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新貌:轉型的動力與未來圖像
    出版社:洪葉
    出版日期:2019-12-26
    ISBN:978986965386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各國政治

    優惠價:9折,315

    定價:  $3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275 元
    特價:90折!248
     
    定價:820 元
    特價:90折!738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錄的這十篇論文,在東南亞「變貌」的基礎上紀錄著東南亞區域、國家政府與民間社會持續「轉型」的軌跡與方向。我們所瞭解的東南亞,不只是以東協區域主義所領銜的經濟整合計畫,諸如政治發展的轉型、外交關係的轉變、以及社會發展的轉換都是東南亞整體、個別國家、以及在地公民社會共同面對的發展複合體(development complex)與現在進行式。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蕭新煌

      總統府資政
      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委會主席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楊 昊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主編序

      ……

      本書所收錄的這十篇論文,在東南亞「變貌」的基礎上紀錄著東南亞區域、國家政府與民間社會持續「轉型」的軌跡與方向。我們所瞭解的東南亞,不只是以東協區域主義所領銜的經濟整合方向,諸如政治發展的轉型、外交關係的轉變、和社會發展的轉換都是東南亞整體、個別國家、以及在地公民社會共同面對的發展複合體development complex)與現在進行式。

      轉型不只是口號,它是一種志在追求更美好的環境、更理想的秩序、更充沛的資源、更公平的成長、以及更具信心的發展的自我期待與集體行動。當然,轉型也可能會發生逆流,從民主倒退回民粹、威權、寡頭或者獨裁統治的現象。更也可能產生社會的多元發展緊縮成對自由人權的保守反動和經濟的繁榮成長退卻成貧富不均的發展困境。我們認為籲請轉型的動力,是源自於對現況的批判性檢討,它必須來自公民社會,無論是在政治、外交、或者是經濟、社會領域,轉型必須由公民社會來實踐。

      東南亞多元轉型的未來,必然是以人民為發展中心的前瞻圖像。這不該只是國際組織冠冕堂皇的遊說詞藻(lobbying rhetoric),而是企求轉型的公民社會必須堅守的信念,以及人民必須秉持勇氣完成的集體選擇。作為與東南亞命運交織的島嶼國家,臺灣無法置身於區域轉型的發展議程之外,更不會吝於與區域夥伴分享經驗、共同前行。

      藉由本書的出版,我們也期許未來臺灣的東南亞研究邁向下一個轉型期,鼓勵臺灣的東南亞研究社群發展出更充實的在地研究與比較研究、更充分的跨學科對話、更多元的方法實做、更有勇氣地發掘與探索新問題意識,將東南亞的學術研究轉換成對區域有利、對臺灣有益的社會實踐。

    蕭新煌、楊昊
    目次
    導論

    【1 東南亞的轉型與轉型的東南亞】╱蕭新煌、楊昊
    壹、東南亞的轉型政治:三重變革
    貳、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學術研討會議系列
    參、理解東南亞的轉型與變遷:多元視角
    肆、東南亞多元轉型的未來

    第一篇政治轉型

    【2 等待天光:新加坡民主轉型的困局】╱吳鯤魯
    壹、前言
    貳、軟化威權主義形象?
    參、勝選的意義
    肆、不規則的政治鎮壓週期
    伍、結論

    【3 馬來西亞的政治文化與民主化:州層次的歷史比較分析】╱顏聖錝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參、研究發現
    肆、小結
    伍、研究發現與結論

    【4 當代泰國政治變遷:政治景氣循環理論的解釋】╱劉昶佑
    壹、緒論
    貳、理論回顧
    參、泰國的政變週期與政經互動
    肆、資料檢證與敘述統計
    伍、是否存在「政治景氣循環」?
    陸、結論

    第二篇外交關係的轉變

    【5 緬甸與東協:重啟接觸及整合之途】╱林佾靜
    壹、前言
    貳、停滯及重啟接觸時期(1962-1996)
    參、整合階段:「東協方式」的辯證
    肆、區域合作階段
    伍、結語

    【6 21世紀菲律賓外交政策:雙重不對稱結構的影響】╱江懷哲
    壹、前言
    貳、中國龍與美國鷹:菲律賓的雙重不對稱結構
    參、菲中、菲美關係發展與雙重不對稱結構
    肆、結論:雙重不對稱結構的限制與突破

    【7 日本東南亞政策晚近的發展: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與柬寮緬越新興東南亞國家的援助】╱王文岳
    壹、前言
    貳、解釋日本—東協關係的援助與轉向:東協—日本戰略夥伴關係的成形
    參、日本的東南亞政策與援外政策的發展
    肆、東協—日本戰略夥伴關係與援助政策的前沿:寮國南部農業社區發展
    伍、結論

    第三篇 社會發展的轉型

    【8 印尼伊斯蘭的正統與異端:對Ahmadiyya教團的打壓與施暴事件之省思】╱邱炫元
    壹、前言
    貳、印尼伊斯蘭的保守轉向
    參、伊斯蘭宗教中的正統與異端
    肆、Ahmadiyya的創立及其在印尼發展的簡史
    伍、尤多約諾(Yudhoyono)政府時期的急轉直下
    陸、結語:邁向宗教多元性的民主穆斯林社會之挑戰

    【9 襲產/暗黑觀光的認同政治:柬埔寨當代觀光的二種取徑】╱鄧國全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襲產觀光的多重政治面向
    參、吳哥襲產與國族建構
    肆、近代的國族苦難與羞恥:紅色高棉襲產
    伍、光榮與苦難的交會
    陸、結論

    【10 治理當代「國族英雄」:越南政府國族化來臺跨境勞工之研究】╱張書銘、龔宜君
    壹、研究問題背景與目的
    貳、文獻回顧與研究觀點
    參、國家/中央層級的治理機制:越南政府的勞動出口管理機制(apparatus)
    肆、越南地方層級的治理機制
    伍、跨國層級的治理機制
    陸、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