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期「國際廣角鏡」篇章,由海龜點點名共同發起人馮加伶小姐分享在泰國芭堤雅舉行的第42屆國際海龜年會,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龜研究者、學生和保育工作者,分享研究成果、擴展合作交流平台;「熱門新議題」篇章,由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崇航博士介紹在2015年創立eBird的臺灣入口網站,eBird Taiwan不只是賞鳥人的記錄工具,也是科學研究與保育工作所需的重要資訊來源,歡迎愛鳥的朋友一起來加入eBird Taiwan 的行列。
「焦點報導」篇章由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邱郁文副教授說明海保署推動的海洋公民科學家養成計畫,透過公民科學家的力量,鼓勵民眾一同參與並解決各面向的海洋保育的問題;另外,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顏寧執行長則分享兩個海洋公民科學案例,一是基隆的監測團隊通過標識和追蹤研究瘤珠螺生長與遷徙,二為雲林的當地船長結合與科學家,追蹤龍紋鱝物種的棲息地與行為模式。這些計畫不僅增進了科學知識,也為海洋保育行動提供寶貴資訊及經驗;多羅滿賞鯨公司呂世明總經理則介紹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招募海洋觀察員記錄鯨豚活動,建立東臺灣海域鯨豚聲紋資料庫。
接著由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江欣潔助理教授漫談iOcean垂釣回報系統的重要性,釣友透過iOcean系統上傳釣獲魚種、數量、地點及其他相關資訊,有助於豐富臺灣海域的垂釣資料庫;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施習德教授則介紹蘭嶼的陸蟹多樣性及其生態角色,以及目前面臨的保育挑戰,促進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的共存。最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陳勇輝助理研究員等人表達海龜終生以汪洋大海為家,面臨漁業傷害、船隻碰撞、垃圾污染及水溫變化等危機,當前減少海龜受傷擱淺的關鍵之一,在於人們是否願意負起保護海龜的責任,方能減緩當前海龜所面臨的生存危機。
序
蘭嶼澤蟹
屬於臺灣特有種的蘭嶼澤蟹Geothelphusa lanyu 主要分布於臺東縣蘭嶼鄉。由於溪流環境人工化與棲地改變,族群已大量減少,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CR極危等級。
目次
04 第42屆國際海龜研討會 潛入國際海龜會議
海龜點點名共同發起人 馮加伶
08 鳥友齊心! eBird海鳥觀測回報機制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洪崇航 博士後研究員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呂翊維 秘書長
12 海洋公民科學家的養成與使命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邱郁文 副教授
16 海洋公民科學案例-瘤珠螺與龍紋鱝
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 顏寧 執行長
20 談「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 計畫」
多羅滿賞鯨公司 呂世明 總經理
24 iOcean 垂釣回報系統與成果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江欣潔 助理教授
28 蘭嶼陸蟹現況與保育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施習德 教授
33 海龜擱淺成因面面觀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科學教育組 陳勇輝 助理研
究員、周偉融 技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生物馴養組 李宗賢 獸醫、
吳柏諭 計畫助理
36 體驗海洋保護區-探訪臺灣西南沿海濕地
編輯部
40 從海洋看臺灣鹽田變遷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