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教科專業 > 設計 > 建築藝術總論 
     
    認識建築【暢銷經典精裝版】:前所未見紙上VR空間體驗!歐美...
    出版社:原點(大雁)
    出版日期:2021-07-31
    ISBN:9789860688283
    參考分類(CAT):建築藝術總論
    參考分類(CIP): 建築藝術總論

    優惠價:85折,1275

    定價:  $15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000 元
    特價:85折!850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380 元
    特價:95折!361
     
    定價:1000 元
    特價:90折!90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普立茲克建築獎主審】
    【建築學院必讀經典《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作者】
    芬蘭建築博物館館長
    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
    ×
    【《Architect Magazine》雜誌「十大建築教育家」】
    【柯比意公寓改建專案建築師】
    佛羅里達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羅伯特‧麥卡特 Robert McCarter

    歐美備受敬重的兩大執業建築師
    聯手經典之作

    從自身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出發,深信「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建築。
    他們說:「建築即體驗」

    紙上VR建築體驗400張圖片、80張平面圖、身歷其境12主題
    帶你走進世界72座經典建築

    空間∣時間∣物質∣重力∣光線∣寂靜
    居所∣房間∣儀式∣記憶∣地景∣場所


    【日常棲居體驗──看懂建築的關鍵叩門磚!】
    「一件藝術作品或一座建築,如果沒有經過我們的體驗,就根本沒有存在過。」
    ──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

    對建築的理解並不需要專門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始於「日常棲居體驗」。我們的體驗,是最重要也是最恰當的評價建築的方法。

    只有當建築被體驗時、當它被棲居者全方位同時感受時、當它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和儀式提供發生的場景時,它才有了意義,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凡能在人類歷史留名、在使用者記憶中常存的建築,無一不是受到人類體驗啟發、建立在人類體驗的基礎上,並依照人類體驗加以塑造。那些能夠觸動我們感官神經並能賦予我們全新體驗的建築作品,吸引我們靠近,讓我們的每一次回訪都充滿驚喜,隨著時間推移才逐漸顯露全部特徵。


    【平面圖帶路,走進經典重磅建築 72 座】
    平面路線圖 × 角度精確的建物細部圖 × 建築大師引路分析

    本書以體驗為核心,結合文字、照片和平面圖,引領讀者展開一場建築之旅。全書以12個建築特質主題分類,每一主題提供6個建築實例詳解。文字細說、平面圖帶路,一抬頭就可以從圖片看到文字中所敘述的角度與物件。為讀者帶來身歷其境的體驗。

    ▌還帶你深入古今大師們的建築之心:
    布魯內雷斯基∣米開朗基羅∣萊特∣柯比意∣拉斐爾∣宋恩爵士∣安藤忠雄∣密斯‧凡德羅∣阿斯普朗德∣路康∣倫佐‧皮亞諾∣阿爾瓦‧阿爾托∣高第∣傑佛遜總統

    ▌一次瞭解!每種型態的建築都有獨特法則與原理:
    劇場∣皇宮∣住宅∣博物館∣教堂∣神殿∣銀行∣展館∣法院∣羅馬浴場∣圖書館∣美術館∣溫泉浴場∣金字塔∣城市村落∣研究中心∣酒吧∣公司∣市場∣火車站∣墓園∣校園∣海水浴場∣廣場∣市政廳∣孤兒院∣歌劇院


    【6組看建築的基礎法則!解剖出建築12款面貌】

    ▌空間&時間──
    柯比意那印象派畫作般的「廊香教堂」其實是對古典黃金比例的極致「空間」應用?
    安藤忠雄「水之教堂」之所以「漂浮」水上其實緊抓了建築中的「時間」原則?

    ▌物質&重力──
    密斯‧凡德羅的「巴塞隆納德國館」如何讓天花板「懸浮」空中,其支撐壁柱的不同「物質」肌理才是關鍵所在?
    皮耶‧夏侯的「玻璃屋」是對「重力」概念的倒轉:鋼柱也能輕盈、玻璃也能沉重堅實?

    ▌光線&寂靜──
    厚重巨大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如何透過上百道「開口」引入的「光線」,讓人有如置身最輕飄的聖域?
    路康的「沙克生物研究所」如何做到既古老但又極端現代,其廣大的中央庭院作為「一個面向天空的立面」,發出了建築的「寂靜」之聲。

    ▌居所&房間──
    是豪宅也要能是安身立命的「居所」,將古代神殿與鄉村別墅融為一體的「圓廳別墅」。
    利用「房間」概念,任何性質的場所都能具備「親密感」:羅倫佐圖書館、克恩頓酒吧、美國莊臣總部。

    ▌儀式&記憶──
    像「紐約中央車站」這樣一座大吞吐量的交通節點,其為「日常交通」精心設計的「儀式」感,便是讓人潮絡繹甚至心繫於此的關鍵所在。
    構造越複雜的建築越需要能與棲居者的「記憶」連結,世界知名「迷宮」的「克諾索斯宮」如何締造記憶節點,讓人如同在家般永不迷路?

    ▌地景&場所──
    萊特「落水山莊」如帳篷又如山洞般的異想天開形式,來自對「地景」概念的深刻思考。
    建築機能越是獨特專一,越是要思索「場所」中的形狀、顏色或布局是否傳達出了正確的心理意象:雪梨歌劇院、珊納特賽羅鎮中心、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兒院。
    作者介紹
    伯特‧麥卡特 (Robert McCarter)
    美國建築師,自 2007 年起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露絲與諾曼‧摩爾建築學院教席教授(Ruth and Norman Moore Professor at Architecture)。此前曾任教於佛羅里達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校,並於 1991 年至 2001 年擔任佛羅里達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在國際間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的主要專著包括:《路康》(Louis I. Kahn, 2005)、《法蘭克‧洛伊‧萊特建築原則初探》(On and By Frank Lloyd Wright, 2005)、《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997)、《橡樹園聯合教堂》(Unity Temple, 1997)、《落水山莊》(Fallingwater, 1994)等。

    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
    芬蘭建築師,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榮譽教授。曾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包括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1999–2004)、維吉尼亞大學(2002)和耶魯大學(1993)。曾任芬蘭建築博物館館長(1978–1983)和赫爾辛基工業藝術學院院長(1972–1974)。出版專著三十多部,主要包括:《具象化的圖像:建築的想象和意象》(The Embodied Image, 2011)、《思考之手:建築的具象智慧》(The Thinking Hand, 2009)、《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The Eyes of the Skin, 2005)、《影像中的建築:電影裡的存在空間》(The Architecture of Image, 2001)、《動物界的建築》(Animal Architecture, 1995)等。
    宋明波
    同濟大學1996屆建築學碩士,1999年移居紐西蘭。業餘愛好閱讀與翻譯。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有幸得到劉東洋老師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