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公職考試
>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公共管理(概要)圖說關聯記憶
編/著者:
伊舒曼
出版社:
知識達
出版日期:
2022-05-10
ISBN:
9789860669169
參考分類(CAT):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參考分類(CIP):
優惠期限:2025-12-31
優惠價:
85
折,
408
元
定價:
$48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國考三、四等-5000常用英文...
定價:480 元
特價:
85
折!
408
元
財政學新論
定價:730 元
特價:
90
折!
657
元
2025【掌握多元型式作文的速...
定價:450 元
特價:
85
折!
383
元
文化人類學(114高考.三等特...
定價:660 元
特價:
90
折!
594
元
行政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
定價:700 元
特價:
85
折!
595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多本聖經級教科書精華,考生讀一本等於讀三本,效率一級棒。
◎本書以圖像和表格呈現各個抽象、複雜甚至瑣碎的考點,協助考生記憶。
◎本書微調過往教科書和文獻若干拗口的詞語,考生應用起來更流暢通順。
◎每單元開頭之說圖記憶,均提供考生歷年國考出題趨勢,以及準備重點。
◎各單元依主題列出國考考古題作為隨堂練習和搶分關鍵,以供實戰演練。
【作者簡介】
伊舒曼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主修公共行政)
教育部公費留學(錄取學門:政策規劃與評估/綜合計畫)
目次
自 序
本書使用方式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考點1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與研究途徑
1.1 (新)公共管理的發展背景
1.2 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理論/哲學基礎(來自新古典經濟學)
1.3 公共管理的意涵與特質
1.4 新公共管理的要素與核心理念
1.5 從傳統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轉變
1.6 P途徑和B途徑的公共管理
1.7 公共管理的要素與範圍
1.8 公共管理vs.企業管理
1.9 Behn提出公共管理需要思索的3M問題
1.10 新公共管理的限制與遭致的批評
1.11 公共管理下的「公共性」
1.12 公共利益
考點2 新公共行政與新公共服務
2.1 新公共行政的主張(第一次明諾布魯克會議的觀點)
2.2 新公共行政與政府再造運動(新公共管理)之區別
2.3 新公共服務之理論基礎與核心概念
2.4 新公共服務對政府再造之啟示
2.5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之比較
考點3 政府再造與企業型政府
3.1 政府再造(reengineering government)的背景因素
3.2 政府再造意涵之釐清
3.3 凱特爾(Kettl)歸納政府再造的六項特質
3.4 政府再造的5C策略
3.5 政府再造的主要訴求
3.6 我國自2000年起推行政府改造的「四化策略」
3.7 政府再造的反思與問題
3.8 政府再造的挑戰
3.9 奧斯本與蓋伯勒(D. Osborne and T. Gaebler)提出企業型政府運作的十項原則
3.10 企業型政府的特質
3.11 企業型政府的省思
3.12 傅德瑞克森(H.G. Frederickson)對企業型政府的批評
考點4 治 理
4.1 從政府(government)/統治(governing)到治理(governance)
4.2 治理興起的原因
4.3 治理的鉅視觀點
4.4 治理途徑的公共管理
4.5 治理與新公共管理的關係
4.6 三種治理模式的比較
4.7 世界銀行(World Bank)定義的善治(good governance)
4.8 彼得斯(G. Peters)歸納四種新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徵
4.9 公共治理的三個層次
4.10 全球治理的組織層級
4.11 國家與政府職能在治理時代出現的三個轉向
4.12 全球治理常見的作為
4.13 地方治理
4.14 希克斯(Perri 6)提出的全觀型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
考點5 顧客導向管理
5.1 公部門「顧客」之概念
5.2 顧客導向策略的特質、管理途徑、目標與策略設計
5.3 顧客關係管理的核心概念:IDRM
5.4 顧客滿意經營的CCPR原則與以ABCD模式為基礎的4S服務
5.5 行政機關進行顧客滿意經營的步驟
5.6 行政機關實行顧客導向策略所需的條件
5.7 顧客導向對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的影響
5.8 顧客導向運用在公部門的限制與課題
考點6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公共財務管理
6.1 人力資源管理的特性
6.2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行政的區別
6.3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之5P
6.4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區別
6.5 公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之特色
6.6 新績效預算(new performance budgeting)的發展背景和主張
6.7 新績效預算的優點
考點7 公私協力與民營化
7.1 公共管理的3P原則與5D基礎工程
7.2 公私協力的發展背景與意涵
7.3 公私協力的類型
7.4 興建──營運──移轉(BOT)
7.5 政府業務委託的意義和類型
7.6 公私協力的困境
7.7 公用(營)事業的特質與問題
7.8 民營化的定義與特質
7.9 薩瓦斯(E. Savas)定義民營化的三種類型
7.10 民營化成功的條件(配套措施)
7.11 民營化的優缺點
7.12 民營化與促進民間參與之比較
7.13 使用者付費
7.14 污染者付費
第二部分 組織管理
考點8 組織學習、團隊建立與組織(員額)精簡
8.1 組織學習的特性
8.2 組織學習的層次
8.3 組織學習的類型
8.4 彼得.聖吉(Peter Senge)提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8.5 公部門形塑學習型組織之策略
8.6 團隊(team)與團體(group)的比較
8.7 團隊管理的五大課題
8.8 布蘭查(Ken Blanchard)提出高績效團隊具備的七項特質:PERFORM
8.9 團隊建立對公共管理的影響
8.10 團隊建立的五種途徑
8.11 組織(員額)精簡的特性
8.12 組織(員額)精簡的三種策略
8.13 組織員額精簡之效益
8.14 組織(員額)精簡衍生的問題(影響)
考點9 目標管理
9.1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的三要素
9.2 目標管理的意涵與特色
9.3 目標管理的過程(丘昌泰)
9.4 戴明(Deming)的目標管理PDCA循環實施程序
9.5 公部門運用目標管理之限制
9.6 我國行政機關實施目標管理的建議作法
考點10 全面品質管理
10.1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在公部門興起的背景
10.2 全面品質管理的意義與要素
10.3 全面品質管理的主要原則
10.4 公部門運用全面品質管理之要件與步驟
10.5 公部門運用全面品質管理之優點與限制
考點11 標竿學習
11.1 標竿學習的意義、特點與核心價值
11.2 標竿學習的類型
11.3 標竿學習的實行流程/步驟
11.4 標竿學習的發展沿革與階段
11.5 公部門導入標竿學習的動機
11.6 標竿學習對我國政府再造的啟示
11.7 標竿學習的優點與限制
11.8 公部門實行標竿學習面臨的限制與課題
考點12 績效管理
12.1 政府績效管理的意涵與作用
12.2 傳統官僚科層體制的績效瓶頸(政府引入績效管理的動機)
12.3 績效管理的做法與步驟
12.4 績效指標之SMART原則與4E標準
12.5 績效管理在公部門面臨之限制與難題
12.6 公部門績效管理的改善之道
考點13 策略管理
13.1 策略的意義
13.2 策略的層次
13.3 策略規劃的意義與特性
13.4 策略管理的意義、原則與特性
13.5 策略管理之過程
13.6 策略管理(規劃)的正面效益、負面缺點與配合條件(改善之道)
考點14 知識管理
14.1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四大要素
14.2 知識管理的過程
14.3 知識型組織的建構
14.4 知識的類型: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
14.5 知識轉化(knowledge conversion)的四個模式與知識螺旋(knowledge spiral)
14.6 公部門推動知識管理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第三部分 公共治理
考點15 非營利組織管理
15.1 非營利組織的定義與特質
15.2 非營利組織的特徵
15.3 非營利組織與類似名詞的釐清
15.4 克拉瑪(Kramer)歸納非營利組織在推動公共事務具有的功能
15.5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的功能
15.6 非營利組織的理論基礎
15.7 薩拉門(Salamon)提出非營利組織的志願失靈(voluntary failure)
15.8 非營利組織可能面臨的困境、壓力與挑戰
15.9 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在行銷方面的差異
15.10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協力關係
15.10.1 公私協力理論之比較
15.10.2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之模式
15.10.3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關係之模式
15.11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之限制與挑戰
考點16 風險管理與危機管理
16.1 風險(risk)與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16.2 危機的特性
16.3 危機的成因
16.4 危機的類型
16.5 危機管理(crisis/emergency management)的目的
16.6 危機管理專家芬克(Steven Fink)的危機發展階段論
16.7 危機管理的建置與運作
16.8 危機管理的政策階段
16.9 公部門進行危機管理應有之作為
16.10 團體盲思的原因和症候群
16.11 團體盲思的防範之道
考點17 公共關係與政策行銷
17.1 公共關係的特性、功能和原則
17.2 公共關係的步驟:馬斯頓(John Marston)提出的RACE模型
17.3 政府公共關係的對象
17.4 政府公關人員執行公關工作常遇到的困境
17.5 自市場行銷組合4P發展而來的政策行銷6P
17.6 政策行銷的特性與原則
17.7 政府行銷管理的理由、原則與功能/作用
17.8 政府行銷管理的步驟
17.9 社會行銷的任務:透過改變民眾達成社會改革的目標
17.10 政府運用媒體行銷的方式及應注意的原則
17.11 公共管理者應具備的政治管理與公關行銷技能
考點18 民 意
18.1 民意的意涵與特性
18.2 民意的表達方式
18.3 政府機關探求民意的作法
18.4 民調的問題與限制
18.5 公民投票的優點與問題/限制
18.6 審議式民調(deliberative polling)認為傳統民調存在的缺失
18.7 審議式民調的操作、優點與限制
18.8 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
考點19 電子化政府與電子治理
19.1 電子治理的興起背景、電子化政府的目的與功能
19.2 電子化政府的意涵
19.3 電子化管理、電子化政府到電子化治理的三階段歷程/層次
19.4 電子化政府的服務類型與服務對象
19.5 資訊科技對公部門帶來的改變與衝擊
19.6 我國電子化政府發展歷程
19.7 電子化政府的挑戰、反思與展望
19.8 數位落差
19.9 資料作為驅動公共治理創新的元素
19.10 電子民主的背景、發展與限制
考點20 跨域治理
20.1 府際關係(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GRs)的意義
20.2 跨域治理的興起背景與發展驅力
20.3 跨域治理的理論基礎
20.4 跨域治理的特質
20.5 我國地方事務需要跨域治理的原因與關鍵的治理課題
20.6 我國跨域治理面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考點21 課 責
21.1 課責與責任概念之釐清
21.2 公部門課責的目標
21.3 公部門課責的內涵(Dowdle)
21.4 行政課責模式(Roberts)
21.5 不同學派對課責的看法(丘昌泰)
21.6 公部門之課責
21.6.1 公部門課責的類型(Ⅰ)(Romzek)
21.6.2 公部門課責的比較(Ⅱ)(Romzek)
21.6.3 公確保行政責任之課責途徑(Gilbert)
21.6.4 政府課責機制之比較(Mulgan)
21.7 管理主義之課責
21.7.1 管理主義模型的課責
21.7.2 管理主義模型課責之問題
21.8 非營利組織管理之課責
21.8.1 非營利組織課責的特性
21.8.2 非營利組織課責內容
21.8.3 非營利組織課責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