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近年來教育學者與人類學者共同體認到兩學科之間的合作有很重要的意義,教育學和人類學研究的對象是人及人的活動,所以在研究教育時,常常會引用到人類學的理論,使在教育的過程中更能了解人。解嚴後台灣轉型為多元文化社會,各種族群尋求在台灣社會發聲,整個社會才開始重視異文化、跨文化的了解和對話。教育人類學所提供的知識、方法、胸襟與智慧可開闊教育工作者的全球視野並重視地方鄉土教育,培養學生尊重文化、包容差異並欣賞文化的各種表現和論述。本書以巨觀的角度深入淺出介紹教育學與人類學的關係、民族誌、文化的相關理論、人類的學習、
作者介紹
劉玉玲 現任: 銘傳大學教育學程暨教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學歷: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博士 主修: 教育心理學 輔修: 人類學、人類發展與資源管理 經歷: 中國技術學院專任副教授台灣科技大學、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 著作: 《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組織行為》
目次
序第1章 人類學的建立第一節 人類學的哲學基礎 第二節 人類學理論的形成 第三節 人類學的範疇第2章 教育學與人類學的關係第一節 教育學與人類學的關聯 第二節 教育人類學為教育學與人類學的結合 第三節 以教育人類學的觀點看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第3章 民族誌第一節 人類學研究步驟 第二節 田野工作的進行 第三節 教育民族誌研究法 第四節 從傳統民族誌到詮釋民族誌第4章 教育人類學的文化理論第一節 文化理論架構 第二節 教育與文化第5章 文化與人類學習第一節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