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結合傳統的經濟理論,探討東亞經濟蛻變的核心:
*運用大量圖表,深度分析東亞各國的產業更迭及成長週期。
*找出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力量與發展模式,以及經濟發展困境的原因。
*解讀雁行理論與蛙跳理論,了解日本、四小龍,以及後來居上的中國經濟發展面貌。
二戰後全球的經濟發展,東亞是表現最為傑出的區域,自1960年代以來,全世界突破中等所得陷阱的13個國家中,東亞就占了5國〔日本與四小龍(台韓港新)〕。東亞經濟奇蹟的經驗,究竟能不能被複製?開發中國家要如何進一步升級為技術密集為主的產業結構?哪一類政經體制的國家,會陷落在中等所得水準,無法進一步翻轉成高所得的國家?
本書定位為科普的書籍,深入淺出地以經濟理論搭配豐富圖表,來解析「雁行產業發展模式」。領頭雁把其失去成本優勢的夕陽工業,投資移轉到第一梯隊的國家。第一梯隊的國家在產業升級後,其夕陽工業再輾轉透過對外投資移轉給第二梯隊的國家。並解析了中國的快速崛起,透過後來者居上的優勢,產生「蛙跳現象」。
本書除了介紹東亞發展的成功,也增加了南美洲的經濟發展案例,介紹其何以掉入資源詛咒而失敗的體制根源。還有近年來,中美貿易衝突的歷史脈絡與前景。並探討政經體制特質的指標,與經濟成長局限的關係。
作者介紹
黃登興
1988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2022年退休。相關經歷: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執行編輯,《亞太研究論壇》和《經濟論文》編輯。研究專長與興趣:國際貿易、經濟發展、區域經濟整合與東亞區域研究等。
黃幼宜
2003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博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及海洋經濟。相關經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系、海洋經管系合聘教授,期刊編輯委員。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顧問、經濟部國貿局相關委辦評審委員等。
目次
前言
Chapter 1 經濟發展奇蹟在東亞
1-1 東亞奇蹟何在?
1-2 雁行產業發展模式與蛙跳理論
1-3 東南亞經濟發展的困境—蛙跳中國
附錄1 雁行發展論的台灣觀察
附錄2 雁行產業發展模式與依附型發展模式
Chapter 2 經濟發展論剪影—S 型趨勢線& 生長曲線
2-1 經濟發展的S 型趨勢
2-2 經濟成長週期:萌長熟老的四段論
2-3 經濟成長論圖解
2-4 經濟發展的四力—推拉化固
Chapter 3 轉型與蛻變:再生、停滯或崩潰
3-1 多波段S 型成長曲線
3-2 波段的轉型—上揚或跌落
3-3 東亞經濟發展的波段觀察
Chapter 4 南美洲波段發展的觀察
4-1 南美洲的觀察
4-2 個別國家觀察
Chapter 5 中國的崛起與美中競合
5-1 中美競合的歷史脈絡
5-2 2017 年以來的美中貿易戰
5-3 美中貿易戰的根源
5-4 美中貿易戰的根源與前景
附錄 2016年 美國大選時的中美貿易關係
Chapter 6 政經體制與發展極限
6-1 體制好壞(IQ) 與國民所得的正向關係
6-2 最佳政經體制要與時俱進
6-3 體制與發展極限—2024 年諾貝爾獎
附錄 實證結果的統計
Conclusion 結語
Appendix 1 從政經體制看斯里蘭卡的隕落
圖文引述來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