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西洋文學 
     
    諾貝爾少年
    編/著者: 如茵.麥可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04-30
    ISBN:9789862132555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美國文學

    優惠價:85折,170

    定價:  $20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00 元
    特價:85折!340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499 元
    特價:85折!424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320 元
    特價:85折!27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我的基因是經過挑選的。原本應該成為神童的我,為什麼只是個普通小孩,到底出了什麼錯?  如果她要生下我,就得找個理由好好愛我。  媽媽以人工受孕的方式生下了我。  這並非一般的人工受孕。她向特殊的精子銀行買了諾貝爾得獎人的精子,因為她想生個天才寶寶。然而,不知道是哪裡出了錯,我只是個普通的小孩。有時我會懷疑,媽媽是否會想向精子銀行要求退費。  有著不合作的諾貝爾基因真是件相當累人的事,我努力配合,無論多麼小心謹慎,總還是會惹媽媽哭泣。夜裡,我躺在床上,周圍一片漆黑,睡不著的時候,我總是想著父親。不知道他在哪裡,在做什麼,是否也曾想到我?我一邊思考著如何籌到足夠的錢去做DNA檢測,一邊等著媽媽入睡。  我必須等待,因為當她關上房門後,我還有些事要做。  我必須到浴室裡數她的藥丸還剩多少;在漆黑的房子裡晃來晃去,確認平常儲存的酒的數量沒有異常狀況。並且,當家裡有很多藥丸消失不見時,我得整夜觀察媽媽,必要時馬上叫救護車。  人們很難想像父母親對子女的期待會有多大。如果有天母親告訴你,未曾謀面的親生父親是個得過諾貝爾獎的天才,那壓力會有多大?如果在無數次的智力測驗與教學課程後,你仍然沒有顯現出傑出天賦,那該怎麼辦?如果你發現自己原來活在謊言之中,而黑暗的真相卻遠遠超乎想像,你該如何是好?  我們來自何方是否真的如此重要?  北歐作家向來喜愛撰寫驚悚題材小說,冰島當代暢銷女作家如茵.麥可斯是少數著墨人性情感的作家。在《諾貝爾少年》裡,如茵.麥可斯採主角少年的第一人稱口吻撰述,刻畫出有精神病的母親與試圖解答自己生命答案的兒子,兩人相互依賴的關係。這是個令人痛心且哀傷無比的故事,但作者以優美細膩的文字,帶出了悲慘現實中的一抹希望,將令讀者難以忘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如茵.麥可斯 Rune Michaels  於冰島大學及哥本哈根大學研讀心理學,她的工作多半與孤僻的兒童有關,也是位圖書館員。目前與丈夫、女兒,以及兩隻□居住在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努力過著與所有作品截然不同的生活。其他作品有:Genesis Alpha、The Reminder。譯者簡介賴婷婷  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曾任職翻譯公司與新聞局國際輿情小組編譯。以中文換句話說英文為生,興趣是用文字演戲,信仰是翻譯。譯有《我只是骨架大》(馥林文化)、《逐光者》(高寶)等書。賜教信箱:hanchrisr07@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我很愛這本書,故事、角色、文筆都棒透了。─《移動迷宮》作者詹姆士.達許納熱愛推薦媒體推薦  《諾貝爾少年》是本聰明且引人入勝的小說。我坐下來一口氣就讀完了,之後卻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故事內容。我很愛這本書,故事、角色、文筆都棒透了!─詹姆士.達許納(James Dashner),《移動迷宮》作者  這是個令人痛心且哀傷無比的故事,但卻又謹慎地透露出希望,故事中期待的心情與艱難的現實相互衝突。本書以優美細膩的文筆,審視精神衰弱的母親與機智聰明的兒子,那是個令讀者難忘的角色。─麥可.卡特(Michael Cart),《書單》專欄作家、評論家、青年圖書館服務協會前任主席  這是個精巧且哀傷的故事……作者善加利用第一人稱獨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真實角色。主角與深受心理疾病所擾的母親相依為命,讓讀者能一窺這樣獨特的生活。─《出版人週刊》  扣人心弦且令人深思。─《科克斯書評》  值得讚嘆。─《青年心聲代言人雙月刊》  這是個悲傷又令人讚嘆的故事。─《童書中心告示牌月刊》
    寫作緣起  第一次聽見「諾貝爾精子銀行」是我小時候的事。所以剛開始寫作時,我就認為這可能會是個不錯的主題。於是我寫了幾頁故事,內容是關於某個小孩,如何被視為「諾貝爾之子」般地培育,但那時我還不確定故事走向,於是我開始蒐集與研究資料。  早在大衛.普拉茲(David Plotz)的《天才工廠》(The Genius Factory)發行前,《諾貝爾少年》就已經寫好,而後大衛.普拉茲在《抨擊》雜誌上發表一系列很棒的文章,剛好在線上閱讀到,於是我深深為之著迷。  但後來我有點失望,因為「諾貝爾精子銀行」並非我所想。我希望自己的小說是建構在事實之上,這讓當時的我甚至想毀了這本書。  於是我開始想,要是書中主角們也讀了這些文章,並且發現「諾貝爾精子銀行」可能未曾存在過,那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