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
    編/著者: 劉亮雅
    出版日期:2020-09-30
    ISBN:9789863504177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臺灣文學

    優惠價:9折,468

    定價:  $52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10 元
    特價:90折!99
     
    定價:790 元
    特價:90折!711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日治記憶對於台灣後殖民具有什麼意義?何以在日本統治結束超過半世紀之後,二十一世紀卻有許多不同族群的台灣小說家重返日治記憶,深入探索日治時期台灣人的精神面貌?不僅文學界如此,美術界與電影界也高度青睞日治記憶,例如謝里法的《紫色大稻埕》、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劇情片《KANO》、《不一樣的月光》等。日治記憶儼然成為當代台灣文化的重要元素。

      本書聚焦於知名台灣作家施叔青、李昂、郭強生、吳明益、甘耀明的長篇小說,另有一章主要探討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作者涉獵廣泛的相關文獻,細膩解讀這些日治記憶文本的特點,並將之放在戰後台灣文學、文化、電影的生產脈絡。透過精闢的剖析,作者顯現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與電影重返日治記憶的深刻意涵。與此同時,作者也提出了許多有關台灣文學史與文化史的新議題。對於想要瞭解台灣當代文化特色和台灣小說書寫趨勢,乃至於對台灣文學史與文化史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都深具啟發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亮雅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所)特聘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研究台灣當代文學與文化、英美二十世紀文學、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同志理論。著有《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2014),《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2006),《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2001),《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1998),Race, 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2000)。與人合著《台灣小說史論》(2007);主編、導讀《同志研究》(2010)。編譯、導讀《吳爾芙讀本》(1987),導讀、審定《海明威》(1999)、《康拉德》(2000)、《吳爾芙》(2000),導讀《簡愛》(2013)。
    目次
    導論 後殖民與日本記憶

    第一部分 序曲:九○年代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論戰
    第一章 台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年代台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

    第二部分 重新記憶日治時期
    第二章 兩千年代小說對日治時期的重新記憶:以《鴛鴦春膳》與《睡眠的航線》中的反記憶、認同與混雜為例
    第三章 施叔青《三世人》中的殖民現代性與認同問題
    第四章 並非簡單的文明與野蠻之對立:《賽德克.巴萊》裡的歷史再現與認同政治

    第三部分 重新銜接台灣戰前與戰後
    第五章 重返一九四○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
    第六章 重新銜接台灣戰前與戰後:郭強生《惑鄉之人》中的歷史想像
    第七章 失落與追尋: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歷史拼圖

    結論 後殖民與台灣國家歷史書寫
    引用書目
    各章出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