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教育 
     
    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反抗,所以存在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7-28
    ISBN:978626961293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社會問題

    優惠價:85折,476

    定價:  $56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50 元
    特價:90折!135
     
    定價:1200 元
    特價:90折!1080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二戰後發生在歐陸的最大戰事
    綿延多個世代的奮勇抵抗,與強大極權為鄰的烏克蘭,如何以抵抗意志與勇氣震撼全世界?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動所謂的「 特別軍事行動」,企圖占領烏克蘭並推翻其政府,打消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希望;而處於東歐與西方集團間、長期遭受俄羅斯威脅的烏克蘭,以其堅強的反抗意志奮勇還擊,擋下普丁快速拿下基輔的野心,然而數百萬難民已造成冷戰後最大的人道危機。

    這場戰爭所牽動的視野,除了傳統認知下的戰地前線,還包括交戰國的後方、周邊國家、網路戰場和國際社會,正在逐步改變戰爭的定義。俄烏兩國不僅發動軍力交戰,雙方在社群網站與資訊戰上攻防激烈;接收大量烏克蘭難民的鄰國波蘭,以及因歷史因素與能源需求過度倚賴俄羅斯的歐盟領頭羊德國,面對這場戰爭中的人道、經濟、國防與能源安全等課題,又如何與普丁的極權勢力對抗,重整國內外秩序?同時,世界的目光也轉向與烏克蘭有著相似處境的臺灣,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強權在當代發動的混合戰?

    本書作者劉致昕、《報導者》的記者與編輯團隊、攝影楊子磊,透過現場與線上採訪,穿梭被占領的城市、邊界、收容家庭跟德國街頭等多個場域記錄時代,結合戰爭罪行、難民潮、資訊戰與經濟能源等角度,立體呈現了這場現代混合戰的樣貌;並透過多組人物訪談,看見在戰火中「被隱形」的人,烏克蘭公民為了保衛主權與自由所做的多年準備、犧牲和生命經歷,以及為了守護新世代、存續國族文化不被戰爭摧毀而做的種種努力。同時也反身自問:如果有日面臨這樣的「烏克蘭」時刻,相關的準備與意志是否已經到位?本書是我們理解烏克蘭這場「不可能」戰爭的起點,更是臺灣必須借鏡的重要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
    劉致昕
    臺南人。政大外交學系畢。
    曾任《商業周刊》記者、《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駐臺助理記者,現為《報導者》副總編輯。
    出版著作:《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曾獲獎項:金鼎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SOPA)大獎、吳舜文新聞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非文學類首獎。

    報導者團隊
    臺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報導與深度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攝影
    楊子磊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畢。曾獲卓越新聞報導獎、臺灣新聞攝影大獎。
    目次
    【總編輯序】 因為反抗,所以存在 ⊙ 李雪莉
    【前言】 看見現代形式混合戰發生的不同空間,以及在戰火下的被隱形的人們

    PART 1 戰爭開始的一到一百天
    INTRO
    1.1 飛彈與坦克進逼,五位烏克蘭青年的求援、見證和反抗
    1.2 烏克蘭「平民戰士」:開戰後關鍵五天的抗戰
    1.3 俄烏資訊戰前線:反制假訊息的關鍵
    1.4 寫下抵抗的歷史新頁:訪七位留守的烏克蘭人
    1.5 從地獄裡生還:馬里烏波爾地方報總編輯如何「留住」家鄉和真相
    1.6 走進俄軍占領三個月的赫爾松,烏克蘭人如何從「統戰」手段裡求生?
    1.7 基輔防空洞裡的脫口秀:用笑話當武器的喜劇演員,和他來自全球的觀眾

    PART 2 摧毀下的圖存: 烏克蘭如何挽救新世代
    INTRO
    2.1 八年蒐證,她們記下俄軍在烏克蘭的戰爭罪行
    2.2 混合戰中的資訊戰:烏克蘭開戰第一週就成立網紅群組,在資訊戰上可以做些什麼
    2.3 戰場上的童年──烏克蘭兒童以繪畫述說戰爭暴力與微小希望
    2.4 擺脫大斯拉夫、認同新烏克蘭的青年,怎麼向世界傳遞故事?

    PART 3 戰爭新世界
    INTRO
    【圖輯】逃離戰火的人們,跨越國界後遇見的「第一條街」
    3.1 「這也是我們的戰爭」:波蘭家庭與他們所接待的烏克蘭客人
    3.2 成為新前線的波蘭面對歷史性抉擇:更擁抱民主,或支持獨裁化極右政府?
    【圖輯】 侵烏戰爭下,橫跨歐洲的動物救援鏈
    【評論】 從波蘭援助烏克蘭難民的溫暖與脆弱,看臺灣真正該準備好的事

    PART 4 走出極權者的腳本?
    INTRO
    4.1 為何掉入「為普丁埋單」的兩難?
    ——專訪三黨國會議員,俄烏戰爭給德國的慘痛一課
    【評論】德國「俄夢」醒了沒?
    4.2 誰是「叛國者」:訪那些開戰後出走的俄羅斯人
    4.3 基輔的最後一碗羅宋湯
    ──專訪俄裔烏克蘭作家安德烈.克考夫

    PART 5 臺海的「烏克蘭」時刻
    INTRO
    5.1 製造平行宇宙「中國真相」:一場「俄羅斯自衛戰」和夾縫中的異議者
    5.2 新納粹、美國棄子、兩岸一家親:拆解臺灣被灌入的俄烏戰事風向操弄
    5.3 史上最硬教召開跑:臺灣後備戰力改革何去何從?
    5.4 民防體系缺陷多,民間的自救與訓練互助
    5.5 國際智庫眼中,臺灣應該學到的課
    【結語】臺灣記者如何採訪國際與戰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