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教科專業 > 觀光 >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休閒遊憩概論96/10
    編/著者: 楊建夫
    出版社:華都文化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9866860089
    參考分類(CAT):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參考分類(CIP):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優惠價:95折,523

    定價:  $5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00 元
    特價:85折!85
     
    定價:100 元
    特價:85折!85
     
    定價:100 元
    特價:85折!85
     
    定價:120 元
    特價:85折!102
     
    定價:100 元
    特價:85折!8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第1章 休閒的哲學基礎 前言
      休閒是現代人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舉凡靜態的閱讀,動態的慢跑、登山,又或是維持生命為主的餐飲,以宗教性質為主的上教堂作禮拜,小朋友的遊戲活動,甚至是個人修行的沉思、靈修等等,都是休閒的範疇。然而休閒一詞出現時間不長,與遊憩、觀光或旅遊等較早發展且意涵接近的概念,產生了混淆,很多民眾甚至休閒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學生,不清楚休閒、遊憩與觀光的差別。所以本章首重解釋休閒意涵,包括起源、古典與現代休閒學派的觀點、Pieper的休閒觀、休閒的定義與休閒的三大內涵;其次是釐清休閒、遊憩與觀光三者意涵上的差異。 第一節 休閒的起源與發展 一. 古典休閒學
      休閒學起於何時難以考證,但在西方文獻上談到休閒或將之概念化或模式化者,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因而被推崇為「休閒學之父」。亞里斯多德對同時代人的思想和安寧生活進行整理和分類,並闡述了快樂、幸福、美德和安寧生活等休閒問題(李仲廣、盧昌崇,2004)。他在西元前約300年提出關於休閒的三層架構,這可能是文獻上最早提出休閒內涵的模式。這個模式的三個層面分別是娛樂(amusement)、遊憩(recreation)與沉思(contemplation)。亞里斯多德認為娛樂的層級最低,遊憩居中層,最頂層的休閒內涵則是沉思(圖1-1)。
      亞里斯多德認為休閒是一種深思的狀態,也就是一種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心無羈絆的狀態,意即古希臘哲學家所推崇的沉思、從容、寧靜和忘我(圖1-2)。因此,休閒是對意識、精神、個性的開發。他把休閒視為「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科學和哲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人唯獨在休閒時才有幸福可言,恰當地利用閒暇是一生作自由人的基礎(李仲廣、盧昌崇,2004)。這一思想也成了西方文化傳統很重要的部分。
      13世紀的學者Thomas Aquinas,20世紀的Josef Pieper和Sebastien de Grazia等著名學者,秉承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並不斷加以發展,使其理論更臻完善,形成所謂的「古典休閒學」。張廣瑞、宋瑞(2001)認為冠之以「古典」,是這個學派發端於希臘文明時期,並貫穿整個基督教時代,而且他們認為人們應由沉思去了解基督的真理,進而得到終極的快樂,天主教更認為休閒是一種心靈即宗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