外來風寒,夏天時身體燥熱,所以要吃清火食物,不能熱補,但作者是站在有機體的概念來談,因此提出完全相反的論述,姑且不論是否可行,但是勇於論斷的精神,值得大家參考。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小孩子的體質很弱,最主要是吃的不好,營養不夠,所以抵抗力太差,作者卻認為是營養過剩造成的體質虛弱,是因為有東西囤積體內,熱氣會一直潛伏著,天氣一變涼,汗毛孔一緊閉,小孩就會咳嗽,我認為此一觀點是針對現代人飲食不均衡所言,不僅孩童有營養過剩的問題,大人的問題更形嚴重,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都是吃的太好所引起。  我個人很注重養生,還經常告訴民眾「你自己的命你自己決定」,也就是說健康要自己負責,要控制小病不成大病,甚至預防疾病,不可能全靠醫師。控制小病就是大家要有預防觀念,平日就要注重養生。  只不過養生一詞,到了很多人的手中,常常是變了調,最常見的是一窩蜂的跟進,就像作者在書中說到的「有人說紅茶菌可以延年益壽,每個人都在喝紅茶菌」、「看到別人敲打經絡,自己也跟著敲打經絡」,這種變調的風潮,在台灣也很常見,前一陣子,有人說要敲膽經,許多人就跟著敲,現在又有人說要拉筋拍打,大家又開始跟著作,其實養生之道是要順應天時,還要依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不是別人怎麼做,不問青紅皂白跟著施行,有時候會形成反效果。  曾經有一則報導說,一位女性直銷商每天都會吃她所銷售的五種保健食品,卻爆發了藥物性肝炎死亡,醫師研判可能和她吃了太多保健食品,造成交互作用有關。我認為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養生時,絕對要很理智的看待身體,不能因為是自己賣的營養品就一定適合自己吃,真的是要根據身體現況進行養生之道。  坊間有太多強調局部養生的書籍,並未考慮全身的狀況,很樂見「知識流」出版了這本以完整全面性為論點的養生名著,傳遞正確的養生之道給讀者,值得一讀。潘懷宗(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台北市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