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溪澗的旅次:劉克襄精選集》 劉克襄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小男孩旅行多年,去尋找寶藏,最後才發現,原來寶藏就在自家的腳下。」細細品味作者對每一次行旅的觀察和寫作,句句顯露他對自然旅行、自然教育的熱愛。帶孩子徜徉山水,無須跋涉遠方,就近探索也能得到一方天地的啟示。追隨他在溪澗的王國賞鳥的旅次,感覺也跟著溪鳥一直不斷移動尋覓食物;閱讀他在住家附近對小綠山的觀測紀錄,令人彷彿經歷了他們父子的探險,看到麻雀、褐頭鷦鶯在芒花間飛躍穿梭;<旅次札記>中,作者描述站崗的時候,對岸走出一位十歲的小女孩,以及手持細長竹枝、邊哭邊擦淚的男童,詢問後才知道,爸爸要他們一天捉二十隻紅尾伯勞……本書收錄三十四篇劉克襄二十年來的精選文章,看似知性散文的質地,卻時常透露出感性的層面,內容不乏詩的情懷,也充滿對生態問題的省思。透過他平實的文字和獨特的觀點,我們得以用不同角度欣賞萬物之美,聆聽他與台灣這塊土地和人物的精采對話。且讓我們跟著作者綠色旅遊的足跡,穿越溪流,背起行囊,來一趟活潑有趣的生物觀察之旅吧!本書特色★劉克襄走訪全台綠色旅行和生態觀察的行腳紀錄,可看到他不同時期在自然寫作和實踐上的關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克襄詩人、自然觀察作家。早年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台灣自然寫作風氣。在多年的散文創作過程裡,不斷嘗試各種自然寫作文體和題材的試驗,大至地理文史的論述,小及昆蟲花草的研究,都曾潛心著墨。近年來創作主題則以生態旅遊,古道探查,以及社區營造為主。曾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和自然旅行指南等著作,並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台灣自然保育獎、開卷十大好書、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等。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可以看出劉克襄不同時期的自然關切與實踐:觀察者的內心與被觀察者的行為,交織而成的既細膩又壯麗的人與自然的樂章!——名詩人陳義芝劉克襄把對自然的「愛」和對孩子的「愛」攪拌在一起,較為感性地記錄下他每次觀察和旅行的心得,交融成言淺意深情濃之作。另一創作重心,是藉由綠色旅行的途徑去填補都市生活和視野的局限,並有意以此方式和時下流行的「旅行文學」對話。不需飄洋過海、也不用古老的歷史來炫耀或憑弔,只要在這個蕞爾小島上,做些短距離的移動,就可能會發現台灣的細緻與遼闊。──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簡義明作者
目次
溪澗的旅次:劉克襄精選集-目錄導覽說明 編輯前言.推薦劉克襄/陳義芝愛與冒險——論一九九〇年代之後劉克襄的「都市轉向」/簡義明劉克襄散文觀輯一 旅次札記旅次札記從海峽出發荖濃溪畔的六龜松蘿湖之旅路過植物園劉公島紀遊北壽山與南壽山輯二 動物觀察溪澗的旅次沙 岸黑鯨之死海東青最後的黑面舞者仁愛路上的鳥群大安森林公園的鳥類野狗絮語輯三 人文地理天下第一驛八通關古道金山小鎮關渡原鄉小綠山之歌萬芳社區的故事古橋之戀輯四 自然教育山黃麻家書稻浪之歌菅芒行綠色童年金面山來去輯五 人物肖像外木山傳奇高海拔人飛回玉山自然老師探險台灣之後黑鳶大夢台灣特有種劉克襄寫作年表劉克襄作品重要評論索引〔導讀〕文章與前額並高 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