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法律 > 行政法 
     
    交通事故肇事重建與蒐證[2版/2025年2月/1RE1]
    編/著者: 陳家福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5-02-12
    ISBN:9786264230667
    參考分類(CAT):行政法
    參考分類(CIP): 交通

    優惠價:9折,468

    定價:  $52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240 元
    特價:90折!216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1000 元
    特價:90折!900
     
    定價:160 元
    特價:90折!144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作者擔任司法機關鑑定人達28年,所出具之刑事個案鑑定報告書,均為終審法院所接受。作者將過去所肇事重建個案取來分析,發現:1.冤案近四成、懸案近一成、假案占3.4%;2.冤懸假案的形成皆導因於「蒐證錯漏」。
    本書為幫助讀者能了解跡證的涵義,以釐清「事故真相」,及避免造成蒐證錯漏,乃大量採用圖表33張、現場照片62幀,且於第二篇「冤懸假案例分析」使用四個專章,進行詳盡的跡證解析。
    本書所提供的解析與基本知識,如反應行為(PIJR)特性與蒐證、停車視距特性與蒐證、作用力VS.對應位點等,更是蒐證(檢警、當事人)、保險、鑑定、調解、司法(律師、法官)等人員應具備者。
    書末,更針對蒐證錯漏所形成的嚴重社會問題,呼籲政府及公共政策制定者應加以重視,並提出交通安全體質的改善對策與立法建議。
    作者介紹
    陳家福
    現職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兼任警監教官(112年專任退休)

    經歷
    從事教書研究暨肇事重建(含交通安全分析)工作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科教官,計29年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研究委員會委員(84年~112年:計28年)
    《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之倡議者(110年2月~112年12月)
    臺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委員(111年7月~113年6月)
    千佛山慈善基金會義工(20年以上)

    學歷
    法學士: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70年畢業)
    工碩士: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交通科學組(78年畢業)

    著作(僅列111年起)
    交通事故肇事責任分析──初評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8年交上易字第110號刑事判決,111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期刊)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不能──《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之倡議、制定與未來,收錄於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逐條釋義,黃清德、陳正根主編,五南出版,113年。

    學術專長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與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重建、道路交通安全分析與改善、交通行為學、道路交通法規
    專業演講:歷年來約150場以上
    關於「交通事故案例與跡證解讀」約20場以上:有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車鑑會)、法律扶助基金會桃園分會、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臺灣鑑識科學學會、警察局等單位。
    關於「交通事故之預防—防衛駕駛」約130場以上:擔任新北市交通安全宣導團(101~109年)、桃園(縣)市「中小學導護志工交通服務輔導研習會」(91~111年)等之專業講師。
    目次
    第一篇 肇事重建實務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一節 道路交通事故名稱與意涵
    第二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內容與層次
    第三節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處理流程與肇事重建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重建之履歷
    第一節 肇事重建之外在工作
    第二節 肇事重建之內心準則
    第三節 鑑定報告之自我歸類
    第四節 鑑定報告為法院採用之情形:全部被採用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重建之發現
    第一節 發現五成之「冤、懸、假、錯、漏」案
    第二節 「冤、懸、假」案皆導因於「蒐證錯漏」
    第三節 「蒐證錯漏」之內容與歸類
    第四節 「蒐證錯漏」之原因

    第二篇 冤懸假案例分析
    第四章 冤懸案:國道逆向案(追撞)—慎防主觀
    第一節 案情摘要:撞護欄?抑或遭追撞?
    第二節 跡證解讀:關鍵的後車尾痕VS護欄遭撞痕
    第三節 鑑後結語:對應部位的蒐證至為關鍵

    第五章 冤案:土城案(擦撞)—積極求證
    第一節 案情摘要:誰是前車?對應部位在哪?
    第二節 肇事重建:影像車流重建、兩車先後順序重建
    第三節 鑑後結語:同向擦撞的關鍵蒐證與鑑定

    第六章 冤案:少女案(對撞)—再補蒐證
    第一節 案情摘要:誰跨越道路中心線?
    第二節 肇事重建:含補蒐證之內容
    第三節 鑑後結語:對撞型態的關鍵蒐證

    第七章 冤懸假案:中壢案(追撞?)—無鑑定書
    第一節 案情摘要:機車追撞貨車?側撞貨車?
    第二節 跡證解讀:司機說謊、現場是假的
    第三節 鑑後結語:盡己所能,協助強化蒐證能力
    第三篇 現場蒐證與安全改善之建議

    第八章 警察交通執法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警察交通執法的倫理問題有哪些
    第二節 「交通事故處理與偵查」的倫理議題與案例
    第三節 「交通安全維護與改善」的倫理議題與案例
    第四節 「交通違規稽查與交通犯罪偵查」的倫理議題與案例
    第五節 「交通秩序整理」的倫理議題
    第六節 警察交通執法倫理之未來:治安與交安並重

    第九章 現場交通管制應完備
    第一節 存在問題:警察因公殉死殘最大的原因為車禍
    第二節 權責法令:但「適當管制」不明!
    第三節 釐清觀念:現場處理,等同於在道路施工
    第四節 管制法令
    第五節 管制策略:可行性評估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第十章 預防「蒐證錯漏」應有的知識
    第一節 交通行為基本1:反應行為(PIJR)與蒐證
    第二節 交通行為基本2:停車視距特性與蒐證
    第三節 碰撞力學基本:作用力VS對應位點

    第十一章 政府應重視蒐證錯漏所關聯之社會問題
    第一節 蒐證品質欠佳錯漏之問題
    第二節 爭訟流程冗長複雜之問題
    第三節 肇事責任仍欠相當之問題
    第四節 交通犯罪占有三成的社會問題

    第十二章 代結論:完整蒐證VS交通安全改善
    第一節 「交通戰爭」亟待改善
    第二節 總體肇因分析尚欠精準
    第三節 結語:交通安全體質改善之建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