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心理 
     
    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第四版):從家庭重塑到內在家庭系統(I...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25-09-03
    ISBN:9786267787038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臨床心理學

    優惠價:95折,285

    定價:  $3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300 元
    特價:95折!285
     
    定價:700 元
    特價:90折!63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書籍介紹
      當我們初次進入家庭時,正是來到世上的第一天;而當我們開始認識這個家庭時,可能只是稚齡孩童。那時,徒有孩子的眼光和理解,卻在其中學習了藉以度過今生的生活習慣、溝通型態、價值觀,以及應付壓力的方法。

      「家庭重塑」是長大之後,用成人的眼光和理解,重新咀嚼過去在家庭中的學習,進而對今日的自己產生新的領悟,不但能對家庭帶來深刻的理解,對父母和父母的父母也會有更深刻的感謝和寬諒。

      本書作者王行與鄭玉英共同合作家庭重塑工作達十年之久,在陪伴許多人從事自我探索與成長的過程中,發現家庭重塑突顯出海峽兩岸獨特的環境背景與時代動盪,對家庭與個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王行離開八年之後,鄭玉英在本書第四版加入了內在家庭系統(IFS)的概念與作法,與家庭重塑互做對照、相映成趣,而形成內外兼修的系統取向心理治療。

    作者簡介
    王行
      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輔導學碩士
      擅長家庭重塑、心理演劇
      曾任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著有《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合著)、《親職暴力處遇:介入與省思》(合著)、
        《暴力與非自願性案主的輔導》、《修身與齊家:以儒家心學為助人知識的家族治療》等

    鄭玉英
      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博士
      擅長家庭重塑、婚姻輔導、創傷療癒
      曾創辦返璞歸真心理工作室
      目前為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
      著有《走過痛苦》、《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合著)等
      譯有《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家庭祕密:重返家園的新契機》、
        《伴侶療傷:從傷之舞到關係重建之舞》、《為孩子的獨特喝采:陪伴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以上皆合譯)等

    目次
    第一部分 心理困擾與改變歷程
    1. 行為的脈絡與改變的抗拒
     行為與脈絡
     改變與抗拒
    2. 壓力因應模式與轉化式改變
     第二序改變
     改變的相關要件
     轉化式的改變
     利弊兼具
     人際溝通的三個項目
     跟不同典型的溝通者來往
     更多元的壓力因應反思
    第二部分 系統思維
     什麼是系統?
    3. 家庭是一個系統
     兩人互動
     三人互動
     核心家庭是一個情緒單位
     代間傳承些什麼?
     家庭會傷人
     家庭結構
     家庭動力與家庭舞蹈
    4. 人也是一個系統
     系統思維下的人觀
     自我的特質
     小我的分類
     以系統思維認識人的內在動力
     都是系統惹的禍
     忠誠的察覺內外皆有
     從自我到真我的靈性
    第三部分 系統思維中的心理治療
    5. 家庭重塑
     家庭重塑是什麼?
     家庭重塑的方法
     家庭經驗的資料蒐集
     一場大團體中的心理治療:重塑之旅
     進入歷史的洪流
     回到童年的家
     家庭重塑的理念及原則
    6. 內在家庭系統(IFS)
     IFS的心理工作
    7. 家庭重塑與IFS的異同
     家庭重塑與IFS相似之處
     家庭重塑與IFS的差異
    8. 內外兼修的系統工作
     內外兼修心理工作的進行
     系統工作能不能自助進行?
    第四部分 實務工作者的溯與塑
    9. 再塑「家庭重塑」
     家庭重塑在台灣
     重塑台灣的家庭
     從傳統的黏結到現代的分化
     從隱忍文化到一致性的學習
    10. 虛擬「台灣家庭重塑」
     父親的鄉愁
     走出貧窮
     永遠的母親
     在台灣歷史中做「家庭重塑」
    11. 實務工作者的反思
     消退的智慧:還是要從「脈絡」談起
     心理治療專家的胡同
     跨文化與多元文化
     普同性與多元性
     治療觀與審美觀
    結語 從薩依德對心理治療的反思
      心理專家的毛病:斷章取義症候群
      心理治療的中古價值
    第四版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