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探究排灣學-知識體系的建構與連結
    出版社:國立屏東大學
    出版日期:2023-08-31
    ISBN:9786267222126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民族志

    優惠價:9折,441

    定價:  $49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950 元
    特價:90折!855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第1章:本文將透過考古學者與部落族人的合作書寫,首先說明此古陶壺整理計畫的緣起、發展脈絡及初步成果,其次介紹部落如何運用古陶壺於當代的文化復振活動中,最後思索古陶壺可以如何開啟考古學與部落間的對話,成為串起當代、過去與未來的可能。第二章:本文認為建築即政治,而這個時代的建築設計者、建築史學者,乃至設計評論者皆避談當代原住民族,卻不斷複製「原住民傳統建築」的造型語彙,不論是建築創作或建築評論,更包括課程,已為系統上之臆想,並為政治上之忽視。第三章:透過研究發現:1.kiljivak(關懷)是「masan cawcau(成為人)」之核心基礎,並串聯起個人、家庭、家族、部落、族群等關係網絡。2.王族「masan cawcau(成為人)」之素養條件較平民高出許多。3.排灣口傳敘事文學中有不少面向與田野、文獻資料相合,兩者之相異處,正好也能補足彼此缺漏之素養條件,是以最終能初步理出真正的人的面貌與輪廓。第4章:本文期盼能藉由數位工具的整合應用,對排灣族語教學師資培訓提供數位人文新思維,增進教師數位創新技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第5章:本文旨在探討史前館近年應用館藏進行排灣族物質文化研究的工作概況。史前館蒐藏文物較晚開始,且多是經由文物商購得,文物來源無清晰的脈絡,導致後續的應用有極大的限制,館員們藉由2017-2020年間的「文化部科技計畫」、「臺灣行卷」、「國家文化記憶庫」等計畫經費和機會,進行與文物源出社群的合作,重新讓文物找回文化脈絡,並藉由重製的過程讓文物背後的知識復刻,也讓文物重現。第6章:本文作者為佳平部落青年,作為此次共作展的行政規劃執行者,透過參與實作與觀察,希望以佳平部落共作展示的策展經驗,回應博物館與部落的另類互動可能。並指出文物回展對於部落集體記憶的積極影響,透過這樣的互動關係,部落也對博物館的知識體系進行修正。第7章:本文分析結果顯示,源出部落面對祖靈柱被公有博物館申請登錄為國寶時的反應,不同敘事間的方向並不同;對於訴求祖靈柱返還,以及對於婚姻結盟、結拜結盟的理解,亦存在差異。而主流媒體強調結盟儀式獲得排灣族人普遍認同,亦非事實。本文期許在推動當代原住民族主體性發聲的過程中,能帶來更多啟發。第8章:本文探討2020年、2021年屏東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兩次決議登錄排灣族文手為民俗、文手者為保存者、以及社區協會為保存團體的過程,對照2009年花蓮縣政府公告文面傳統、2016年苗栗縣政府公告苗栗泰雅紋面傳統為縣定民俗的結果,分析原住民族文身文化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所呈現的問題。其中針對登錄受文者為保存者的適切性、實際執行文身的必要性、以及文身傳統能否改變等問題,提出討論。最後提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包括增列施文者為保存者、實際推動文身執行,傳統圖紋經族人協商取得共識後可調整等。第9章:有鑑局面紛亂,2017年加魯加倫領袖決定重新出發,利用「部落核定」管道澄清並自保。本文將分析加魯加倫部落以「部落核定」機制,重掌話語權的過程;並進一步探討,加魯加倫部落如何在「排灣族」框架下,重新界定我群與他者之邊界,並以「揉雜」的文化特殊性找到自己的定位。第10章:本文嘗試以情柴作為核心,從情柴性質、送情柴的方式與背後的文化意涵進行初步的探究。第11章:本文以南和村為例,紀錄圍繞在族人生命初始的各種生命儀禮,並且嘗試歸納出屬於白鷺與高見兩部落間的通則與差異,以及呈現出時代變遷的儀式轉化。第12章:本文將透過部落靈媒及耆老的訪談,有系統地探討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的靈媒職司、所負責的族群及其變遷;同時,在現今部落耆老凋零和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情形下,記錄並傳承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的靈媒文化。
    作者介紹
    主編Tjuku Ruljigaljig為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主任;副主編鄭百騰為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專案助理;第1章作者江芝華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田子奇、劉秀珍、潘明良、華李立民和高至聖佳平部落族人。第2章黃信穎為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第3章童信智為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助理教授。第4章張緗爰為國立中正大學外文系學生,何德華為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第5章張至善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第6章賴韋利為屏東科技大學專案助理。第7章陳叔倬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第8章悠蘭多又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第9章吳允睿為攪七個了文化工作室負責人。第10章林曉娟為來義鄉望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第11章尤淑華(Uljiyan-lalaungan)為南和村族人,連芷若(Mani-badraulan)為南和村族人,陳力邦為成功大學學生。第12章劉雪鳳為來義部落族人
    國立屏東大學作為屏東縣在地學術研究重鎮,負有參與及協助推動在地族群發展學術研究之責任。為促進排灣族人、學界及文化工作者間更多深度對話,本校原住民專班及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非常榮幸能與排灣學推動小組,共同負責推動與舉辦「sikudan na paiwan:2021排灣學研討會」,並預定於翌年出版專書,以充實排灣學內涵,帶動「排灣學」的發展。
    我們期望透過「排灣學研討會」的固定舉辦,搭建起族群內跨地域、跨部落、跨學科,與跨世代的交流平台。讓族人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者,能透過調查、記錄、研究,以及分享和對話,共同追尋或即將消逝、或已然生機蓬勃的排灣族知識,並共同探究社會變遷下的種種當代新興議題。
    藉著知識的討論、生產與累積,我們還期望進一步思索如何建立族群的知識系統與資料庫,及培養族人自我書寫的興趣與能力,以掌握主體文化知識發聲與詮釋權。進而,形成對「什麼是排灣族知識」這個問題既多元又深刻的理解,充實「排灣學」--或者更精確地以族語來說,pinakakaizuazua a tja kakituluin pakatua kakudan a caquan a vinqacan nua kaclisian nua paiwan,其作為一個主體學術範疇的內涵。
    目次
    第1章:串起傳統與當代的「古」陶壺:佳平舊社(kaviyangan)的陶壺計畫
    第2章: 原民風建築設計的系統性成見,試以禮納里永久屋之增改建為比較
    第3章: 初探排灣族概念中的「masancawcau(成為人)」──以1880-1930年代排灣口傳敘事文學為例
    第4章: 排灣族語數位人文探索──數位工具與族語教學
    第5章: 博物館與排灣族物質文化研究:以史前館與源出社群合作之織品研究為例
    第6章: 文物返還的另類可能:共同策展、認同與文化教育──談「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經驗
    第7章: 祖靈柱國寶文資登錄的多元敘事
    第8章: 排灣族文身文化資產保存問題討論
    第9章: 找回失落的話語權:加魯加倫部落的申請核定過程及其意義
    第10章: 情柴,在望嘉部落的重要性
    第11章: 南和村出生禮俗的文化意義
    第12章: Tjinalja'avusan舊來義系統的靈媒文化及其變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