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愈是往夢想走近一步,心卻把自己又往回推了一步? 波蘭伐木工人列夫,面臨伐木廠倒閉,深愛的妻子因病過世,決定到英國尋找新未來。 他要到充滿希望的倫敦去,他要拯救留在故鄉的祖孫兩——他母親和他五歲的女兒。 列夫下定決心,從現在算起的兩年後,他要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男人。他會擁有一支名貴的手錶。他會帶著伊娜和瑪亞搭觀光船,讓她們看看這些名聞遐邇的建築。她們不需要導遊,因為屆時他早已對倫敦的一切瞭若指掌...... 然而,異鄉生活豈是一個苦字了得!移民的身份讓他備嘗艱辛,語言障礙造成的隔閡讓他格格難入,母親的聲聲呼喚令他牽絆掛心,列夫在工作中奮力掙扎,在親情、愛情、友情中進退維谷,在理想抱負和思鄉之情間煎熬度日。他不禁開始懷疑,逃離那個他以為沒有未來、沒工作可做的家鄉,來到這個大家永遠渴望得到新東西的大城市,究竟是對還是錯? 異鄉夢,故鄉情,英國重量級暢銷女作家蘿絲.崔梅,用筆觸融化人際界線,帶我們進入每一個異鄉遊子的內心,感受異地生活的辛酸,以及那股在低潮時源源湧出的生命力量。作者簡介蘿絲.崔梅 Rose Tremain 2008英國柑橘文學獎得主。 1943年出生於倫敦,少年即開始創作,於三十三歲時,第一本小說問世,從此寫作不輟,創作涵蓋小說與短篇故事集;小說曾獲改編拍攝成電影。崔梅的作品得獎無數,包括惠特比獎年度好書(Whitbread Novel of the Year)、英國布萊克小說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費米娜外國小說獎(Prix Femina Etranger)、迪倫湯瑪士文學獎(Dylan Thomas Prize)、《週日快報》年度選書(Sunday Express Book of the Year)等等。2008年拿下英國柑橘文學獎,奠定她在世界文壇的知名度及影響力。由於其傑出表現,獲聘於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授創意寫作多年。 作品包括:Sadler's Birthday(1976)、Letter to Sister Benedicta(1978)、 The Cupboard(1981)、 Journey to the Volcano(1985)、The Swimming Pool Season(1985)、Restoration(1989)、Sacred Country(1992)、The Way I Found Her(1997)、Music and Silence (1999)、The Colour(2003)。譯者簡介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譯作有《失物之書》、《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河對岸的窗》、《好預兆》、《苦果》、《橋上的抉擇》、《默默地我相信天使》、《祕密花園》、《莫札特與鯨》、《鋼琴教師的情人》等。譯文賜教: 名人推薦 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知名作家鍾文音、知名作家小野媒體讚譽 ◆蘿絲.崔梅像是開展遊戲一般進入她的小說世界,情境忖度信手拈來,讓角色栩栩如生。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蘿絲.崔梅再度證明了她能夠將角色詮釋得活靈活現,以滿懷的愛與想像,道盡離鄉背井者的內心世界。透過書頁所傳遞而來人性面,正是文學小說所應承載之用。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 情感充沛的一本小說。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 具有寫作天賦的蘿絲.崔梅的經典佳作。 ——英國衛報Guardian ◆ 這是本寬容溫厚的書,將人性賦予默默無聞的人們,讓讀者隨著移民大浪潮裡的個人旅程移動。最後賜予我們因為對這些角色懷抱感情而渴望的:一個誠摯可喜、意料之外的快樂結局。 ——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 以驚人的警覺度與人性化手法,描繪移民勞工的輪廓……狂野、美麗又充滿哀愁。 ——英國週日先鋒報Sunday Herald ◆ 這本細緻平衡的小說,呈現了迫切的人性感。在本書裡,希望與恐懼互相交替,應能緊緊攫住你的心,讓你替那位甫抵維多利亞的移民滿懷焦慮的同情。 ——英國週末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 蘿絲.崔梅沒讓人失望。本書有豐富的戲劇性,處理失落與分離、哀悼與憂鬱……一如既往,她的寫作精確動人。 ——英國觀察家報 Observer ◆ 一樁動人的故事,以美妙的方式描述出來。 ——紅雜誌Alex Clarke ◆ 這個作品以懷舊與身為人父之苦痛為題,寫來美麗又令人動容。這兩者的結合讓我垂淚。 ——蘇格蘭週日報 Scotland on Sonday ◆ 我們自以為早就知道這種故事,也老把這種人物簡化成政治議題或統計資料,但此作以巧妙的手法將這樣的故事與人物呈現出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Lavinia Greenlaw ◆蘿絲.崔梅完全進入她的角色之中,她就住在他們的生活中……希望、失去、追尋與堅持皆描繪得如此深刻……一部成功的寫作。——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假如生命真的就像一場旅程,一段尋覓的歸鄉路,那麼我們很幸運能有崔梅來做我們的嚮導…… ——邁阿密前鋒報Miami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