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博雅書屋 > 社會意識 
     
    常識[RI08]
    出版日期:2010-09-30
    ISBN:9789866614774
    參考分類(CAT):社會意識
    參考分類(CIP): 美國

    定價: $2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80 元
    特價:90折!252
     
    定價:500 元
    特價:85折!425
     
    定價:420 元
    特價:85折!357
     
    定價:200 元
     
    定價:600 元
    特價:85折!51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美國,是現在民主政治最完善的國家,在實行這樣的民主制度之前,美國也曾經跌跌撞撞。1776年,湯瑪斯.潘恩寫了《常識》一書,透過那本內容簡潔扼要的大作,改變了歷史的走向。藉由極為淺顯易懂,無可辯駁的論理,鼓動了自己的同胞人民,起而將美國的未來,以及最終,將美國的自由,握在自己的手裡。  隨著時間的推移,政黨的坐大,人民忘記了原有的權利;隨著政客的任意妄為,操弄稅法,圖利政黨與自己,我們還活在政客所給的虛幻美夢裡。政客所提出的每個政策,都是全民買單;政客規範複雜的稅法,只是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政客滿口都是為了全國百姓,事實上只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因此,葛蘭.貝克站出來大聲呼籲,別再被政客所矇騙,拿出常識來檢驗政客的所作所為,留給後代子孫一個更美好的世代。本書特色  你,可以沒有知識,但絕不可以沒有常識!!  一本人人都應該要看的書!!  如果你不擔心被政客牽著鼻子走,  如果你不擔心後代子孫有付不完的債,  如果你不擔心政府從你的荷包拿走錢,  你就不用看這本書!!  越是位居高位者,貪污得也比一般人還多!  政客不會變,他們的偽善也絕不會變!  藍綠不重要,重要的是候選人的性格,不是他們的黨籍!  假如你也深信此刻正是時候,必須優先考慮政策是否符合大是大非,而不是它由哪個政黨推出;必須優先著眼於候選人的人格,而不是他開出的競選支票;還有必須將「Common Sense」作為一切判斷的依歸──那麼請你讀一讀這本書……
    作者介紹
    葛蘭.貝克(Gleen Beck)  現年45歲,是一名政治評論員。他在福克斯電視網旗下的新聞頻道主持一檔時事評論節目。他還在一家電臺擔任主持人,同時是一名暢銷書作家,所出版的三本書在紐約時報上都是暢銷書。譯者簡介谷意  臺灣大學法律系、法律研究所法學組畢業,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茶之書》、《世界文明史-- 後篇》、《英國國會》、《人類的故事》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新聞評論人 范立達
    推薦序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  國父曾說:「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大凡在政治潮流大動盪、政局面臨改朝換代之際,那些鼓吹革命或變革的有志之士,若非開始著書立作,要不就是四處演講,其目的就是把新思想、新觀念植入民眾心中,由內而外徹底改變人心,進而讓人民為了這套建構出來的新理念而走、而衝、甚至而死。沒有這樣撼動人心的宣言,革命大事即不可成。  這樣的例證,古今中外皆然。中華民國創建前,有三民主義;法國大革命時,有「自由、平等、博愛」;美國獨立戰爭前,有獨立宣言。當然,還有本書第二部分的「常識」。  提到本書,這可真是一本相當特別的著作。本書分成兩大部分,兩部分的作者不同,但書名都叫「常識」。其中,第二部分的內容,應該算是「典籍」。因為它是遠在二百三十五年前,即一七七六年元月,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半年,即由一位名叫湯瑪斯.潘恩的美洲新移民所完成的論述。在這篇並不算長的文章中,潘恩從一種宏觀的角度分析政府的起源、設計,並兼論英國憲法之良窳,之後針對英國的君主、世襲制展開強烈抨擊。他說道:「為亂之人,常藉一國之主,或少年無知,或年老力衰而得利,當其之時,因其惡行而受害者,皆為百姓。」接著,他再環顧自己的處境,並自問,以北美十三洲如此廣闊的土地,為何會臣服於蕞爾小島的英國,而甘於成為大英國協的殖民地?他提出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有人看過衛星比主星更大的嗎?」既然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不可能發生,那麼,在政治界中「欲以一大陸,永為一島國之屬地,此之為論,荒唐至甚」。  在點醒美洲的人民不應甘於淪為被殖民者之後,潘恩接著分析,北美十三洲如果獨立,絕不應採行英國的君王制、世襲制,而應向荷蘭、瑞士等歐洲等國家取經,改走共和體制,並完善法律制度,創建一個「以律法為君主,此外便無他主」的自由之國。  潘恩的這篇文章,對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多少精神上的彈藥,後人可能難以估量,但從歷史軌跡來看,之後的獨立宣言、制憲會議,甚至美國憲法及憲政架構,都與潘恩所擘劃的藍圖相距不遠。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潘恩在那個民智未開的時代,算是一個眼光、智識都領先群倫的大思想家,但,他把他的小書命名為「常識」。或許,在他的想法中,他認為他所提出的先進思想,其實並不足奇,只要人民睜開雙眼,就會發現,原來,他所倡議的,都是最基本的常識,而理想的國家政治運作,也理當如此。他自謙的認為,他的論點只是野人獻曝,但他絕沒想到,他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  在潘恩的著作問世二百多年後,美國已經由一個殖民地變成全球唯一的超級強權。但,超級強權是否就意謂著「怎麼做都對」?美國的政治體制、行政制度、思想觀念,是不是都是世上唯一的真理,從無須要檢討之處?本書第一部分的作者葛蘭.貝克效仿前人潘恩,也寫了一部「常識」,其目的就是想要再次喚醒不知不覺的民眾,告訴他們,美國的強大,只是虛有其表,其實裡子已經腐化見骨,美國必須再次走上改革的道路,必須重新改造。他呼籲民眾採取行動,改變這個國家 。貝克把他論述的這部分內容,同樣取名為「常識」,顯然頗有與當年的潘恩一較長短的企圖,不過,兩相比較,貝克所提到的政治局勢及他的分析觀點,更是「常識」,但,也更容易為人所忽略。  例如,貝克在書中說:「你不可能透過奪走個人自由來保障個人自由;不可能靠摧毀自由市場來拯救自由市場;也不可能藉由消除你不贊同的意見,來維護言論自由。用剝奪權利的方式來保護權利,或者用花錢的方式來解決債務,全都有違常識。」  他戳破美國稅法之所以如此錯綜複雜的原因:「可以在複雜的規定架構下,暗藏對特定利益團體的優惠。」、「稅法規定可以在不留任何痕跡下摧毀敵人,也可以用來酬庸盟友,卻不會留下任何資金往來紀錄。」  貝克反對大政府思想。他認為:「政府這種生物是活的,它會以個人的自由為代價,嘗試擴張自己擁有的權力。」、「雖然政府一開始是向富人伸手,但它伸手的對象一定會向下擴展。」、「一個有能力提供一切的政府,就是有能力奪走一切的政府。」、「那些渴望由政府照顧他們一輩子的人,就是承認他們是一群願意受主人剪理和管教的綿羊。」  他厭惡政客和政黨:「政客絕不會變,他們的偽善也不會變。」、「我們之所以不信任政治階級的人,原因就在於他們不再替自己的偽善覺得可恥。」、「政客跟你和我不同,他們比較像是一群相信自己智慧比較高等,不必遵循跟我們一樣的規範,並且沒有個人的羞恥心的異種生物。」、「政黨現在唯一還真心在乎的東西,就是『不計任何代價都要勝選』這個原則。」、「候選人或許是屬於不同的政黨,但是他們關於政府應扮演何種角色的思維,都是源出同一個已經受到污染的井裡。」  所以他告訴我們:「政黨才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候選人的性格、價值觀、判斷力,不是他們的黨籍。」  他也主張:「政府擁有的只限於人民出借給它的權能;它不能擁有身為公民的我們所沒有的權能,如果政府主張自己擁有這項權利,那麼理所當然地,我們一定也擁有一模一樣的權利。」、「我們需要願意告訴人民自己信念為何的領袖,而不是只願說他認為人民愛聽的話。」、「任何施加在人民身上的法律,必須同樣嚴格地施加在通過該法律的人身上。」  當然,必須提醒讀者注意的是,每一個提出自己政治主張的人,都是個人觀點觀看全局,既然是個人觀點,也就難免會出現視角死角。因此,讀者在閱讀本書的第一部分時,除了醉心於作者貝克以非常尖銳的口吻批判美國政府的激情外,也要想想,他的觀點是否全盤與己相符?如果在觀念上發生矛盾衝突,其實讀者也可保留個人的判斷價值,或許不一定全然要跟著貝克的調子走。例如,作者在書中認定,美國引進聯邦儲備制度,是因為要讓專家幫忙監管我們的銀行與財務金融業;政府對校園的干預活動,是因為教育專家比家長更清楚的知道,什麼才是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限制人民喝酒,是因為專家認為人民喝得太多……等等。貝克這部分的論述,固然是對進步主義的批判,但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方式,把所有的責任都歸罪到「專家說」的頭上,這一點,或許我們可以持比較保留的態度。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貝克直指美國政體運作的弊端,其實在台灣政壇也屢見不鮮。貝克的「常識」,恰好提供了我們一個自我檢視的機會,讓我們從政客虛妄的謊言中突圍而出。如果貝克覺得美國應該改變,台灣呢?「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也只是常識吧!序我想,我知道你是誰。  你,覺得國家明明從二○○一年九月十一日那天之後變得比以前更加美好,接下來的幾個月卻又變了調。原本在那些排隊等待捐血,那些來到教堂擔任義工的人群中,已經消失不見的政黨之爭,全部死灰復燃,再度捲土重來。  你,有時候會跟朋友爭論政治議題,不只是因為你熱衷於政治,而是你覺得那些議題真的很重要。你非常擇善固執,不過你心地善良,而且耳朵容得下不同的聲音。  每一天,你都試著要行得直、做得正。你工作努力、永遠盡力把事情做好。還有,你凡事都會按照規矩來。  雖然你有幾張信用卡,但是你有辦法付清帳單。你的房子有貸款,不過你還付得起。或許你買的那台平面電視稱不上是生活必需品,可是你買東西從來不曾顧前不顧後。  你存款不多,甚至你計畫的退休老本最近又消失了一大筆。  每到週末,你多半會去教會禮拜,但是大部分時候,你真正想做的是在家裡睡覺,或是陪自己的小孩玩。除此之外,每次禮拜剛結束,人們就馬上坐上車子分道揚鑣,這點也讓你心中有點犯滴咕。  你有小孩,同時就像其他所有的家庭一樣,你家也有一本難唸的經;可是你一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邊不停祈望你的孩子沒有發現,其實大多數時候你只是拿出「父母牌」來唬人。  你感覺到,一天之中再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讓自己和小孩齊聚成「一家人」。從早到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有地方要去。你知道物質條件並不重要,然而卻不知道怎麼地,當兒子沒有運動明星代言的球鞋、沒有剛上市的新遊戲、或者沒有好幾支球隊搶著來跟他簽約的時候,你還是覺得身為父母的自己很失敗。  現在的小朋友所擁有的,你小時候一樣也沒,即便如此,童年依舊讓你感到懷念,在苦澀也有美好,而且還帶著一股驕傲。就算那時候你家很窮,你也未曾感覺到。  漫長又勞累的一天過去後,你會打開電視,看無數來自對立陣營的名嘴,大談那些銀行家當初的所做所為(如今看來)是如何問題重重。「我們的經濟究竟怎麼了?」是你很擔憂的問題,不過你更擔憂的是:這些經濟問題會對你的家庭帶來什麼影響?而且你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才好。  為了遠離這些喧喧擾擾,你把頻道轉到綜藝節目去。可是有些時候,跟孩子們一起看綜藝節目會讓你坐立難安。你不是老古板,也不會假正經,只是剛好覺得一個三歲小孩不應該看一些節目,裡頭的人會毫不在意地傳達各種性暗示,或者拿「父母」來開玩笑。然而你能怎麼辦呢?其他的節目只是更糟而已。  你明明教過自己的孩子,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錯的,結果某天他們放學回來你卻發現,這小子講話的方式、養成的習慣,都是從外頭學回來的。你聽到他們在學校學了些什麼之後嚇了一跳,但是你不會杞人憂天,因為學校裡的人是「專家」,再說你也不想要變成所謂的「那種家長」。你不認為衝突是件好事;你只想要跟大家和平相處。  你不會討厭看法跟你不同的人,不過你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不再對敏感議題發表意見,因為你不想要在堅持自己的價值與原則時,被說成是「種族歧視」、「宗教立場偏頗」,或者「歧視同性戀」。  你堅信:必須誠實公平地待人,只是這不代表可以無視事情的對錯。  幾乎每個晚上,當你摸得到床時,都已經筋疲力盡,而且心知隔天醒來時,同樣的日子將會重來一遍。  你以為,你傾力支持、替他們說話、替他們辯解的政治人物,會關心你的切身議題。後來你才慢慢了解那只是幻想,他們關心的只有他們自己、他們的事業。你覺得他們利用了你、背叛了你。  當你努力工作、謹慎過活、花錢小心的同時,那些反其道而行的人卻正在拿你的成果去替自己擦屁股──你覺得事情不該是這樣的。如今你終於明白:我們的金融體系是一幢危樓,由自私自利的政客與銀行家用撲克牌堆疊而成,儘管他們的承諾再美好、預測再樂觀,都掩蓋不了這棟危樓正在倒塌的事實。  另一方面,問題的始作俑者:政府,卻一直呼籲人人都必須開始犧牲奉獻。你心中不禁問道:「你早就做出多少犧牲了,他們難道不明白嗎?」揮霍無度,或者以債養債、借貸度日的人可不是你。你在做出決定時,依據的是理智,不像有的人是依據欲望,而現在你必須跟他們付出同樣的代價?  然而,就算有這麼多不滿,你還是願意再多付出一點,因為你希望美國國勢昌隆。只不過,你希望看到一個計畫,一個從常理出發、確實有可行性的計畫。過去,你打過幾次電話到國會議員辦事處去,結果他們不曾把你的意見放在心上。如今你只能對著電視螢幕大聲嚷嚷,反正效果跟打電話去差不多。  昏暗的房間裡,螢光幕發出的光線正在牆上閃爍,畫面上滿滿的都是人,他們是全國各地參加新茶葉黨抗議活動 的群眾。你看著電視,不知該如何反應,畢竟你不是那種走上街頭的人,不會做一些抗議標語或布條,然後跟人們一起大喊:「美國加油!美國加油!美國加油!」所以你關掉電視,上床睡覺。  每個晚上,你好像都要面臨一項抉擇:「該就此抽離,還是站出來大聲疾呼?」兩個選項都讓你有所疑慮,所以你哪個都不選,什麼也不做……而你的挫折感就這樣日復一日增加累積。  走出溫室的第一步  什麼事情會讓你立刻被打成「危險份子」、「好戰派」,或者單純的「瘋子」?那就是引用我們開國元老筆下的句子。原因我猜,是由於一筆在手,猶如千軍萬馬,再加上那幾位開國元老的文字與思想,都富含著革命力量:  人類歷史上之大事,其發展歷程中會有一刻,情況演變至某個民族必須切斷與另一個民族原本的政治臍帶,必須去爭取一項存在於人世間的權力。那是不論自然之法則,或者自然之上帝,都會賦與這個民族的權力,也就是獨立而平等的民族地位。而當這個時刻來臨時,出於對所有不同意見該有的尊重,這個民族必須向世人公開宣告驅使他們投入獨立大業的理由為何。  雖然,現在並不是時候切斷我們彼此間所有的臍帶,卻是時候切斷那些不能使我們彼此獨立,而是使我們彼此離間的「政治」臍帶。即便我們不同意彼此的政治觀點,「我是美國人」這一句話,依然不僅僅是五個擺在一起的字,而是一個信念的具體呈現。這個信念要能夠強而有力,一定是「我們人民」賦與了它力量,只不過我們在時間洪流中的某一處忘記了這件事,所以才會一邊眼看著國家從手中漂走,一邊覺得自己渺小而無助。  或許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自己是誰?國家真正的主人是誰?以及最重要的,我們是怎麼樣一步步來到這個,跟自己兒時記憶中越來越不像的美國。長久以來,我們都被訓練不要做這件事,就讓我們反過來把這件事當作一個開端──讓我們向世人宣告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的是什麼。
    目次
    推薦序前言作者註記葛蘭.貝克《常識》導論第一章 遭到重新改造與重新論述的美國第二章 金錢——一種貨真價實的全民鴉片第三章「選擇」是一種政治上的武器——美國稅法第四章 政治階級的優惠與特權第五章 進步主義的弊病第六章 是東昇,還是落日?九一二運動湯瑪斯.潘恩《常識》導論概論政府之起源與設計及簡評英國憲法論君主制及世襲繼承對美洲當前情勢之思考論當今美洲之實力暨些許雜思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