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屬國立中央大學113學年度教學傑出暨優良獎獲獎教師專書,透過針對20位獲獎教師的採訪,以教學特色分享為主軸,針對各領域獲獎教師進行書寫,以呈現出本屆獲獎教師之教學理念與教學特色,藉此教學模式與方法於各教學領域的運用,以作為本校相關領域教師與教學後進交流分享的借鏡。
作者介紹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論著《苦難敘事與身體隱喻:從身體感知的角度閱讀當代女作家作品》,主編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的《寫字療疾:臺灣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研究領域以當代台灣文學、女性文學、醫病文學為主。出版散文集《藥罐子》、《此身》、《以我為器》及《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再製女神:當代台灣女作家的女性重塑與歷史重詮》等,《以我為器》獲2018年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亦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近年散文集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openbook年度好書,散文作品亦收入年度散文選及數種散文讀本中。
▎蔣竹山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教授、中大出版中心總編輯。研究興趣喜歡打破傳統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塊分立之框架,主要方向為醫療史、新文化史、全球史、公眾史學。歷來除關注全球視野下的物質文化史研究,在學院推動相關社群活動外,也對社會大眾推廣歷史普及與公眾史。
序
校長序/蕭述三
中大的教師常在研究、教學與輔導中不停的角色變換,有些教師甚至還擔負著行政業務的推動與執行。這些加諸在教師身上的重任,常是教師們學術生涯裡任重道遠的課題,常充滿著多采多姿的歷程。要如何在這過程中既懷抱初心,又要讓熱情持續,成了中大教師們在其專業學涯裡持續深航的當務之急。
2025年,中大教務處教學傑出暨優良獎評選出二十位各領域的優秀教師,並將正式採訪獲獎教師的教學經驗集結成《樂在其中》專書。透過這些文章,可以發現充滿著教學熱誠的各式各樣中大教師。這種熱誠除了讓他們對學術研究的專精以外,更促使他們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本書除了分享獲獎教師的教學經驗之外,還希望讓他們的教學方法能推進中大學生的學習成效。例如我們可以看到老師們透過數位技術、影像、遊戲及社會實踐融入課程,讓學生們有更廣擴的視野。教學也需要讓學生做中學,因而可以看到有的老師們帶領同學透過電影實作、語文創作、實驗構思創作與試錯,讓學生們從學習中探索知識,並構建這些知識的各種社會應用。
面對遽變的AI時代,多數人總是擔憂AI會引起教學的負面影響,但中大教師運用AI技術導入教學的輔助,更讓學生認識與分辨AI的問題,進而打造出無法被AI取代的自己。感謝教務處為每位獲獎教師的教學成果編撰成書,記錄了中大各領域傑出與優良教師的教學特色。藉由《樂在其中》的出版,讓我再次感謝每位中大教師對於學生所做的各種努力,也希望能將這份榮耀分享給全校師生。
目次
校長序/蕭述三
教務長序/林志光
總編輯序/蔣竹山
課堂的策展人――文學院學士班倪娃法助理教授
說故事的人――中國文學系宋玉雯助理教授
一場以文學為名的跨文化之旅――法國語文學系徐佳華副教授
在法文的海洋揚帆――法國語文學系甘佳平教授
探索、啟發與創新――物理學系郭家銘教授
以邏輯為筆,繪數學之美――數學系黃榮宗教授
化學說書人――化學工程與材料學系陳立業講座教授
玩轉跨界知識,搭造解題冒險場――土木工程學系林子軒教授
黑板不是過去式,而是思想的現在進行式――機械工程學系鍾雲吉教授
在學習的環境裡,做支持學生的事――資訊管理學系柯士文助理教授
顛覆傳統課堂:用遊戲點燃經濟學的火花――經濟學系鄭保志副教授
教室裡的Team Leader:讓課堂成為未來的預演舞台――電機工程學系吳俊緯副教授
點燃探索的火炬――資訊工程學系陳弘軒副教授
宛如一片大海――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施如齡教授
夢想的創造者――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廖長彥助理教授
以創意與熱忱串連知識與學生――大氣科學學系鍾高陞副教授
和你一起看太陽――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楊雅惠教授
乘著知識之浪,玩出快樂學習場――水文與海洋研究所吳祚任教授
教學三心,領航人生――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陳健章副教授
Never Say Never――語言中心劉貞妤副教授
主編後記/李欣倫
採訪編輯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