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歷史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清
    編/著者: 楊照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8-27
    ISBN:9789573292180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中國通史

    優惠價:85折,323

    定價:  $3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430 元
    特價:90折!387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以一個外族勢力,在短時間內一統中國,並且維持其和平繁榮,清朝在這點上成就極為傑出。康、雍、乾三帝創造出一段輝煌盛世,卻也種下統治困難的遠因,考驗滿州統治者智慧的,不只是如何管理中國,更在於如何因應中國以外環境的巨大變化。
    西方勢力迫近,帶來完全不一樣的觀念、野心、制度,在內外交集的壓力下,清朝政權開始走下坡,連帶地朝廷中心在瓦解中,牽動使得中國做為中心的地位也在瓦解中。原本因滿、漢互動而產生的新現象、新力量,很快到清朝中葉就被摧毀了。
    滿清必須進入漢人建構的「天下觀」中才能治理中國;然而承襲並深信這套「天下觀」的滿州人,卻無法調整應付新的「國際秩序」衝擊。龐大的西方勢力就在清朝內部動盪之際,以前所未見的形式進入中國,「近世」結束,翻開「近代」與「現代」的歷史新頁。

    【突破看點】
    ●清朝立足中原,何以稱得上「偉業」?
    ●從「內聖」、「外王」重新認識康熙皇帝
    ●深入理解東方帝國與西方帝國的差異
    ●暗伏的盛世危機,奇異的太平天國
    ●看通商口岸和被中國歷史遺忘的「洋人」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作者介紹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