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傳承百年的「柳營王醮」為柳營區重要的信仰活動,亦為大臺南地區少見內陸型王醮。一一一年十月經市府文資審議通過,同年十一月公告登錄為臺南市民俗,保存者為柳營代天院,為柳營區首項登錄之無形文化資產。
為使「柳營王醮」之無形文化資產內涵能更為社會大眾知悉,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特別以「『柳營王醮』調查研究紀錄暨保存維護計畫」計畫中的「調查研究」篇章為主,並搭配此計畫之紀錄片成果,含(還是合)於本書中共同進行推廣。
台南柳營為王送行,三年一次的王醮大典傳承百年!
作者介紹
臺南鹽分地帶井仔腳人,國小校長退休(2009),曾獲得《聯合報》報導文學獎(1991)、南瀛文學獎(1994)、教育部「本土語言傑出貢獻個人獎」及臺南縣「校長領導卓越獎」(2009)等。著有臺灣民俗、信仰及臺語詩等著作計105冊。
序
第一擺看柳營送王是1990年的代誌,因為攏是半暝仔燒王船,上班人無蓋方便,所以以後就看無幾科,但是燈篙滿城、豬公誠濟、王船起火了後雞仔四界飛、豬仔硞硞傱(khok-khok-tsông)的畫面,一直是我對柳營王醮的印象。
目次
推薦序
自 序
一 緒言
二 柳營與柳營代天院
三 交陪香境庄頭宮廟與陣頭
四 柳營王醮之源流與發展
五 柳營王醮之儀程
六 柳營王醮之特色
七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