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附教唱版CD及樂譜】 逗陣學囡仔歌 鄉土歌謠輕鬆唱 國中小鄉土教學最佳教材 教育部頒訂台羅拼音註解 康原老師將常常出現在台灣人生活當中,和台灣人食、衣、住、行各方面關係密切的樹木、花草、蔬菜、水果編成台灣童謠。本書不只是兒歌創作,也是具有知識的植物小百科。在康原筆下,這些尋常植物變得有趣味、有感情。活潑的童謠、豐富的知識,讓孩子在快樂哼唱母語歌謠的當中,學習認識大自然、懂得珍愛台灣原味的生活文化。◎42首囡仔歌,教你認識42種植物。 最台灣的囡仔歌,帶你認識台灣常見的樹木、花草、蔬菜、水果等植物。◎隨書附贈教唱CD及樂譜 並附有台羅拼音、字詞註解以及知識小詞典,讓你有得唱、有得學、有得看。◎最台灣的諺語和傳奇故事 不只教唱囡仔歌,更融合相關諺語和故事,讀一首囡仔歌,等於讀了無數個台灣諺語及前人智慧。本書特色 隨書附贈教唱CD,囡仔歌附有台羅拼音,並以字詞解釋、小典故、植物知識通及水墨圖畫來加強讀者對童謠意境的體會,透過囡仔歌的學唱,製造孩童學習閩南語以及台灣諺語、傳奇的愉悅情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康原(康丁源,1947 ~) 彰化人。著有《大師的視界.台灣》、《追蹤彰化平原》、《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賴和與八卦山》、《台灣囡仔的歌》、《台灣囡仔歌謠》、《人間典範全興總裁》等七十本書。 曾任賴和紀念館館長、青溪學會彰化分會理事長等多項職務,並榮獲2004第六屆磺溪文學特別貢獻獎。現為彰師大台文所作家講座、修平技術學院兼任講師、作家,主持康原文史工作室,策畫主持公益頻道「文化列車」節目。與林明德共同策畫《彰化學》叢書。獲2007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
序
推薦序以童子為師,以植物為友蕭蕭 六十歲以後,全才作家康原返老還童,童心大發,大量產製童謠兒歌,彷彿找到生命中最適合他發揮的文類,傾其一生之所知、所能,盡情展佈他的愛心、童心。最早1994年康原就與他的老師施福珍聯手出版《台灣囡仔歌的故事》兩冊,兩年後又由玉山社、晨星出版社發行同類型書籍,以整理台灣舊有囡仔歌,欣賞、推廣為重心。2002年康原開始自己創作兒歌,出版《台灣囡仔歌謠》、《台灣囡仔的歌》。六十歲以後,《逗陣來唱囡仔歌》區分類型出版──台灣歌謠動物篇、台灣民俗節慶篇、台灣童玩篇、台灣植物篇,陸續出版,目不暇給、耳朵來不及聽,總是迴繞著渾厚的土地之音、輕快的童稚之聲。 多年前在〈囝仔歌是台灣詩的田土──康原為彰化詩學另闢幽徑〉的論文中,我曾分析康原的台語兒歌具有這幾種特色: 和諧的押韻之美 驚喜的拼貼之美 豐盛的物產之美 教育的傳承之美 純真的戲謔之美 多變的台語之美 以《逗陣來唱囡仔歌4──台灣植物篇》來看,歌詞以漢字書寫,附以教育部頒訂的台羅拼音標示,另外配置「字詞解釋」,都有利於台語的學習與推廣。其後的「小典故」、「植物知識通」,配合曹武賀、張憲昌的植物影像、李桂媚的電腦插畫,更具有認識土地、認識植物、認識生活的副學習效果,這些文字魅力與編輯設計,正符合我論文裡的觀察。最主要的,音樂教師賴如茵所譜的歌曲優美流暢,既有童趣,又有活力,更是這些兒歌所以能廣為流傳的主要關鍵。 多少年來,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夸夸之論已稍見收斂,人已知道謙卑地與萬物共生共存,知道觀察動植物,學習動植物,與動植物為友,這樣的觀念如果能從小時候就加以培養,對於我們賴以為生的周邊土地、大範圍的地球,將有寬緩、紓解的作用。但是,一般人對於「孩童是大人的老師」這樣的觀念,則尚未有普遍的認知,小孩子的天真無邪、天生的道德標準、對事物的原始觀念,在在都值得大人學習,「小孩子的觀點」才是真正文學藝術重要的啟蒙處,童真童趣永遠是文學藝術迷人的地方。康原選擇「囡仔歌」、選擇「植物篇」而寫作,想必是見識到「以童子為師,以植物為友」的重要,因此,我樂於推薦這種認知下的《逗陣來唱囡仔歌4──台灣植物篇》。作者序植物.詩歌與台灣文化康原 從一九九四年由《自立晚報》出版《台灣囡仔歌的故事1、2》兩冊後,中央圖書館的台灣分館策劃我的專題系列演講,筆者走進學校校園及各種圖書館與社團,展開〈傳唱台灣文化〉及〈說唱台灣囡仔歌〉為主題的演講,唱施福珍老師的歌謠,講我透過歌謠書寫的故事,獲得許多聽眾的迴響。 一九九六年玉山社也為我出版《台灣囡仔歌的故事》,二○○○年由晨星出版《囡仔歌教本》,玉山社的書獲得當年的金鼎獎之後,我也開始創作囡仔歌。二○○二年《台灣囡仔歌謠》、二○○六年《台灣囡仔的歌》,我曾在自序中說:「台灣囡仔歌是台灣人的情歌……有家鄉的風土味、童年的嬉戲記憶與成長過程的生活點滴……」筆者認為作家一定要以作品去傳遞生活經驗。 由曾慧青小姐譜曲的《台灣囡仔的歌》二十首歌,詩人向陽說:「台灣囡仔歌謠的特色,在康原筆下重新復活,台灣記憶也在這些作品中回到我們的心中。」廖瑞銘教授說:「吟唱這些詩歌,一邊回味詩中的農村畫面,一邊感受康原記錄這塊土地的節奏,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書推出之後也獲得很好的讚賞。 二○○七年八月四、五兩日,在彰化縣政府教育局及文化局的支持下,分別在員林演藝廳、彰化縣政府演藝廳,辦了兩場演唱會,也獲得聽眾的欣賞,媒體報導:「康原為傳承逐漸消失的農村經驗,也為了推展母語,將詩歌譜成兒歌來傳唱……慧青的曲加入西洋音樂的和聲、爵士曲風、古典音樂的風味,卻不離台灣鄉土味……」演唱會之後,我還是努力的傳唱台灣。 二○一○年二月推出以動物為描寫對象的歌謠《逗陣來唱囡仔歌1──台灣歌謠動物篇》,傳授小孩在學習母語之外,還要了解這些動物與人類的關係,長期生活在島上的動物,因與人有密切關係,也產生許多諺語,比如牛:就有「牛牽到北京嘛是牛」、「一隻牛剝雙領皮」、「牛聲馬喉」、「牛頭馬面」,以及摸春牛的台灣習俗等,都要透過唱歌的過程,讓孩子接觸台灣文化。《逗陣來唱囡仔歌2──台灣民俗節慶篇》,透過詩歌傳唱台灣的生活與節慶。《逗陣來唱囡仔歌3──台灣童玩篇》,除了喚醒童年記憶之外,讓學生認識以前小孩的創意遊戲。 如今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4──台灣植物篇》,透過歌謠來認識植物生態,學習欣賞台灣的花草樹木。在編輯上我們規劃:囡仔歌詞除漢字外,以教育部頒訂的台羅拼音標示,請台語教師謝金色標音,方便學習閱讀。本書歌曲由音樂教師賴如茵譜曲,精確的詮釋歌謠中的植物特性。李桂媚小姐的插畫,配合曹武賀先生、張憲昌老師的植物影像,表達出各種花草樹木的特性。本書以談植物、歌謠與台灣文化,來認識過去台灣孩子的鄉村生活。使小孩能快樂學習語言、認識土地與植物、並培養珍愛大自然,了解台灣文化進而珍愛台灣。
目次
推薦序:為植物唱歌─莫渝(著名詩人)推薦序:舉筆佇台灣土地寫詩─方耀乾(台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推薦序:以童子為師,以植物為友(著名作家)作者序:植物.詩歌與台灣文化─康原輯一 賞花植物01山櫻02蘭花03海芋04玉蘭花05玫瑰花06菜瓜花07鳳凰木08藤仔花09天人菊10桂花11隱居的野薑花12野菊花13菅芒輯二 賞樹植物14柳樹15梧桐樹16鐵樹17埔鹽菁18菩提樹19苦苓仔20茄苳樹21馬拉巴栗22南洋杉23榕仔公24羅漢松的心情25木麻黃的歌26相思樹27竹子28樟仔樹29福木30烏心石31紅樹林輯三 食用植物32高麗菜33荔枝34龍眼樹35西瓜36鳳梨37土豆38蕃薯39麵包樹40茶樹41薑母42金桔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