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健康醫療 > 健康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編/著者: 和田秀樹
    出版社:仲間
    出版日期:2018-09-30
    ISBN:9789869645720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西醫學

    優惠價:85折,289

    定價:  $340 

    ※10本團購價:8折! 272元/本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85折!383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80 元
    特價:79折!30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別把「憂鬱」當「失智」,錯過黃金治療期

      在台灣,每5個老年人就約有1人罹患憂鬱症,

      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審訂推薦

      會老是自然,但憂鬱不該是應然。

      倘若一個人因老化,而無法愛變得如此的自己,

      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就成了老年憂鬱的好發族群。


      老年憂鬱因症狀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視或誤解,

      讓我們開始認識它、發現它,幫助身邊的長者穿越情緒黑潮,

      這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關懷推薦

      詹鼎正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朱為民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陳亭秀   永平身心診所所長

      葉雅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郭慈安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人、企管顧問

      張曉卉   康健雜誌總編輯  


      你身邊的老人家,也有這樣的狀況與問題嗎?

      食欲不振、睡眠斷斷續續、不想出門、覺得身體這疼那痛

      →上了年紀都會這樣吧,這也沒辦法……

      記性越來越差,有時突然恍神,還會懷疑別人想陷害他

      →不會是失智了吧?這該怎麼辦?

      在以為只是老化、或擔心已經失智之前,

      我們或許該考慮另一種可能性——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的主要成因,是大腦退化的〈生理因素〉和老年人承受失落體驗的〈心理因素〉交相作用所致。而潛在的危機是,老年憂鬱症的特有症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失智症的認知障礙、或只是自然的老化現象,如果忽視不理、或偏離了治療方向,老人家就可能長期承受身心煎熬,甚至真的發展成失智症。


      老年精神科專業醫師和田秀樹,詳盡說明老年憂鬱症的身心病因和判別症狀,並將其和失智、譫妄等常見的老年認知障礙進行解說比較,同時提供主要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知識。在「老老照護」漸已成形的台灣社會,對於老年憂鬱症患者,以及擔負照顧責任的配偶伴侶或中壯年子女,本書都希望給予必要的支持與指引,為打造更友善的醫療、照顧和生活品質而努力。


      【關於老年憂鬱症,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老年人不只會失智,也會憂鬱,只要開始老化,人人都是憂鬱預備軍

      ◎老年憂鬱常以身體不適的症狀呈現,也會有妄想、記憶衰退等認知障礙

      ◎同樣是健忘,老年憂鬱症和阿茲海默症的差別在於「病識感」

      ◎老年憂鬱症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成為失智症的前兆

      ◎老年憂鬱症對患者和照顧者的身心考驗,比失智症更為嚴苛……


      【預防老年憂鬱症的必備基礎知識】

      ◎現在的老年人都比想像中年輕,不要輕易將憂鬱症狀概括成老化現象

      ◎「忍耐」會使人老化,無論幾歲都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

      ◎人際往來、照顧孫子、玩通訊軟體……創造讓長者找到生活目標的環境

      ◎放下二分法思考和滿分主義,訓練自己容許灰色地帶的存在

      ◎散步、運動、曬太陽——有意識地養成增加血清素的生活習慣

      ◎享用美食,可預防情緒老化;保養臟器,對容貌和大腦都有助益

      ◎收集醫療資訊做好準備,找到「心靈的家庭醫師」……

    本書特色


      ◎台灣少見的【老年憂鬱症】醫療保健專書

      老年醫療書籍多聚焦於失智症或抗老化防治,本書則為理想的入門讀本,呼籲大眾對於老化造成的幽微心理衝擊,有更正確的認知、更敏銳的察覺。


      ◎理性專業的解析中兼具人性化的照護思考

      作者論理清楚明確、文筆平易近人,除針對老年憂鬱症的防治完整說明,也適時表達對高齡者身心照護的務實觀點和醫者關懷。


      ◎對於老年醫療與老人心理,我們都需要重新認知

      時代進步延緩了身心老化,我們對老人的認知卻仍框限於刻板印象。即使已步入人生最後階段,老年人仍應享有肯定自我的生活權利與尊嚴,本書給予的提醒,讓我們在面對老化、與長者相處、擔負照顧工作時,都能以更貼近高齡者實際需求的角度來思考。

    專家推薦


      ◎老年期追求的,不只是延長生命的長度,而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讓我們從醫療老年憂鬱症開始,關注老年人的身心靈全面向,了解憂鬱對其他身體疾患的影響,同時也支持並關懷他們的照顧者,在銀色浪潮中,守護那粼粼波光。——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在老年人最常見的「失智症、譫妄症、憂鬱症」這3D疾病中,憂鬱症可能是最難被察覺的。本書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我們認識老年憂鬱症,提早為老年人生多一份準備。——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朱為民


      ◎從事基層精神醫療多年,發覺很多民眾對老年憂鬱症的了解都不夠,以致延誤了就醫。真心推薦大家閱讀本書,對家中的長者給予更適切的理解與照顧。——永平身心診所所長 陳亭秀


      ◎老年憂鬱非老化,而且與失智有很大的不同。本書提醒我們該如何幫助高齡者,不要只關注他們外顯的身體症狀,一味誤解他們對病痛的抱怨,而忽略了內在的心理疾病。——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葉雅馨


      ◎作者的呼籲語重心長:「晚年罹患憂鬱症,可能在離開人世前,再也感受不到幸福快樂,是人生的悲劇。」唯有更多人認識這個精神流行病,才能協助長者走出憂鬱黑潮,這本書做到了。——康健雜誌總編輯 張曉卉

    讀者佳評


      ◎我是老年憂鬱症患者的家屬,這本書好讀又發人深省,讓我用更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及生病的親人,比起以前獨自盲目摸索,如今我對事實有更清晰的理解,身心也更為放鬆。


      ◎罹患糖尿病的父親突然心情低落,甚至想要尋死,直到發現本書,我才驚覺他可能得了老年憂鬱症,立刻帶他就醫。真心希望和我一樣為此受苦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切身的幫助。


      ◎這本書讓我深感共鳴,高齡人口遭遇的身心衰退和失落,都是老年憂鬱的誘因。身處高齡化社會的我們,都必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困擾,這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作者介紹
    作者序

    別把憂鬱當失智,錯過黃金治療期

    和田秀樹

    「世上還有哪一種疾病,患者人數如此龐大,卻幾乎完全被社會忽視?」——這就是我對「老年憂鬱症」最真實的想法。

    老年憂鬱症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卻未受到世人太多的重視。自一九八八年任職老人專門綜合醫院「浴風會」以來,我就以「老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為職志,並曾在老人安養中心從事心理輔導十五年,也因此得出了一些感觸。

    首先,大家聽到老年精神科醫師,就會直接認定是「失智症專家」。但很遺憾的現實是,當前失智症的治療僅止於周邊症狀,核心症狀仍未有根本的治療方法。

    相較之下,老年憂鬱症對於藥物治療的反應十分良好,痊癒的機率也很高。話雖如此,害怕失智症而求診的患者及家屬源源不絕,懷疑是憂鬱症而自主就醫的卻極為稀少。反倒是家屬以為長輩失智了而帶來就醫,經過診斷才發現是憂鬱症,這種情況壓倒性地占了多數。

    過了八十五歲,大約有三成的老年人符合失智症的診斷標準,但若是高齡前期(未滿七十五歲),則大約只有一〜二%。相對地,在歐美的各種國民調查研究報告中,卻有五%的老人符合憂鬱症的診斷。也就是說,當高齡前期的老人失去活力和興致、記憶與智力衰退,被認為開始有「失智」的徵兆時,其中有七到八成很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

    失智症是當前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但相較起來,治癒率高、致死率更高的老年憂鬱症,更應該受到重視。只有讓更多人了解老年憂鬱症,並且對它具備足夠的敏感度,才能幫助更多的老年人,進而拯救他們的性命。

    此外,基於多年的治療經驗,我深深覺得在晚年罹患憂鬱症,幾乎可說是「人生的悲劇」。雖然失智症是「誰都不想得到」的可怕疾病,但就患者本身而言,這些老人家最終會遺忘所有不快樂的事,知能上的退化意外地會讓他們經常處於高度的愉悅狀態(Euphoria,欣快症狀)。相較之下,老年時罹患了憂鬱症、又得不到治療,就只能到離開人世前都活在憂鬱之中,再也感受不到幸福與快樂。

    不過,這種悲慘的狀況是可以用藥物治療、改善的,也因此,我將老年憂鬱症的宣導治療視為自己的畢生使命,希望本書能為這些受苦的老人家提供些許助力。
                                                
    審訂序

    銀色光芒的守護者,老年精神科醫師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台灣這幾年正面臨快速老化的衝擊,在銀色海嘯帶起的浪潮中,有許多人關注如何抗老,如何預防失智、延緩失能,唯獨對於這銀色海嘯下的黑色暗潮——老年憂鬱症,缺乏足夠的重視。

    雖希望不老,但事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老、也會死,這是生而為人,都會經歷的過程。招牌大大寫著逆齡,但時常做的行為都只是匿齡。正如同作者透過自體心理學大師寇哈特的理論,提出了心理層面的詮釋,倘若一個人因老化,而無法愛變得如此的自己,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就成了老年憂鬱的危險族群。

    會老是自然,但憂鬱不該是應然。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老年憂鬱症的診斷率和就醫率都偏低。他對事物失去興趣,你說那是因為牌搭子沒了。他退縮在家足不出戶,你認為只是膝蓋退化行動不便。不願正視罹患憂鬱症的可能,一味用老化這個因素來合理化種種蛛絲馬跡,就像是在難以攀越的高牆外,又塗上了迷彩防衛漆一般,讓帶著兵馬前來支援的友軍,連牆的裂痕在哪裡都找不著,只能徒呼負負。

    我要再說一次作者在書中大力疾呼的重點: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雖然這是道高牆,幸好我們有槍彈武器,有時能破碎它。幸好我們有繩索長梯,多半能經過它。幸好我們有鑽洞機,不行起碼能繞過它。但首先,我們要能發現它。面對老年社會,應多多宣導憂鬱防治,共創無憂老化。

    好老,好好地老。我也要強調作者再三重申的另一個重點:老年期追求的,不只是延長生命的長度,而是良好的生活品質,而在與生活品質相關的因素之中,憂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家庭的心靈醫師╱心靈的家庭醫師。作者在文末,建議大家在老年期都應該有個家庭的心靈醫師,來守護健康,從醫療老年憂鬱症著手,關注一個人的身心靈全面向,了解憂鬱與失智症之間的關係,了解憂鬱對其他身體疾患的影響,明白事物之間相互連動的道理,應用藥物與非藥物的各種方式,來協助憂鬱症的治療。

    而我要在這裡提出另一個說法。在老年精神醫學的教科書中有句話,始終深印在我腦海裡——老年精神醫學即是家庭精神醫學(Geriatric Psychiatry is Family Psychiatry)。讓我們從醫療老年憂鬱症患者開始,也支持並關懷他們的照顧者,不管是一同邁入老年的配偶伴侶,還是他們正值中年的子女,甚至是他們剛剛成年的孫子女,在銀色浪潮中,守護那粼粼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