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氣候變遷社會學:高碳社會及其轉型挑戰[修訂版]
    編/著者: 周桂田
    出版日期:2024-01-18
    ISBN:9789863507987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社會科學理論

    優惠價:9折,495

    定價:  $5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0 元
    特價:90折!45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520 元
    特價:90折!468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如何扭轉威權體制餘緒下專家政治所造成的「僵局風險治理」?
    政府與社會之互不信任,為臺灣近年最大的挑戰。

    氣候變遷威脅形塑了全球治理與社會轉型挑戰,在國際脈絡下,臺灣面臨國際綠色公約制裁之垂直壓力,而對應性地導致國內社會經濟轉型要求之水平壓力;這兩者的螺旋效應直接撼動經濟、產業與能源的結構變革。

    本書所稱「氣候變遷社會學」,關鍵在於批判論證社會轉型的結構性路徑依賴、鎖入效應,以及社會能動、強健性知識的挑戰。第一部曲探討臺灣高碳社會的結構路徑,分析高耗能與高排碳產業之政策、轉型怠惰與困境。第二部曲探討公眾風險感知之典範轉移象徵、水資源爭議與永續衝突。第三部曲聚焦在公民認識論與社會強健性分析,凸顯臺灣從反污染到氣候風險之環境運動變遷元素,探討多元團體強健的風險知識動員如何翻轉重大開發案決策,以及壓迫政府啟動PM2.5空污管制。

    作者介紹
    周桂田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Professor Ulrich Beck,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與臺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並進行鉅變社會轉型之行動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全球化、科技與社會、風險治理、能源轉型、氣候變遷與低碳社會、東亞風險社會與現代性。

    修訂版序

    在撰寫此序言之際,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COP28)甫作出轉折性的「能源系統轉型以擺脫化石燃料」之決議,對於繼2021年COP26「全球2050淨零碳排」決議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接下來,未來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將以此具體而逐步地訂定化石燃料退場的時程與框架。這對臺灣是相當重大的,國際的、區域的壓力警訊;相對於本書第1版於2017年出版,全球架構了化石燃料退場、淨零碳排、運具電動化、產業淨零的趨勢與走向,已經翻山越嶺,更促動各項能源、產業、運輸、數位的競爭變革,同時也衝擊社會、經濟被逼向新的發展路徑。

    這樣的發展是人類歷史重要的辯證過程,而其根本基礎就在於近年相當極端的氣候災難,無論是加拿大、夏威夷、加州、澳洲、南歐、英國、巴基斯坦、非洲、甚至是太平洋島國;這些接連不斷且發生的災變造就了風險社會的反身性政治壓力與行動,原本在會場上OPEC集體協議拒絕簽署淘汰化石燃料的做法,反而引發參與大會各國的反彈,而這一百多個國家贊成淘汰化石燃料的基礎,不只在於上述這些極端氣候災難,而是在於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到了風險的臨界點。

    而這樣的以聯合國政治議程展現的世界主義治理,的確翻轉了過去以市場導向為優先的發展、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褐色經濟或新自由主義導向的社會經濟發展,而進行翻轉式的典範轉移,就看後面的文明力道在風險威脅、氣候緊急自相對峙與人類文明之後的細部作為,例如,緊接著歐盟的碳關稅(CBAM)丶美國的清潔競爭法案(CCA),是否有機會建構如蒙特婁議定書、大西洋鮪類保育國際公約的正式國際規範,建構出具體的全球氣候治理框架,而反身性的挽救下個世代。

    COP28決議將啟動未來氣候峰會每年聚焦脫離化石燃料的具體期程,一方面,做為全球分工鏈的臺灣將面臨國際產業分工重組,另一方面國內高碳排、高耗能產業將被備受檢視、在能源轉型則需加速,而運具電動化將造就新、舊科技的落差。亦即,各個產業、經濟、社會與環境在淨零碳排過程也已經快速的朝向新的發展典範前進,而這些過程,對本土社會企業、勞工、性別、族群或受到影響的相關脆弱群體者,我們的分配、程序、肯認、補償與世代正義之機制準備好了嗎?在遭遇此番全球鉅變的同時,再加上特殊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衝突、競爭;臺灣將如何定義自己在國際的角色,同時,如何定位自己,並具備何種量能向全世界提出文明的貢獻?

    從激發寫作,到2017年出版《氣候變遷社會學》這本中文書籍起始,已經過了十年有餘。筆者在歷經反國光石化運動之後停筆一年,深蘊思考國家經濟社會的走向;當時在公民知識運動提出的各種結構性批判與解方,正是提前因應當前全球要求急速減碳,甚至是淨零碳排的骨幹,幸而臺灣選擇了對的方向。十年之後,我們面對更為全面、廣泛、典範翻轉的全球經濟、社會與環境壓力,當面臨全球產業分工鏈因淨零碳排而即將重組的臺灣,下一步的準備量能如何可能?近來我們迎接未來世代進入家庭,思索2050年新世代的存在如何代表臺灣始終矗立於國際、區域,幫助並為世人貢獻。而這樣的任務,是和劉華美教授在共同奮鬥的基礎上攜手前行的共好願景。

    而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已成立十年,歷經轉折與考驗。我們一向以前瞻、創制、倡議與驅動臺灣社會發展,作為批判、分析國家政策、體制之準研究智庫,扮演了為臺灣世代定義與定位的平臺。如果這是我們標定的學術與社會使命,富邦文教基金會的陳藹玲董事與蔡明忠董事長,則是給予這臺灣稀有獨立的準國家智庫重要的支柱支持。他們代表這一代企業家對國際、區域、本土激烈轉型的關懷與宏觀視野,並為臺灣與人類的世代開拓永續。

    目次

    典範轉移大不易/蕭新煌
    風險時代的暮鼓晨鐘/顧忠華
    理論與實作的連結/陳東升
    修訂版序
    初版自序
    圖表目錄

    第一章 導論:氣候變遷與風險社會
      氣候變遷風險與災難
      高碳社會
      本書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治理創新
      反身性治理與轉型管理
      轉型社會之路徑依賴
      管制科學
      社會強健性與公民認識論
      遲滯型風險社會

    第一部曲 結構性路徑依賴

    第三章 臺灣永續發展的困局:高耗能與高排碳產業與政策轉型怠惰
      重要能源會議與產業轉型規劃
      社會抗爭與壓力
      產業轉型怠惰
    第四章 高碳社會結構
      能源密集產業排碳結構
      主要工業部門之碳排放結構
      主要耗能產業之碳排放結構
      小結
      石化業能源消耗分析
      石化業與能源密集產業之能源密集度
      石化業、工業、電子業之能耗與對全國GDP貢獻不成正比
      全國、能源密集產業與石化業之能源消耗與GDP貢獻比較
      工業產值與二氧化碳排放之比較
      氣候變遷政策下之產業政策調整
      討論
      結論

    第二部曲 風險感知與永續衝突

    第五章 氣候治理的新挑戰:臺灣民眾氣候變遷認知轉移
      全盤社會的典範轉移
      抽樣樣本分析
      問卷設計
      兩個年度的問卷結果分析比較
      氣候變遷嚴重性
      環境與經濟發展典範逐步轉移
      個人行動與世代正義
      低碳能源與永續發展意識提高
      願付代價
      環境補貼
      風險溝通
      風險治理
      公民參與決策
      企業社會責任
      討論與結論
    第六章 氣候變遷與耗水產業雙人舞:水資源治理之路徑依賴分析
      氣候變遷與反身性現代化
      反身性治理與轉型管理
      研究方法
      臺灣水資源背景簡介
      臺灣水資源政策
      建壩的成本、目的與代價
      石化產業之發展脈絡
      石化產業之用水消耗與GDP
      案例分析:集集攔河堰與大度攔河堰
      集集攔河堰與六輕之用水爭議
      移用農用水與成本外部化
      集集攔河堰轉嫁之環境成本
      大度攔河堰與國光石化、中科四期供水爭議
      轉嫁傷害:工農搶水
      大度攔河堰轉嫁之環境成本
      小結:耗水與不永續的路徑依賴
      結論

    第三部曲 轉型治理:公民認識論與社會強健性

    第七章 從反污染到氣候變遷風險運動
      發展型國家脈絡下之公民認識論
      遲滯型風險社會之公民認識論
      從發展型國家到新自由主義政權
      反污染運動
      轉向氣候變遷風險運動
      反污染運動階段:社會強健知識初生
      氣候變遷風險運動階段:重塑公民認識論
      行政路徑
      立法路徑
      司法路徑
      風險論述路徑
      結論
    第八章 超越高碳社會:朝向公民參與路徑之氣候治理
      風險與反身性治理
      次政治與社會強健性知識
      反國光石化事件決策
      社會爭議與公民社會抗議
      風險溝通與社會信任
      次政治:多元自我動員
      次政治與公民知識動員
      地方知識vs白海豚會轉彎
      風險美學與藝文界知識
      異議專家知識
      醫界知識
      結論
    第九章 從氣候到PM2.5風險管制爭議
      管制科學在東亞
      多元的氣候風險論述
      從無知到主流論述框架
      異議專家:大學教授
      異議專家:彰化醫療界聯盟
      科學評估方法爭議與政治
      排除六輕共伴效應健康風險評估
      排除公民推薦之異議專家
      結論
    第十章 結論:啟動氣候變遷社會學
      命題一:氣候變遷世界主義化與全球跨界風險
      命題二:氣候變遷與高碳社會
      命題三:氣候變遷與遲滯型風險社會之轉型能耐
      命題四:氣候治理與公眾覺醒
      命題五:氣候治理與社會運動
      命題六:建構驅動社會轉型網絡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