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內容是來自2003年到2008年間, 作者崔昇勳教授擔任 WHO/WPRO 傳統醫學區域顧問時所記錄的日記。書中完整地呈現他在國際舞台上為了實現傳統醫學發展所經歷最真實的歷程。這五年間達成的重要成果有三項:1. 制定「WHO 國際標準術語(WHO-IST)」;2. 制定「WHO 標準針灸經穴定位(WHO-APL)」;3. 推動傳統醫學臨床診療指引(CPG) 的開發。
這些成果在他卸任後仍被持續關注與推動,最終在2019 年WHO公布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ICD-11)》,代表著傳統醫學與世界主流醫學體系匯流;同時傳統醫學名詞、技術的標準化,以及傳統與現代醫學的結合研究,將使得傳統醫學加速累積學術與臨床成果,並獲得更多的信賴與權威。
作者介紹
崔昇勳博士出生於首爾,為高麗時代御醫、曾任高位官職的崔思全(1069–1137)之直系後裔。畢業於慶熙大學韓醫科,並於同校取得博士學位,另於高麗大學研究所修畢中國哲學碩士課程。
2003 年至2008 年間,他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WHO/WPRO)傳統醫學區域顧問,主導以實證為基礎的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化。2008 年起他擔任慶熙大學韓醫學院院長、WHO/ICTM 韓國代表、ISO/TC249 WG5(醫療資訊學)主席與 ISO/TC249 韓國國家委員會主席,
推動國際標準制定。2009 年,創設「全球傳統醫學大學網絡」,並擔任首任主席。2011 年擔任韓國韓醫學研究院(KIOM)院長,帶領該院於政府研究機構評鑑中取得最高等級。2018 年起擔任韓國保健福祉部所屬之韓藥振興財團(NIKOM)理事長,致力於韓醫產業與國家政策的連結與發展。
目次
序/蘇奕彰.............................................................................. 002
作者序...................................................................................... 005
第一章 WHO 的召喚 ........................................................... 009
第二章 準備與心境.............................................................. 015
第三章 日記:在WHO 的五年(2003–2008) ................ 019
第四章 WHO/WPRO 傳統醫學會議 .................................. 367
第五章 全球評價與影響...................................................... 371
第六章 相關論文.................................................................. 381
第七章 投影片與照片.......................................................... 387
後記.......................................................................................... 393
作者介紹..................................................................................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