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教科專業 > 心理/諮商 > 心理學總論 
     
    中華心理學刊六十週年 創新與超越4B0C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1-12-01
    ISBN:9786263173507
    參考分類(CAT):心理學總論
    參考分類(CIP): 心理學總論

    優惠價:95折,523

    定價:  $5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870 元
    特價:90折!783
     
    定價:680 元
    特價:90折!61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中華心理學刊》由台灣心理學會創刊於1958年,是台灣最早成立的心理學學術刊物。經過歷年的淬煉,《中華心理學刊》茁壯為台灣深具指標性與影響力的重要發表平台,這些年來在作者、評閱人與主編的共同協力之下,孕育出無數高品質的研究論文。在創刊一甲子之際,本刊邀請台灣心理各主要領域資深傑出學者,回顧六十年來台灣心理學的重大研究進展。透過回顧前人的軌跡與獨到見解,能為心理學研究發展和實務應用提供創新的方向與指引。

    本書共有十章,涵蓋心理學十項重點研究領域主題,包括生理心理、實驗認知心理、教育心理、計量心理、臨床心理、工商心理、運動心理、諮商心理、本土心理、以及臨終心理等。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實務工作者,本書介紹台灣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發展,能一窺堂奧之美;而對於學術工作者,本書極具啟發性,對未來研究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台灣心理學會
    目次
    編者序
    第一章 雙痕記: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中的角色/梁庚辰、陳德祐、張世達
    一、前言
    二、情境恐懼制約神經機制的流行模式與相關問題
    三、以兩階段情境恐懼制約潛伏學習模式區隔表徵情境與聯結電擊兩歷程
    四、兩學習歷程在海馬內的雙重解離
    五、海馬與杏仁核在登錄情境—電擊聯結的不同策略
    六、修正海馬在情境恐懼制約的功能
    七、海馬內兩種功能分化的神經及心理機制
    八、情境—電擊具雙重表徵
    九、情境—電擊雙重表徵在杏仁核與海馬的互動模式
    十、腦中存有單一訊息多重記憶表徵的寓意
    十一、結論
    第二章 臺灣實驗認知心理學發展選論: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
    /黃榮村、櫻井正二郎、汪曼穎
    一、前言
    二、臺灣實驗心理學之史前史
    三、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實驗心理學研究主軸
    四、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發展出來的實驗認知心理學:本土與國際化特色及幾個建議
    第三章 以學與教為經為緯的教育心理學/柯華葳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新世紀趨勢
    四、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內容
    五、討論
    六、結語
    第四章 臺灣心理計量之回顧、現況與展望
    /翁儷禎、陳柏熹、游琇婷
    一、前言
    二、《中華心理學刊》一甲子論文研究領域
    三、《中華心理學刊》之心理計量研究
    四、國內心理計量研究人員與研究興趣概況
    五、心理計量人力市場需求
    六、《中華心理學刊》各領域論文分析方法
    七、走過二十年
    八、結語
    第五章 科學家與實務者:臺灣臨床心理學的共時性顧後瞻前/吳英璋、林耀盛、花茂棽、許文耀、郭乃文、楊建銘、姜忠信、林宜美、詹雅雯、王韋婷、廖御圻
    一、前言
    二、取樣主題研究成果
    三、徵候取向特色研究成果
    四、結論
    第六章 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五十年:路線、轉折及反思/鄭伯壎、黃敏萍
    一、前言
    二、跟隨或開創
    三、客位化研究取徑
    四、跨文化研究取徑
    五、本土化研究取徑
    六、全球化研究取徑
    七、研究取徑的抉擇
    八、結語
    第七章 運動心理學在臺灣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高三福、張育愷、季力康、林靜兒
    一、前言
    二、運動心理學的定義與簡史
    三、臺灣運動心理學的過去成果與未來發展
    四、結論
    第八章 諮商心理師對安寧病人的整全照護/陳秉華、黃奕暉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未來的方向與建議
    四、結論
    第九章 「實證論」與「實在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哲學基礎/黃光國
    一、前言
    二、理論建構的困難
    三、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四、心理學本土化的路線之爭
    五、「含攝文化的理論」
    六、結論:本土社會科學的學術傳統
    第十章 臨床心理學於安寧緩和場域之反思踐行/楊于婷、林耀盛
    一、前言
    二、整合性照護觀點: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
    三、患者及家屬的置身所在:以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理解
    四、緩和醫療心理照護服務: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之實徵性
    五、結語:臨床心理師於安寧緩和之反思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