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食品微生物學》是由廖健森教授與多位專家共同編撰,呈現了作者群深厚的專業素養與對教學現場的敏銳洞察。全書依據學期授課節奏編排為15章,系統性地介紹食品微生物學的核心內容,從基礎微生物知識、食品腐敗與病原菌的致病機制,到現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GHP與HACCP的實務應用。
本書內容也納入當前食品微生物學的最新研究領域,例如:體學 (omics)、平均核苷酸一致性 (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 ANI)、全基因體定序 (whole genome sequencing)、抗菌胜肽 (antimicrobial peptides),及食品相關寄生蟲與原生動物等新興議題,使學生在打穩基礎的同時,也能掌握食品微生物學的最新發展趨勢,使本書能做為一本合格的大學課程參考書,也能做為高中學生提前進修研讀的參考用書。
其次,為了能讓一般民眾,也能從本書中,獲得食品益生菌、食品中毒菌等日常所需知識,因此本書也在每一章節中,加上如:「奶酪」與「乳酪」的區別、「養樂多的介紹」、「臺灣養樂多與日本養樂多的差異」、「釀酒與各式酒類介紹」、「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的區別等知識,讓一般民眾也能將本書用做為日常生活的參考用書。
此外,各章在章末編有「課後複習」問答題,可提供同學課後練習之用,並快速掌握該章重點。書中提供問答題解答,讓讀者可即時檢視,方便讀者自學。
最後將食品檢驗分析技術士到食品技師等,考科項目中包含食品微生物學的五項國家證照考試相關資訊,編寫成一章,並針對相關的考題分析、考試時間、報考資格等項目,進行整理分析。讓有志於報考國家考試的讀者,能做為比較參考的依據。
本書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務、兼具生活關聯與國際觀、內容前瞻而實用的食品微生物學教科書。深受日本食品微生物學會前任總會長、大阪市立大學—西川禎一名譽教授,及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蘇南維教授、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黃顯宗文理講座教授讚賞,並撰文推薦,無論是作為高職、大學、研究所課程的教學材料,或是作為食品相關從業人員與自修讀者的進修讀物,相信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收穫。
作者介紹
主編
廖健森
學歷:
日本大阪公立大學 生活科學研究科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化學研究所 博士
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 碩士
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 學士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醫事檢驗科 副學士
經歷:
日本大阪公立大學 生活科學研究科 客座副教授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ロータリー米山紀念獎學會 訪問研究員
臺灣微生物生態學會 秘書長、理事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化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英國劍橋大學 植物科學系 訪問學者
現職:
義守大學 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教授/系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 生技醫藥研究所 合聘教授
日本大阪公立大學 生活科學研究科 客座教授
臺灣微生物生態學學會 常務理事
國立中山大學 淨零排放暨資源循環技術研究中心成員
臺灣消費者保護協會 環境食安專業委員
編著者
王瑜琦
學歷:
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生物研究所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 微生物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動物學系 學士
經歷:
義守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助理教授
現職:
義守大學 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副教授
李政達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動物科學研究所 博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動物科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畜產學 學士
經歷:
輔英科技大學 研究暨產學發展處創新育成中心 主任
輔英科技大學 保健營養系暨研究所 系主任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國際廚藝學位學程 兼任助理教授
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發展協會 監事
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發展協會 副祕書長兼南區服務中心執行長
考選部 營養師國家考試命題委員
衛福部 餐飲與食品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衛生評鑑 評核專家學者
教育部大專院校餐飲衛生輔導 訪視委員
現職:
輔英科技大學 保健營養系暨研究所 助理教授系兼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事務長
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發展協會 理事
邱泰瑛
學歷: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京都大学 大学院農学研究科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 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化學系 學士
經歷:
日本石川縣立大學 特別研究員
日本ARSOA慧央集團 R&D中心 研究員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日本獎學金博士留學生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化學系 研究助理
中華民國陸軍航空六〇一旅攻擊營 化學士官
現職: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北海道國立大學機構北見工業大學 副教授
目次
Chapter 01 基礎微生物學
1.1 微生物簡介
1.2 微生物的生長與代謝
1.3 微生物學的發展史
1.4 微生物的形態與結構
1.5 微生物的遺傳與基因調控
1.6 微生物的多樣性:生態分布與應用
1.7 微生物的分類與命名1
1.8 微生物的控制與管理
1.9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1.10 研究微生物的方法
*課後複習
Chapter 02 食品微生物學簡介
2.1 食品微生物學的重要性
2.2 致病菌與益生菌
2.3 食品微生物學的發展史
2.4 食品相關的重要微生物
2.5 食品微生物的生態與環境影響
2.6 食品微生物的代謝特性
2.7 食品微生物的控制
2.8 食品微生物的檢測技術
2.9 食品微生物與食源性疾病的關係
2.10 食品微生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
*課後複習
Chapter 03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因素
3.1 內在因子
3.2 外在因子
3.3 總結
*課後複習
Chapter 04 微生物與食品腐敗
4.1 造成食品腐敗的原因
4.2 肉類製品的腐敗
4.3 乳及乳製品的腐敗
4.4 蛋類製品的腐敗
4.5 穀類製品的腐敗
4.6 罐頭製品的腐敗
4.7 其他食品的腐敗
4.8 食品中毒與預防
*課後複習
Chapter 05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
5.1 金黃色葡萄球菌
5.2 肉毒桿菌
5.3 仙人掌桿菌
5.4 沙門氏桿菌
5.5 病原性大腸桿菌
5.6 腸炎弧菌
5.7 其他病原菌
5.8 病毒、寄生蟲、黴菌
*課後複習
Chapter 06 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6.1 物理法
6.2 化學法
6.3 生物法
*課後複習
Chapter 07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7.1. 食品安全概念介紹
7.2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
7.3 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
7.4 HACCP的特性與未來的政策
*課後複習
Chapter 08 食品衛生之指標微生物
8.1 指標微生物的重要性
8.2 常用之食品衛生指標微生物
8.3 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內的其他食品中病原菌
*課後複習
Chapter 09 食品發酵加工學
9.1 古代各民族的發酵應用
9.2 發酵對食品保存的影響
9.3 發酵對食品風味的重要性
9.4 食品發酵原理
9.5 食品發酵常用微生物
9.6 發酵食品的釀造方法
9.7 現代食品發酵技術的發展
*課後複習
Chapter 10 微生物發酵食品介紹
10.1 微生物發酵食品介紹
10.2 穀物類發酵食品
10.3 豆類發酵食品
10.4 乳類發酵食品
10.5 肉類發酵食品
10.6 蔬菜類發酵食品
10.7 水果類發酵食品
10.8 總結
*課後複習
Chapter 11 益生菌與保健食品
11.1 「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的區別
11.2 雙軌制的健康食品查驗登記
11.3 日本國對於「健康食品」的發展與管理概況
11.4 具有保健功能的益生菌
11.5 國內已被使用於健康食品中之益生菌
*課後複習
Chapter 12 微生物與釀酒
12.1 酒精、酵母與各式酒類
12.2 釀酒常用酵母
12.3 清酒(せいしゅ)的釀造與日本酒
12.4 啤酒的釀造
12.5 水果酒的釀造
*課後複習
Chapter 13 食品衛生指標微生物的檢測
13.1 生菌數的檢測
13.2 大腸桿菌群的檢測
13.3 大腸桿菌的檢測
Chapter 14 食品益生菌的純化與保存
14.1 益生菌的純化
14.2 益生菌的保存
14.3 食品益生菌純化與保存的重要性
*課後複習
Chapter15 食品領域相關證照
15.1 國家食品檢驗分析技術士(丙級/乙級)
15.2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中級)
15.3 保健食品工程師(初級/研發級)
15.4 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基礎/進階)
15.5 食品技師
15.6 證照的應用領域
參考文獻
課後複習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