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多角度的思維解讀現代藝術的多面性以獨特的觀點,解析現代最具影響力的三十位藝術家解碼康丁斯基的抽象思維、感受卡蘿自我分析的心跳聲迫近傑克梅第的存在主義、漂浮於馬格利特的超現實世界二十世紀以降的現代藝術家,創作往往出於哲學思維,他們的創作是個人與社會、宇宙萬物間的作戰與對話。有發自肺腑的吶喊,有沉痛的呼籲,有時是實驗,有時是遊戲。社會事件深深地烙印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現代藝術也塑造了今日的社會。作品中展露了人文思潮的演變、個人與社會間的對抗、人類自我挖掘的深度、人類對自我存在的省思。認識現代藝術,是一趟現代人類自我認識的旅程。不同於一般美術史的書寫方式,作者跳脫線性的時間軸,以長年浸淫於藝術史所澱積的私觀點,精選現代三十位最具影響力的畫家、雕塑家、行動藝術家,加以介紹。傑克梅第、培根、康丁斯基、盧梭、卡蘿、克利、高更、馬格利特……沒有一位不衝擊你的大腦,沒有一位不震撼你的心靈,沒有一位你可以忽視。
作者介紹
魏尚河1973年生,1995年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學習裝飾繪畫。2002年與渣巴發起成立「histry」(他嘗試)藝術小組,histry拍攝影像作品《甘肅》。2003年《甘肅》參加北大在線新青年主辦的「京西何兮」展、「中國首屆紀錄影片交流周」。藝術評論散見《天涯》、《江蘇畫刊》等刊物。
序
在鄉村──代序寫這樣一本書,比我預想的要困難得多。好些時候,有限的理解力就會被抽空,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微弱。書中我喜愛的畫家、雕塑家和行為藝術家,他們有的影響了我,並改變著我。從某種角度來說,本書是向卓越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的致敬,也是一種自我清理。當我嘗試著進入他們的作品時,我更加懂得了一個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耐心、不斷地自我折磨、專注的力量和無名的持久性。我努力接近繪畫的「語言」,而事實是當我開始寫作時,文體已經消失為零。我只好老老實實地去寫,盡可能寫得平實、準確、充分和深入,儘量去獲得自己可能有的獨立的聲音。這有多難啊!以前我和朋友薩莎討論過關於文體的話題。她和我一樣,都喜歡瓦爾特‧本雅明的批評文體,以至於我甚至去模仿他,然而卻失敗了。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思維方式、發音,最後這形成他們特有的語調、氣味、聲音和氣質。薩莎也想在她的文化人類學研究的寫作中,構建自己的個人文體。而我在本書中已和我的理想暫時告別了,我能去抓住的只能是:存在於圖像世界中最基本、最核心和最動人的部分。今年春天,我在北京郊區的一個村子裡,開始寫這本書。我喜歡那村子的名字:坨堤。這是一個純粹的鄉村,有時我外出散步,走不了多遠,就會出現滿眼的麥田、玉米地、有魚的荷塘、各種樹木,以及勞作的農民。有時我走得很遠,一個人轉悠著,空氣清新得很,一種充實的虛空和自由浸透了我;或者騎著自行車,經過清幽的樹林,來到小河邊。河上有一座橋。羊群在岸邊低頭啃草。我記得那天,天空通透,我還向放羊的婦人打聽時間,我一點都不孤獨。4月和5月,喜鵲時不時地翻飛在菜園子上空,或站在香椿和棗樹上叫著,讓人舒服。晚上,周圍的田野裡,青蛙們在清唱,夾雜著鄰居的鵝,它們的聲音並不吵,相反,帶給工作一天的我,十分安靜、享受的夜。坨堤在白天也是安靜的,甚至是安詳。一天,一條小蛇在房子的門口突然出現,不足一尺長,沈默、優雅,陽光下,它是金黃的。它小小的眼睛瞅了我幾下,便竄似的滑入牆壁的洞穴。我沒有害怕,它給我平靜的生活帶來一些意外,短暫卻記憶猶新。偶爾,不知誰家的白貓在菜畦間踱步,拉屎,而後用爪子摳起碎土,將其埋掉。又一日,有隻黑貓卻像賊一樣,一看著我從門口掀起簾子,正往出走,它便利索地從菜地飛到屋頂,並回頭看我一下,就不見了,給我留下一個懸在半空的問號。6月的院子,各種昆蟲開始在菜地裡起舞,很美。我用瓶子收集了許多昆蟲:肥胖的黑蜜蜂、細腰的黃蜂、蝴蝶、其他小甲蟲和蜻蜓。這使我想起小時候,我的手老被蜜蜂蜇一箭,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鼻涕塗在腫起的指頭上,可以暫時止疼。這個瓶子似乎就是我觸手可及的童年,一次進城,我把瓶子送給了一個人:我覺得她應該擁有我的樂趣。夏天的城市和冬天一樣荒涼。有時寫得並不順利,這便有了去鄉間遊蕩的情形。好多個夜晚,我坐在窗子前,抬頭就會看見幾隻緊貼在玻璃上的壁虎,發白的肚皮對著我:正伺機捕捉不遠處的蛾子。過兩天,就立秋了。現在,院子的菜架上吊著長長的絲瓜,敦實的南瓜坐在磚堆上,其他熟過了頭的蔬菜正退出夏季。白菜和蘿蔔開始發芽,嫩綠的棗兒掛滿了枝條,知了往死裡叫。雨後,便有一地的蝸牛在蠕動,那柔軟的身體馱著堅硬的殼……這本書是依靠很多朋友的支援和幫助才最終完成的。他們有的提供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有的在生活上幫助我,有的在其他方面給予支援。在此,我真誠地向他們鞠躬致意:田有奇、趙文科、肖燊、陳勇、黃然、王宇、何尚、吳星池、王煒、王國付、閆仲全、渣巴、回地、劉向東、李昂、王輝迪、俞正運、陳志鵬。沒有他們的友誼,這本書是不會在短期內寫成的;同時也衷心地感謝廣西師大出版社,因為他們,本書才得以出版。最後,我向多年來關愛我的家人,深深地致敬!魏尚河2003.8於北京坨堤
目次
在鄉村──代序傑克梅第 ‧消失,出現莫蘭迪 ‧最終之物基佛 ‧廢墟下的悲劇和再生紐曼 ‧呈現,自我呈現培根 ‧培根的面孔很「荒誕」馬哲威爾 ‧《西班牙共和國輓歌》康丁斯基 ‧抽象的甦醒之路波克 ‧繪畫實驗的魔術師羅斯科 ‧元素,能量,內心的戲劇波依斯 ‧死兔子和荒原狼馬諦斯 ‧享樂主義者的色彩深淵基亞 ‧雜交之後……孟克 ‧第一個進入現代地獄的人席勒 ‧徹底裸露的頹廢主張,與你對視托馬斯 ‧對記憶的知覺莫迪里亞尼 ‧適度誇張的繪畫程式卡蘿 ‧畫筆下的自傳編年史德.庫寧 ‧它很微弱、很微弱,這就是內容盧梭 ‧現實逃脫術.童話霍普 ‧窺視或一瞥:寂靜無名的空間克利 ‧我與線條攜手同遊達比埃斯 ‧把藝術變成人類的支柱馬格利特 ‧錯誤的鏡子高更 ‧激情的原始呼喚布拉克 ‧立體主義的驗證者佛洛依德 ‧看見禁欲主義的樣子塔馬尤 ‧色彩節奏,詭譎情緒德爾沃 ‧啞劇的聲音夏卡爾 ‧他心裡真的有個天使帕雷迪諾 ‧鑲嵌慕古情結哈林 ‧塗鴉,符號,秩序杜象 ‧迷戀機器,消除視覺享受蒙德里安 ‧方格子:水平與垂直李希特 ‧照片和繪畫有何區別? 附錄:畫家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