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藝術設計 > 戲劇 
     
    教你看懂電影的20堂課:好電影如何好?
    出版社:本事(大雁)
    出版日期:2017-12-24
    ISBN:9789579121125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電影

    優惠價:85折,357

    定價:  $4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60 元
    特價:85折!306
     
    定價:100 元
    特價:90折!90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你喜歡看電影嗎?
    你覺得某部片很好看嗎?
    除了「好看」,你還能從中看出什麼?

    20堂電影課,解構百餘部西洋電影,
    從經典到類型,從藝術片到商業電影,
    帶你看出更多有趣、以往從未發現的細節!


    ◎《王者之聲》喬治六世廣播演說的場景震撼人心,關鍵竟在剪接師的鏡頭安排!
    ◎你以為無聲電影的時代過去了嗎?看看《辛德勒的名單》如何利用無聲畫面製造戲劇張力!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救生艇隱喻Pi的孤獨,希區考克作品裡的救生艇又代表什麼意思?

    電影是動態的語言,有獨特的文法與規則,它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裡演示許多事件,並由許多不同的元素組合起來,諸如:視覺、音效、背景音樂、光線控制、時間掌握、空間安排、動作以及對白。只要了解「電影文法」,徹底解析這種語言,你就能在觀影中得到更多收穫,看到其他人沒有發現的趣味。

    本書提供20堂有關於「看電影」的課程,列舉多達100部電影做為範例,不管是好片、爛片,如何從一部片,看出一些以往你從未發現過的趣味,讀懂一些從前你根本不在意的橋段,讓你驚覺「看電影」原來是一種獨特的動態語言的學習:

    ‧音效課─無聲勝有聲:獲獎無數的《大藝術家》,向開啟全球電影史序幕的黑白默片致敬!
    ‧光影課─明暗對比:還記得《魔戒二部曲》,聖盔谷浴血之戰與白袍巫師甘道夫再現的場景嗎?
    ‧開場課─精采到讓人忘記爆米花:伴隨你我童年的《法櫃奇兵》,如何創造闖關無敵的冒險英雄人物?
    ‧課堂小測驗:你能看出電影裡的多少細節?找一下《亞果出任務》,裡面有一切我們想要看的元素!

    每個人都是分析電影的專家,一般觀影者欣賞的電影數量,到了二十五歲時就會比一生讀的書還要多!所以其實你也可以擁有自己對電影的解析、闡釋,而且沒有人可以擁有你的見解。一部電影包含了許多元素,但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分析、詮釋這些元素如何影響電影的意涵。你可以是觀影者,也可以是不再被動的原創作者。

    ◎準備好從全新的角度欣賞電影了嗎?

    【練習1】
    想觀察演員如何發揮他們的演技嗎?選一個你喜歡的演員以及他所演出的不同類型電影,觀察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如何演出?例如,珍妮佛.勞倫斯在《瞞天大佈局》、《派特的幸福劇本》和《飢餓遊戲》中,如何運用眼睛、嘴巴、身體、聲音等技巧去演活不同角色?

    【練習2】
    想了解光線、取景等技術對電影的影響嗎?你可以在接下來觀看的五部電影中,特別專注於技術部分。你需要看兩次,第一次享受故事的基本架構,第二次則專注在那些技術元素上。照這個方法看過幾部電影後,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察覺到那些技術元素在電影裡的運作功能。

    本書特色

    1.作者具備將近30年的教學經驗,教你看懂電影、解構電影。
    2.內容淺顯易懂,文字幽默風趣,有別於一般枯燥生硬的教材。
    3.收錄全球百部經典電影,旁徵博引,貫穿全書。
    4.一書在手,聚會聊天找話題不怕沒人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湯瑪斯.佛斯特(Thomas C. Foster)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著有《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如何像個教授閱讀小說》與《塑造美利堅的二十五本書》。他是密西根大學弗林特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Flint)英文系的榮譽教授,除了教授現代與近代美國文學外,還教授寫作與創意寫作。他也寫了許多本以二十世紀英國與愛爾蘭小說與詩為題的書。現住密西根州東蘭辛市。
    譯者介紹

    郭麗娟

    放下了十幾年在英國的教書生涯,重拾翻譯工作的現在,最愛沉迷在文字堆裡的作息。也常愛烘焙糕點享受那份淡定的心境,特别是在陰霾的日子裡。譯有《愛的考驗》、《必咖 fika──享受瑞典式慢時光》等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左撇子/影評人
    藍祖蔚/電影書寫人

    看電影有許多種方式,你可以輕輕鬆鬆地觀賞,也可以不斷的向下推敲,像是影像語言、演技展現、音樂鋪排甚至是特效應用等等,《教你看懂電影的20堂課:好電影如何好?》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鑽研探究電影的參考書,可以讓讀者能夠進一步的挖掘看電影的樂趣。──半瓶醋/影評人

    電影是活動的藝術,而畫面如何活、鏡頭怎麼動,本書以富含層次的文字帶領你梳理,讓心底的「電影感」不再虛無飄渺!──張硯拓/影評人

    從看完電影到看懂電影,有時存在著一段遙遠的距離。這二十堂課以最淺顯易懂的有趣文字,帶領你逐步接近電影的殿堂。──鄭秉泓/影評人

    看電影當然可以被視為娛樂,但好的電影能沈澱在我們心房發酵,並且成為無與倫比的記憶。這本書可看為入門理解電影的專業角度,讓你看電影不只是看爽就好,還能看好看滿。──膝關節/影評人
    好!有兩個人走出電影院。我知道,這聽起來像爛笑話的開場,不過,請跟我一起動動腦筋吧!他們叫蕾西與戴維,在隨手把爆米花桶與汽水罐丟入垃圾桶後,便走上天色漸暗的街道漫步閒聊。

    蕾西說:「整體來說,這部電影還滿忠於原著的。你覺得呢?」

    「棒!」戴維說:「這就是《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場面龐大、吵鬧、瘋狂,是我喜歡的那種電影。妳覺得呢?」

    「我也覺得很棒。但不是故事棒,而是電影幕後的設計構想,讓它像是藝術品。」蕾西想了一下,「算是一部瘋狂吵鬧的藝術創作。」

    「藝術?我不認為那算是藝術。藝術屬於那些外國人,像是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還有那個日本人叫什麼來著?或是伍迪.艾倫。妳懂我的意思吧?就是那種煩悶的東西。」戴維說。

    「那你是說動作片不是藝術囉?」蕾西說。

    「我的意思是,誰管它是不是藝術呀!只要有好的故事加上很多打鬥場面就可以了。有飛車衝撞、爆炸、辣妹、噴火的吉他。否則還有什麼呢?」戴維有了點興致。

    「就是怎麼呈現出這樣的畫面──怎麼呈現動作、拍攝一個畫面時把攝影機擺在哪裡。讓電影看起來是最後呈現的樣子。當然,還有音樂……」蕾西說,她試著不顯露出優越感。「所有的其他東西,你想想看。」

    「我看妳是故意捏造所有的其他東西吧!妳說說看,像是什麼?」

    「就拿主要的反派角色來說。他是不是叫『不死老喬』?他的樣子很像黑武士。要知道,光是怎麼幫他戴上面罩和呼吸器,就夠瞧的了。不過,我覺得他看起來比較像賈霸。」蕾西說。

    「說到這個,我看另一個同黨更像賈霸,就是那個腳丫大得像花盆,有個銀鼻子的食人獸。他的樣子有夠噁心的。」戴維說。

    「除了角色之外,這部電影也是視覺的曠世鉅作。誰會想出那些拿著桿子在車輛之間撐桿跳的瘋子?還有取鏡的技巧。整部電影,每一個場景及鏡頭畫面,看起來都十全十美。我不知道要怎麼解釋才夠清楚。藝術,你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蕾西說。

    「隨妳怎麼說吧。」戴維說:「妳想太多了,教授。我只要看電影就好了。」

    歡迎加入隨興電影評論國,讓我們想一想他們剛才聊過的內容。他們其實都對:戴維表現出「愛怎麼看電影,就怎麼看」的立場,把看電影當成純粹的娛樂。可是,蕾西總覺得自己還有更多看法沒說出來,即使她不完全清楚那到底是什麼……

    所以,這裡有個問題要問:什麼是「所有的其他東西」?這又帶出另一個問題:這些東西重要嗎?第三個問題:我們應該在乎嗎?若應該的話,又是為什麼?

    以上三個問題值得解答,所以我在此稍微重組一下。第一,不管是由什麼組成的「所有的其他東西」,絕對重要。

    即使簡單得像是重新安排一個房間的家具那樣,上演的劇情也會改變,因為劇中角色無法像第一次那樣,循著原本的走位在不同的空間裡演戲。若不改走位,原本要拍攝的正面鏡頭,可能變成拍到了後腦勺。當然,如果那是你要的畫面,那很好。不過,那是一個場景中的一個選擇。

    在《瘋狂麥斯:憤怒道》裡,有許多飛車追逐片段構成了整部電影的絕大部分。其中一段情節是,英雄們必須穿越一個狹道,那是幾噸重的岩石被炸開後再清理過的洞口,是陡峭峽谷裡的一個石圈。這座峽谷被一群瘋狂的機車黨占領,他們專門勒索過路費,就像約翰.韋恩拍的大部分西部片裡的阿帕契族印地安人那樣,在裸岩上站崗,探查地盤。

    芙利歐莎(莎莉.賽隆飾演)本來已經跟機車黨交涉好,但對方卻反悔了;機車騎士轟炸部分峽谷,來抵禦芙利歐莎的敵人(也是她最近的主子)「不死老喬」的攻擊時,她帶著車上的眾人逃亡。

    所以,在這個橋段裡有一些選擇:有多少名騎士跟芙利歐莎談判?其他餘黨在峽谷的哪裡?什麼原因驅使他們在沙漠裡穿得像毛球一樣?在岩石坍方之前與之後的峽谷路況?

    在談判過程中,其他人在哪裡?每個鏡頭都牽涉到一百個決定……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要考慮的項目有:人物(地點、人數、攝影機的距離)、取景、攝影機的角度與距離、燈光、道具、拍攝持續時間、音響清晰度、背景音樂、哪個畫面先拍、哪個後拍。換句話說,有多少人在場,他們穿什麼(或不穿什麼);要集體入鏡或拍攝單人鏡頭?要近距離拍攝或在指定時間內推近拍攝?其他還有:要用什麼背景音樂來襯托動作?燈光要多亮?說話要清楚或含糊?也就是說,要用到多少視聽元素才能表達這個場景?

    至於第二點,我們應該在乎嗎?那倒未必。一如戴維的觀影樂趣告訴我們,他很滿意自己看到的,他不需要了解更多。總之,電影院不是電影學校,我們去看電影也不會被打分數。然而,蕾西注意到那部電影裡獨特的一面:有人把這部電影裡該有的視覺、聽覺、感覺的訴求,都製作到位。無論他們做得好不好,整部片是經過許多選擇,與處理一大串事件和變化,才能完成的。

    有沒有興趣了解電影是如何整合的,純屬個人選擇。針對某些電影,如果不去追究,也許會改善觀影的感受。還有,電影會使我們處於被動狀態:坐在電影院裡,出現在銀幕上的腦袋可以有十呎那麼巨大,因而把我們制伏了。觀看大銀幕而不去解析,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時下的電影都塞滿了動作變化且劇情貧瘠,不去質疑這些熱門鉅片,的確比較容易,也相當自然。

    ……

    在討論之前,有個大問題:「為什麼我要在乎這些?」單純是為了「樂趣」。當然,你可以將這門學問運用在課堂上或部落格裡,成為知名的評論者。你甚至可以神氣地向朋友炫耀這種分析能力。不過,我不建議你這麼做。當然,應用分析策略是很棒的腦力激盪,我們都需要多做一些,但重點不在於此。學習分析電影的最大說服力,是你將會享受到更多樂趣。能夠侃侃而談《星際大戰》(Star Wars)或《哈比人》(The Hobbit)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不覺得很酷嗎?或者我們能針對劇情範圍以外的東西聊得更深入?那種樂趣則是來自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吸引你的樂趣。

    樂趣一

    如果蕾西繼續探究,比起戴維,她將會從未來的觀影經驗中享受到更多樂趣,而戴維的觀影樂趣往往是影片表面的劇情—誰說了什麼、發生什麼事、哪裡有趣、哪裡讓人難過等等。這樣並沒有錯,但還有更多好玩的事物等著你去挖掘。學習如何看出更多,並不會沖淡觀影的樂趣。這是容易讓人誤解的文化現象—如果我們分析正在閱讀或欣賞或聆聽的創作,會抹煞我們「單純」的樂趣。這是真的嗎?

    那麼,為什麼那些音樂達人要把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圖派克(Tupac)、披頭四(Beatles)、珍珠果醬(Pearl Jam)或什麼人唱的歌詞,挖掘到最後一絲的含義呢?

    你真的以為,他們那樣追根究柢就會失去原先的快感嗎?其實,沒有人比文學教授更能享受閱讀文學的樂趣。當他們同時在考慮五、六個,甚至十多個不同的解釋、指引和意義時,就像一台齒輪不停轉動的機器。他們根本不會覺得掃興,反而可能擁有兩到三倍的樂趣。

    樂趣二

    從爛片中也可以找到樂趣。爛電影,就跟好電影一樣,也需要運用到許多相同的技術。我們將拿出一些例子來說明。不只如此,當你變成更有成就的評論者時,就可以看出一些電影出錯的地方,從而獲得樂趣。反觀另一面,你也能開始看出好電影所具備的條件,而這些對於經驗不足的觀影者來說,很容易忽略。

    樂趣三

    懂得多一些,是難倒朋友的好方法,誰不喜歡呢?瞧一瞧剛才提到的戴維,他正在思索自己到底錯過了電影裡的哪些東西。他當然不服氣,因為蕾西的鑑賞並不是那麼有說服力,可是,他發現蕾西看那部電影看得那麼過癮,導致他開始思索,並打算下次看電影時,要用不同的角度來看看電影裡有沒有藝術這門學問。如果稍微專心一點,注意一下劇情的幕後作業,可能會看見一些東西,就像蕾西那樣。

    你是戴維還是蕾西?你是那位開心觀影、不去思考的人,純粹把電影當成消耗品,看過就忘?還是希望從觀影經驗中獲得多一點東西,並跟朋友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當你看出片中的某些東西,卻又不知其所以然時,不會想要多加了解嗎?最重要的是,你想不想把看電影當成是個人的真正經驗?那麼,何不一起踏上這段旅程呢?
    目次
    致謝
    前言──看完電影之後
    緒論──電影中自成一體的獨特語言
    Lesson 1 真相往往就藏在絕對反面的景況──眼見為實
    Lesson 2 攝影機已先選擇了我們要注意的目標──攝影機掌控著視野及焦距
    Lesson 3 電影的三個基本組成結構──鏡頭、場景、段落
    Lesson 4 有聲電影裡的無聲片段──靜默是金
    Lesson 5 黑色電影裡的夜晚暗黑色調──明暗之間
    Lesson 6 看出影像背後的含義與隱喻──影像是一切
    Lesson 7 遠景與近景運用技巧──近與遠
    Lesson 8 黑白電影的美感與距離感──黑白的藝術
    Lesson 9 電影開場裡的暗示與線索──那些在爆米花時刻發生的事
    Lesson 10 主角與推動劇情的元素──這是誰的故事?他的故事是什麼?
    【過場】電影的三幕結構──30-60-30
    Lesson 11 單人、雙人鏡頭到群體鏡頭的運用──有多少人?在哪個位置?
    Lesson 12 景框的各種變化形式──景框裡的世界
    Lesson 13 電影流派的轉變──共通點
    Lesson 14 改編電影與原著小說的異同──將小說搬上大銀幕
    Lesson 15 讓人信以為真的電影特效──電影的魔力
    Lesson 16 電影變身記:翻拍、續集、前傳──你無法複製一部電影
    Lesson 17 能為電影加分,才是最好的配樂──聆聽音樂
    【過場】觀影功課
    Lesson 18 電影裡的象徵物品與造型意涵──比喻
    Lesson 19 電影導演的個人風格──大師風範
    Lesson 20 電影分析實例──驗收成果
    結論──觀影者也是原創作者
    附錄──玩一玩電影分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