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西洋文學 
     
    生命的測量(曼布克獎得主.《回憶的餘燼》作者拔恩斯傷懷之書...
    出版社:麥田(城邦)
    出版日期:2018-03-04
    ISBN:9789863445425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英國文學

    優惠價:85折,238

    定價:  $280 

    ※15本團購價:8折! 224元/本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1680 元
    特價:90折!151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傷慟如同死亡,
    不能預習,無法治療,
    所有失落,都將成為衡量生命的刻度。



    《回憶的餘燼》、《福婁拜的鸚鵡》作者
    「心靈魔術師」拔恩斯解剖生死傷懷之書



    短短37天,結縭30年的妻子離開了他,
    他的書寫不到5萬字,他的哀傷帶他升至雲端,又墜入地下。


    那些爭相登上熱氣球的人,為了用上帝的高度鳥瞰自己。
    那些愛得刻骨銘心的戀人,不再嚮往高飛,只願在地面日夜廝守。
    失去愛妻的他為了理解胸中那股椎心刺痛,於是提筆書寫他們的事。
    為什麼人們總問「你好一點了嗎」?難道悲傷能夠「痊癒」或「恢復」?
    事實上「死亡」並非消失,而是另一種存在,持續帶來新痛楚。
    他說哀悼帶人前往遠方,傷慟卻讓人持續下墜,先是在生活裡下墜,接著在夢裡、在記憶裡……



    有「心靈魔術師」之稱的文學名家拔恩斯以紀實與虛構交雜,從真實歷史人物時真時虛的故事,到最後一段自身親歷的傷逝之路,精巧構造三段式深入「傷慟」的心靈旅程。從求知若渴、登高望遠的視野,轉入只想與摯愛廝守的踏實狀態,到痛失摯愛之後墜入幽暗深淵,在愛妻離世數年之後,拔恩斯以「傷慟」作為衡量人生的尺標,開展一幅以高度為座標的生命圖像,將自身當成解剖標本,時而俯瞰、時而回望,細細剖切傷慟直至最底層。如拔恩斯所言,世界將人分成傷慟過的,與不曾傷慟過的,如此區隔便是我們必須不斷跨越的回歸線。



    ▍延伸閱讀:麥田新書系litterateur
    ▶為什麼我們讀litterateur?
    二十一世紀已是一切都有答案的時代,
    我們卻不是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生活總困在日復一日的變形記裡,
    我們也還是那個無處可去的異鄉人。
    和我們一起在歐美重量名家的千言萬語裡跋山涉水,
    上個世紀懸而未決的課題,
    用一份新時代的閱讀清單面對。
    在政治、宗教、性別、文化的精神迷霧裡,
    堅持仍以文學為尺標,
    全面掃視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神祕的心靈風景。



    ▶litterateur書系書單
    米榭‧韋勒貝克《屈服》
    薩爾曼‧魯西迪《兩年八個月又二十八夜》
    朱利安‧拔恩斯《生命的測量》



    2018年‧2019年預定出版──(書名、出版順序待確)
    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愛的習慣》
    霍華‧傑可布森《J的缺席》
    約翰‧伯格《婚禮》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朱利安‧拔恩斯 Julian Barnes(1946.01.19-)


    ‧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
    ‧曼布克獎
    ‧大衛・柯恩文學終身成就獎
    ‧毛姆文學獎



    出生於蘭徹斯特,自幼受家族薰陶,奠定深厚文學基礎。畢業自牛津大學現代語文學系後,曾參與《牛津大辭典》編纂工作,擔任《新政治家》、《新評論》編輯,撰寫評論。



    一九八〇年首度發表小說《Metroland》即獲毛姆文學獎肯定,此後作品持續受文壇關注,一九八四年以《福婁拜的鸚鵡》進入布克獎決選、獲費伯紀念文學獎,從此躋身當代重量名家之列。該作以福婁拜為藍本,以拔恩斯擅長的三段結構,從不同面向寫文豪的一生。繼《福婁拜的鸚鵡》之後,拔恩斯再以《England, England》、《Arthur
    名人/編輯推薦
    「他最終記得的,不光是自己的故事,而是幫我們每一個人記住了愛與痛苦、升空與墜地、哀悼與孤獨。他寫下了那些生命中我們不善面對的,並且讓失去變成另一種生命的測量刻度。」
    ──郭強生(作家‧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專文導讀



    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房慧真(作家‧記者)、陳栢青(作家)、陳雪(作家)、童偉格(作家)、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黃崇凱(作家)、楊照(作家)、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鄧宜菁(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媒體讚譽


    「凡是愛過並失去過的人,不可能不被這本撼動人心的書所感動。」 ──《獨立報》



    「不可思議……此書似乎化不可能為可能:以筆墨重現活在世上的感覺。」──《衛報》



    「毫無約束、感人至深的著作,赤裸而坦率……凡是愛過並因失去而痛過的人,又或只是痛過的人,都應該讀,還要一讀再讀。」──《獨立報》



    「閱讀此書是一種殊榮。寫出此書令人驚異。」──《倫敦時報》



    「讀來震撼人心⋯⋯既充滿智慧、趣味又令人心碎⋯⋯愛與悲傷的精采篇章。」——《紐約時報書評》



    「文采動人又極度扣人心弦⋯⋯拔恩斯對內心傷痛的自述,承載著強大無比的動力,僅僅讀了幾頁,就宛如飄浮於空中。」——《波士頓環球報》



    「一部上乘之作⋯⋯與其說是悲傷的回憶錄,不如說是對喪親的深思。簡短俐落、收放有度,又感人至深。」——《紐約書評》



    「本書思考傷痛的意義,也探討愛如鍊金術般的力量。」——《歐普拉雜誌》



    「本書別具匠心,赤裸裸地呈現悲傷的樣貌⋯⋯拔恩斯書寫起來從容優雅,不像許多回憶錄那般落入多愁善感的窠臼。」——《赫芬頓郵報》



    「情感濃烈⋯⋯拔恩斯曾引述薩繆爾.約翰遜的話:『憂傷是一種靈魂的鏽蝕』,但《生命的測量》毋寧大膽又漂亮地駁斥生鏽的說法。」——美國國家廣播電台



    「了不起的藝術成就⋯⋯全書爬梳了愛、心碎和悼念的過程,字裡行間一針見血又深刻動人。」——《明尼亞波里星壇報》



    「本書是用情至深的悼念,也是玲瓏有致的藝術之作。」——《每日野獸》



    「發人深省且感人肺腑⋯⋯《生命的測量》是部悲傷又神奇的作品,既是喪妻的紀錄,也是生命的紀錄,交織的故事堆疊出彼此的高度。」——《布魯克林鐵路報》



    「驚人之作⋯⋯看似輕薄短小,實則暗藏深淵⋯⋯拔恩斯依然哀悼且思念著妻子,但就像乘著熱氣球的納達爾一樣,他給予了我們前所未見的視角。」——《邁阿密先鋒報》



    「成就超群的大師級作品。」——《里奇蒙快電報》



    「文字洗練又瑰麗⋯⋯本書討論人與人之間罕見的親密,並誠實面對失去摯愛的悲痛。閱讀本書實在是莫大榮幸,難以想像作者竟寫出如此傑作。」——倫敦《泰晤士報》



    「流暢自然⋯⋯結構嚴謹、深刻動人,揉雜了非小說、寓言故事、對過去的緬懷與沉思,這是天才作家對生命奧祕的叩問。」——倫敦《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扣人心弦⋯⋯拔恩斯下筆精準無比,傳達了內心的哀悼與悲傷,這些情感常被人以逃避與沉默遮掩其下。」——《每日電訊報》



    「必讀的文壇佳作。情感炙熱、條理分明,媲美瓊.蒂蒂安討論喪夫之痛的經典《奇想之年》。拔恩斯留下許多未言說的餘韻,感動人心卻不過度煽情。他沉默留白,卻仍擲地有聲。」——《每日郵報》



    「動人、真摯、細膩又具深意⋯⋯敘事手法高明,筆下真情流露之餘,又一如往常地文雅自若。」——《愛爾蘭時報》



    「本書不時心痛地教人喘不過氣,但不失其美麗本質:讚頌愛情又探討愛情,出人意表地充滿生命力⋯⋯這部作品終究會成為拔恩斯文采最嚴峻的試驗、最有力的見證。」——蘇格蘭《先鋒報》
    目次
    導讀|那些生命中我們不善於面對的 文◎郭強生
    第一章|高度之罪 The Sin of Height
    第二章|平平實實 On the Level
    第三章|深度的迷失 The Loss of Depth
    朱利安‧拔恩斯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