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心理、諮商與輔導 > 通論 
     
    超越與實在:牟宗三的科學觀[1版/2024年7月/1B3U...
    編/著者: 黃光國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4-07-05
    ISBN:9786263934627
    參考分類(CAT):通論
    參考分類(CIP): 現代哲學

    優惠價:9折,495

    定價:  $55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580 元
    特價:90折!522
     
    定價:600 元
    特價:79折!474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為黃光國教授「中西會通四聖諦」系列的第一本──苦


    「苦」如人患病,,即苦果,閱讀相關文獻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曾經獨立將康德三大批判書翻譯成中文的牟宗三,對於康德知識論的理解竟然有著「系統性的偏誤」。
    這種「系統性偏誤」的產生,在於不了解中西文明的根本差異。這個差異正是華人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難以落實的關鍵所在,因此,我下定決心撰寫這本書,以牟宗三為例,仔細分析作為華人社會科學家「共業」之「苦」。
    作者介紹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1945年11月6日-2023年7月30日)
    黃光國(文後稱黃氏)出身台北大稻埕的世家望族,祖父黃煙篆曾任直系將領孫傳芳的醫生,父親黃子正更長期擔任滿洲國皇帝溥儀的御醫,他在四歲前因國共內戰爆發,在長春圍困戰全面開打前,隨母親逃難至台灣,因而倖免於大難,這個經歷,令他畢生珍惜且倡導兩岸和解共生。
    黃氏畢業於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發展本土心理學與心理治療理論。並於2018年11月3日與一群理念共同的學者成立「社團法人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Chinese Indigenous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英文簡稱CISSA,中文簡稱「思源學會」)。創會目的在於推廣本土社會科學、期許世界各國學術研究方向貼合自身文化脈絡,並展開溝通、交流,發展全球本土社會科學。由華人社會科學之實驗場域出發,發揮引領作用,特別著重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理論架構與在地實踐,關注如何根據華人社會的實況,研究並且推動相應的自主學術,進而與社會大眾及國際社群介紹最新之學術成果,從而能將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發展經驗分享給其他國家,共謀理論與實踐,裨益全球本土社會科學的永續發展。
    黃氏智慧深厚,著作等身,學貫中西。曾於國際期刊及專書中發表論文140篇,並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兩次,被認定為世界頂尖2%科學家(2% top scientists of the world)之一,曾任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大講座、傑出人才講座、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文化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人、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思源學會)榮譽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新冠疫情發生後,綜合歷年研究心得撰寫「中西會通四聖諦」書系。
    目次
    校訂序/夏允中
    自序
    第一部分 牟宗三的時代及其科學觀
    第一章 「西化」意識型態下的終極關懷
    第二章 牟宗三的科學觀
    第二部分 科學哲學溯源
    第三章 畢氏學派與柏拉圖學園
    第四章 外在超越的「三位一體」
    第五章 實在論與啟蒙的辯證
    第三部分 易與道:中國科學的發展
    第六章 《易》的文化系統及其衍生
    第七章 「道」與中國的科學
    第八章 卦氣說、周髀與曆數
    第九章 《本草經》、《參同契》和《本草綱目》
    第四部分 體用觀與內在超越
    第十章 體用觀及其現代詮釋
    第十一章 內在超越:「先驗」與「超驗」之間
    第十二章 「無限智心」及其「自我坎陷」的文化反思
    第十三章 「無限智心」與「性智顯發」的科學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