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心理 
     
    我和媽媽疏離中:互相依戀卻感到窒息,剖析母女間矛盾與疙瘩的...
    編/著者: 孫廷沇
    出版社:采實
    出版日期:2023-10-26
    ISBN:9786263494541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應用心理學

    優惠價:85折,298

    定價:  $3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20 元
    特價:90折!198
     
    定價:280 元
    特價:90折!252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140 元
    特價:90折!126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互相依戀卻又感到窒息,渴望被愛卻又伴隨著傷害,
    剖析母女間矛盾與疙瘩的心理學講堂


    ▎媽媽與我之間,為什麼越靠近,就會越受傷?
    辭掉一份讓人身心俱疲工作,但媽媽卻不停嘮叨著,難道我的快樂比錢更重要嗎?
    結婚前,大小事都要干涉的媽媽,真的希望我過得幸福嗎?
    總是委屈求全、沒有自己想法的媽媽,我才不要活成她的樣子!
    小時候從來沒有幫我梳過頭髮的媽媽,看著她幫孫女綁頭髮,我竟然有點忌妒!

    作者是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他在授課與諮商過程中,聽到許多充滿悲傷、憤怒以及遺憾的故事,總是與母親有關。有些人對於媽媽的埋怨,即使在媽媽過世之後,依然緊緊地束縛著自己。

    而有多少的埋怨,就代表著曾經多麼渴望被愛……。她想要幫助世界上的媽媽與女兒,讓她們不再對相似的彼此感到不滿,開始懂得相互理解,修補那些看似微小、但每每想起卻又隱隱刺痛的裂痕。

    ▍讀懂母女內心的心理學技巧
    本書除了分享了許多讓人揪心的案例,更以心理學角度解析了事件、話語背後隱藏的訊息,讓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相處,能有更多的理解。

    >>>面對母親總是不自覺的說出傷人的話語時
    以「薩提爾」理論解析,溝通類型可分為五類,分別是能進行有效溝通的「一致型」,以及無效的溝通模式「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理解這些溝通類型,試著拆解那些話語背後的隱藏訊息,才能讓母女雙方對話可以一點一點改變。

    >>>偏心的媽媽、總是感到內心缺乏愛的女兒
    從小到大,母親總是對其他手足展現更多的愛與包容,成長的路上未曾感受到母愛,這時比起執著於母女關係,你需要做的是,抱持「這樣就夠了」、「真的辛苦了」的心態慢慢地放下自己的期待,嘗試轉念、接受現實。

    對於母女關係的建立與修復感到苦惱、徬徨的媽媽與女兒,
    這本書能夠成為燈塔一般的存在,即使遙遠,卻能在黑暗中透出一道光。

    溫暖推薦

    占星療癒心理師 于玥
    「心理師媽媽內心戲」FB 版主 洪美鈴
    「琪琪心理師在美國的育兒生活筆記」FB版主 陳玟琪
    婦產科醫師&女人的好朋友 三寶媽蕭詠嫻
    作者介紹
    孫廷沇

    SOStory心理諮商所所長、自我開發工作坊「心理夜沙龍」召集人。

    現任心理諮商師與企業講師,夢想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更貼近日常的教練式諮商,讓現代人也能從生活中得到療癒。

    著有提升自我壓力管理與療癒的《情感,先清空再填滿》、講述男女關係心理學的《如果那時就知道,我的愛會改變嗎》,以及職場人際關係生存指南《給工作了一天,傷痕累累的你》,此書並曾入選了2016年世宗圖書教養類優良書籍。

    譯者簡介

    劉玉玲

    韓翻中譯者,畢業於中興植物病理學系,現為政大韓文所碩士研究生。
    喜愛韓國文學,享受文字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中,每個尤里卡發生的瞬間。

    聯絡信箱:cowbellcc@gmail.com
    目次
    序 | 喚醒媽媽與我之間的「情感」

    第一章 無法和媽媽拉進距離的原因
    電影序幕:一點一點慢慢成為大人──《無人的女兒海媛》
    01 我這麼說都是為你好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管理焦慮情緒的方法
    02 讓媽媽放心不下的成年女兒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真正的愛不是無條件付出
    03 媽媽眼中的我,我眼中的媽媽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認識「自體表徵」VS「客體表徵」
    04 母女也能成為知心好友嗎?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富有同理心的理解

    第二章 結婚生子後,母女間的衝突會消失嗎?
    電影序幕:察覺對方的需求與情緒──《娘家媽媽》
    01 關於那些傷人的話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鼓勵與勇氣
    02 「焦慮」,讓彼此的衝突越來越深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親子關係的六個階段
    02 小時候沒有得到媽媽足夠的愛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母女間依附關係的世代傳承
    04 如果媽媽幫我帶小孩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祖父母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第三章 當媽媽留在黑暗的記憶深處時
    電影序幕:我的不幸都是因為媽媽──《我親愛的朋友們》
    01 遭受家人差別待遇的時候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內在運作模式
    02 都是因為一路辛苦走來的母親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心理內投機制
    03 長期不安的媽媽與焦慮的女兒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妥善利用「自我疼惜」控制情緒
    04 既親近卻又遙遠的媽媽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學習自我分化能力

    第四章 年齡增長和媽媽日漸遠去的背影
    電影序幕:如何面對重要的人的離去──《愛子》
    01 在有限的時間裡,用話語肯定彼此的價值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觀察內心尚未處理的情感
    02 與媽媽保持安全距離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克服依附關係喪失
    03 媽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老了?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發現生命的意義-意義治療法
    04 維持適當的距離,為彼此加油打氣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人生的四大終極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