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五南文庫 > 五南文庫 
     
    宋元戲曲史[ID59]
    編/著者: 王國維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2-06-30
    ISBN:9789571167084
    參考分類(CAT):五南文庫
    參考分類(CIP): 中國文學總論

    優惠價:9折,225

    定價:  $2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600 元
    特價:85折!510
     
    定價:650 元
    特價:95折!61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我國第一部戲曲史,以宋、元兩朝為重點,論述中國戲曲形成過程   收錄曾永義導讀文,從中了解中國戲曲學開山祖師王國維的研究脈絡  文史、戲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本書寫成於一九一二年底一九一三年初,民國二年(1913) 《宋元戲曲考》成書,民國四年(1915)商務印書館初版更名《宋元戲曲史》。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戲曲史。全書共十六章,論述中國戲曲形成過程,以宋、元兩朝為重點,徵引歷代有關資料,論述宋、元戲劇的淵源,戲劇文學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為主,兼及曲調的專著,材料相當豐富,治學態度謹嚴,其中有些見解(如關於雜劇的歷史分期)更為研究界長期沿用。本書特色  我國第一部戲曲史,以宋、元兩朝為重點,論述中國戲曲形成過程   收錄曾永義導讀文,從中了解中國戲曲學開山祖師王國維的研究脈絡  文史、戲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作者介紹
    王國維(1877-1927)  浙江海寧人。初名國禎,字靜安,伯隅,號觀堂、禮堂、永觀。十六歲入州學。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到上海,任《時務報》書記、校對。二十七年春到武昌,在農務學堂任譯述(教員);同年秋到日本留學。次年夏回國,編譯《農學報》及《教育世界雜誌》。光緒二十九年到宣統三年(1911),先後在南通師範學堂、江蘇師範學堂任教,又在學部任職。辛亥革命爆發,與羅振玉等避居日本,致力於古史研究。一九一六年春回國,為英籍猶太人哈同編《學術叢編》雜誌,兼任侖聖明智大學教授。一九二二年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通信導師。一九二三年充清故宮南書房行走,一九二五年任清華研究院教授。一九二七年六月三日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  觀堂先生國學造詣深厚,兼習西方哲學、文學暨美學,深造有得,用西方的科學方法治學,是新史學的開山,更是使戲曲進入學術苑囿並為開啟門徑的祖師。在敦煌學方面,與羅振玉、董康等積極校理、研究敦煌寫卷。其主要著作收入於《觀堂集林》中,另有《人間詞話》、《宋元戲曲史》、《蒙古史料四種校注》等書。
    導言靜安先生曲學述評(節錄)∕文 曾永義  靜安是王國維先生的字,別號觀堂,浙江海寧人。生於清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十月二十九日。十六歲入州學,十八歲始知世有所謂「新學」。光緒二十七年留學日本,回國後歷任南通師範教員、江蘇師範教員、學部行走。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再赴日,留五年。民國十三年為清華研究院教授。民國十六年六月二日自沉北平頤和園崑明池,遺書於三子貞明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享年止五十一歲。  靜安先生的死引起世人的種種揣測,而縱觀其一生,為一純粹學者,他自己也說:「余畢生惟與書冊為伴,故最愛而最難舍去者,亦惟此耳。」他的學術「功業」畢竟為舉世所推崇。王德毅先生著王觀堂先生年譜說他是我國近代學術史上一顆燦爛的彗星,現代史學研究由他首創新軌;他治學的長處在於運用西洋科學方法整理國故;他的貢獻計有以下數點:  在思想上,最早介紹德國康德、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給國人。  在文學上,首先認識通俗文學(平民文學)的重要和價值,為第一位研究宋元戲曲史的人。  在古文字學和古器物學上,對於甲骨文字的詮解,鐘鼎文字的考釋,打破小學以說文解字為圭臬的傳統,重建我國文字學研究的新體系。  在史學和古地理學上,利用地下材料以證古史,於殷周制度的解釋多所新創。用近代考古的發現,如西陲木簡、敦煌殘卷,以及突厥闕特勤碑等,以證成和解決西北古地理上的問題或懸案。  即此可見,靜安先生實不愧為學貫中西、為學術別開境界的一代大師。  本文擬專就王德毅先生所舉的靜安先生學術四貢獻中第二項來討論。王先生謂靜安先生「首先認識通俗文學(平民文學)的重要和價值」,這句話有待商榷,因為明代李卓吾、公安三袁、馮夢龍、凌濛初乃至於清人金聖嘆都早已相繼著論陳說,靜安先生不能謂之「首先」;但是靜安先生「為第一位研究宋元戲曲史的人」則是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靜安先生是使傳統文學所「不齒」的戲曲進入學術苑囿並為開啟門徑的第一人;也因此,他不止是新史學的開山,更是曲學研究的祖師。  壹、靜安先生的曲學著述  靜安先生從事戲曲研究,主要在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至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六年之間。他在三十自序一文中說明他何以由哲學而轉入詞曲的研究:  余疲於哲學有日矣,哲學上之說,大都可愛者不可信,而可信者不可愛。余知其理,而余又愛其誤謬偉大之形而上學,高嚴之倫理學,與純粹之美學,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可信者,則寧在知識論上之實證論,倫理學上之快樂論,與美學上之經驗論。知其可信而不能愛,覺其可愛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煩悶也。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漸由哲學而移於文學,而欲於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  可見在他三十一歲第四次研究汗德哲學(見趙王二譜)後,便疲於哲學,而且深感煩悶;因而轉入文學的研究,希望從中能獲得「直接之慰藉」。他在自序中又進一步說到他所以「有志於戲曲」的緣故:  因詞之成功而有志於戲曲,此亦近日之奢願也。然詞之於戲曲,一抒情,一敘事,其性質既異,其難易又殊,又何敢因前者之成功而遽冀後者乎?但余所以有志於戲曲者,又自有故。吾中國文學之最不振者莫戲曲若,元之雜劇,明之傳奇,存於今日者,尚以百數,其中之文字雖有佳者,然其理想及結構,雖欲不謂至幼至拙劣不可得也。國朝之作者雖略有進步,然比諸西洋之名劇,相去尚不能以道里計,此余所以自忘其不敏而獨有志乎是也。  雖然靜安先生對於我國古典戲劇貶抑過甚,對於西洋戲劇揄揚過高,但他為了振興我國戲劇而致力研究的心意,則是令人欽敬的。  貳、靜安先生曲學的貢獻和重要見解  一、曲學的三大貢獻  從上文對於靜安先生曲學十書的簡介,我們可以肯定他在曲學上具有三大貢獻:  其一,就學術的意義而言,他開闢了戲曲研究的門徑,他研究戲曲的淵源,研究古劇的腳色,研究古劇的樂曲,研究優伶的活動,終於研究戲曲的歷史,使中國戲曲的研究從此進入學術的園林。戲曲在中國向來被視為小道末技,文人偶一為之,也只作為遣興之具,像關漢卿、王驥德、李漁等人將戲曲作為專業的作家,像李贄、呂天成、金聖嘆等人極為看重戲曲的評論家,為數俱不多;所以戲曲不列入傳統文學之林,而把戲曲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的更如鳳毛麟角。前人論戲曲之書,除了明王驥德曲律、清李漁劇論外,不是偏論音律一隅,就是雜集不成系統的零金碎羽;所論及的也不過是戲曲的語言、韻律和風格,凌濛初譚曲雜劄之泛論戲曲搭架,已屬難能可貴。王驥德曲律分項論述,兼及散曲與戲曲,看似較具系統,但所論四十條中,專就戲曲而論的,也只有論劇戲第三十、論賓白第三十四、論科諢第三十五、論落詩第三十六第四條,以及雜論第三十九上下中的一些隻言瑣語,這些論述雖然頗可觀采,但尚不能使人很清楚的看出王驥德對於戲曲所持的概念和主張。而李漁的笠翁劇論則理論謹嚴,系統分明,從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等六方面論戲曲的創作,從選劇、變調、授曲、教白、脫套等五方面論戲曲的演習;層次井然而觀點正確;有此一書而中國古典戲曲的理論才真正建立起來。但是笠翁諸人止於各就經驗對戲曲理論的探討,未及對戲曲縱橫兩面作深切而證據的研究;因之,若論中國戲曲的學術研究,其開山祖師仍不得不屬諸靜安先生。自序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託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於錄;後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而為此學者,大率不學之徒;即有一二學子,以餘力及此,亦未有能觀其會通,窺其奧者。  遂使一代文獻,鬱堙沈晦者,且數百年,愚甚惑焉。往者,讀元人雜劇而善之;以為能道人情,狀物態,詞采俊拔,而出乎自然,蓋古所未有,而後人所不能髣□也。輒思究其淵源,明其變化之跡,以為非求諸唐、宋、金、遼之文學,弗能得也;乃成曲錄六卷,戲曲考原一卷,宋大曲考一卷,優語錄二卷,古劇腳色考一卷,曲調源流表一卷。從事既久,續有所得,頗覺昔人之說,與自己之書,罅漏日多;而手所疏記,與心所領會者,亦日有增益。  壬子歲莫,旅居多暇,乃以三月之力,寫為此書。凡諸材料,皆余所蒐集;其所說明,亦大抵余之所創獲也。世之為此學者自余始;其所貢於此學者,亦以此書為多。非吾輩才力過於古人,實以古人未嘗為此學故也。寫定有日,輒記其緣起。其有匡正補益,則俟諸異日云。海寧王國維序。
    目次
    導言自序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戲劇第二章 宋之滑稽戲第三章 宋之小說雜戲第四章 宋之樂曲第五章 宋官本雜劇段數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第七章 古劇之結構第八章 元雜劇之淵源第九章 元劇之時地第十章 元劇之存亡第十一章 元劇之結構第十二章 元劇之文章第十三章 元院本第十四章 南戲之淵源及時代第十五章 元南戲之文章第十六章 餘論附錄 元戲曲家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