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財經/企管/經濟 > 經濟 
     
    讀畫搞懂世界經濟史:22個主題,看見全球貿易是如何進化的?
    編/著者: 宋炳建
    出版社:本事(大雁)
    出版日期:2017-08-23
    ISBN:9789869493925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經濟學總論

    優惠價:85折,383

    定價:  $4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20 元
    特價:85折!357
     
    定價:362 元
    特價:90折!326
     
    定價:750 元
    特價:95折!713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550 元
    特價:90折!49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現代經濟體系的樣貌,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有圖有真相,最難懂的人類經濟活動,都能在畫作中看出歷史脈絡!◎鬱金香狂熱:17世紀荷蘭人對於鬱金香的熱衷,竟是人類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化的罪魁禍首!◎拿破崙遠征埃及,除了促進歐亞非大陸的經濟交流,真的還弄塌了人面獅身像的鼻子嗎!?◎西元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遠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商人竟首當其衝?◎千年前高瘦嚴肅的東正教聖人,如今成了風靡全球的聖誕老人,一切都是可口可樂的「陰謀」!?【注意】本書不是名畫鑑賞,也不是美術賞析,而是「讀畫」解謎說歷史!「全球化」就是地球縮小了,而我們卻生活在更複雜交織的世界裡,但是你知道嗎?「全球化」並非直到近代才初次發生的現象,從張騫出西域、大航海時代,到工業革命、萬國博覽會……,過去曾有多次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有全球化衰退的時期。不變的是,人們踏出的每一步,都在形塑今日全球化貿易交流的面貌。三星經濟研究所人氣講師宋炳建,將透過22個主題事件、數十張畫作,找出隱藏在古畫中的諸多暗示,帶你審視世界史的各個層面,從創造東西合併文化的亞歷山大大帝,到20世紀商業化的聖誕老人,介紹國與國之間的文化、政治、貿易交流如何影響全球化興衰及經濟潮流。本書出現的畫作不限於美術史上的高價值名作,諷刺漫畫、海報、廣告、或時事評論漫畫都是重要的蛛絲馬跡。探討的畫作更不分界限,舊世界(亞洲、歐洲、非洲)和新世界(南北美洲)、儒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在強國與殖民地創作的作品全是探討的對象。作者認為,要看懂經濟史的時代樣貌,最重要的是,必須仔細觀察畫作主題事件發生時代的歷史脈絡,以及畫家作畫當時的價值觀。畫家可能故意以特定方式呈現某個事件,也可能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所屬社會和時代的特性反映在畫中,甚至,有時候藉由比較相同主題但不同時期的畫作,所獲得的啟示更多。從〈富饒山的聖母〉看到西班牙人強迫原住民開採銀礦,甚至買非洲人當奴隸補充勞動力;從〈珍‧古溫夫人的肖像〉看見鬱金香成為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從河鍋曉齋畫中閻羅王脫下紅道袍穿上西式禮服,看出明治維新後急速西化動盪不已的日本……重新發現這些畫作的小細節,不僅帶我們重新認識全球貿易的演變過程,也讓我們對現代經濟體系有更深的認識。
    作者介紹
    宋炳建首爾出生,小時候很喜歡到處塗鴉。雖然考上首爾大學經濟學系,但是更喜歡閱讀歷史書籍。畢業到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史,以研究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經濟為主題,取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在劍橋大學進行了三年的研究。在英國生活時,到歐洲各處旅行,喜歡逛博物館和美術館。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社會的歷史人口變化、勞動市場、福利政策、金融危機等,也很關注韓國與東亞的經濟史。2000年開始在韓國成均館大學經濟系擔任教授。2014年開始在《中央Sunday》連載《Visual經濟史》專欄至今,也是三星經濟研究所(SERI)的人氣講師。著作有《經濟史: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的歷史》、《站進世界經濟史》、《英國現代化的探討》、《職業災害的誕生》等。《中央sunday》付費專欄連載中sunday.joins.com/archives/post-owner/송병건譯者介紹林芳如學生時期主修英中翻譯,卻「不務正業」對韓文情有獨鍾。現任專職譯者,喜歡與文字打交道的純粹生活。賜教信箱:fangjulin2016@gmail.com
    序從畫中閱讀經濟史這本書不是與「美術史」相關的書籍。欣賞著名畫家留下的畫作、說明畫法、討論對後代的影響,這些都不是本書的目的。本書討論的是「畫作」,但是,主要目的並非「看」畫,而是「讀」畫。換句話說,不是以審美的角度來賞畫,而是結合畫中內容、象徵和畫作繪製的時代背景,來了解歷史。確切而言,本書透過畫作探討人類所產生的「經濟史」潮流。經濟史屬於哪個學問領域?蝙蝠是一個很好的類比,如同蝙蝠擁有哺乳類和鳥類的特徵,經濟史同時保有經濟學和歷史學的特徵。簡而言之,經濟史是探討人們的經濟行為歷史的學科。飲食、穿衣、睡覺,以及生產、交換、掠奪、累積、分配物品等,可視為原始的經濟行為,從此進化到發明、廣告、管理、再分配等,則是二次經濟行為。經濟史是揭開原始與二次經濟行為經歷怎樣的進化過程,達到我們現今的經濟行為的研究。研究經濟史的人,對物品與服務、勞動與資本及資源的流向很感興趣,重視商品與生產要素如何被生產、被消費和被分配。近來,人們認為資訊和知識這些廣義的經濟要素,如何形成、傳播和改變,也很重要。不過,光是這樣還不夠。經濟結構與經濟成果並非只受這些經濟因素影響,也深受政治、文化、制度和思想等非經濟要素的影響。因此,本書雖然著重於經濟史,仍然廣泛包含影響經濟行為的經濟與非經濟因素。簡言之,經濟史探討圍繞著經濟活動,以及影響經濟活動的各種因素的「歷史」。再來思考一下「歷史」。「歷史」可以解釋成兩種涵義,一種是過去實際發生的事件,也就是現實世界發生過的變化,另一種則是以各自的觀點理解和評價發生過的事件與變化,也就是歷史學習。然而,到了20世紀後期及21世紀前期,這兩種涵義的歷史都經歷重大的改變。第一個層面,即現實世界的變化層面中,與過去明確不同的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已大幅進步。一言以蔽之,全球化指的是地球縮小的現象,人、商品、生產要素、知識、資訊、技術、制度、常規等,構成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無數因素在全世界交流,溝通的速度與強度都提升了。所以,即使地球在物理上的大小不變,但人類的活動和過去相比,變快又變多。許多因素促成這樣的變化,例如,資訊通訊技術突飛猛進,蘇聯瓦解、東歐國家轉為資本主義體系,新自由主義擴散到全世界等,都是代表性的轉變。這種技術、政治和經濟層面因素發揮作用的結果是,我們生活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還要小的地球,或者說更複雜交織的世界中。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在歷史的第二個層面上,也就是作為學習的歷史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歷史研究的重心向來著重特定集體(國家、經濟圈、文化圈等)的歷史變化如何形成,試圖從內部的特殊性中尋找原因,並且傾向把集體之間如何相互作用當作次要的議題。不過,近來的研究意識逐漸認為,在探究特定集體的歷史時,排除和其他集體的相互作用,這樣的討論本身有很大的缺陷。舉例來說,在分析某個國家的經濟成功因素時,以前會強調該國特有的資源、制度、國民性等,相反地,現在則注重該國與其他地區締結的關係、制度發展、文化多樣性、社會包容性等。分析個別國家的成就時,只看國家蘊含的特殊性,是狹隘的思考,應該從全球脈絡中理解該國如何有效地發揮長處。目前的歷史學界廣泛認為,唯有從全球角度來觀看歷史,才是真正均衡的研究。作為學習的歷史中,還有另一種現代現象,即包含照片與影像的視覺資料使用率,大幅增加。雖然過去在歷史學習中,也曾使用視覺資料,但大部分都是用來補充文字敘述的內容。在學習歷史時正式使用圖畫,實際上是最近才開始的,而科技的進步是促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印刷技術發達,有別於過去,花小錢就能得到好的印刷品質,尤其是彩色印刷技術提升,能輕鬆地使用視覺效果優良的彩色資料。更關鍵的影響則是資訊通訊技術的發展,在螢幕上顯示、變化、分享彩色資料的操作變得容易。IT技術的創新,使世界各地生產的視覺資料,能快速且低廉地散播到全世界。此外,智慧型裝置的發達使人們無論在哪裡都能接觸、傳送資料,大幅提升視覺媒體的流通速度。這樣的技術進步促使視覺媒體的使用,正以耀眼的速度大幅增加。對於文字紀錄比其他形態的紀錄還優越的傳統觀念,正快速地讓位給新趨勢。不過,藉由圖像資料探究歷史的工作,最近才正式開始,所以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未發展出有效利用的方法。本書要找出隱藏在古畫中的許多線索,藉此回顧經濟史。換句話說,目的不在於以美學「鑑賞」,而是「閱讀」畫中包含的時代面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要特別注意什麼?最重要的是觀察畫作主題事件發生時的歷史脈絡,以及畫家作畫當時的價值觀。尤其是以前繪製的「歷史畫」,許多畫作的繪製時間和畫中事件發生的年代相隔甚遠,想想中世紀畫家畫的舊約時代大洪水,就能輕易理解。這種情況下,許多與繪製時間點相關的因素可能會影響畫作內容。因此,我們必須仔細觀察是誰、何時、抱持什麼目的作畫。此外,受到誰的資助作畫,特別想到誰作畫,受誰影響而作畫等都很重要。畫家可能故意以特定方式呈現某個事件,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所屬社會和時代的特性反映到畫中。另一方面,畫家可能因為歷史知識不足,對過去的事件或背景做了錯誤的描寫。我們必須留意這些層面,有時候比較相同主題但不同時期的畫作,能得到有意義的啟示。由於閱讀畫作的目標大於鑑賞,因此本書選擇的畫作不限於美術評價高的名作。美學水平相比之下不高的作品,臨摹以前畫作的作品,不曾受過正統技法訓練的畫家作品,都是本書關注的對象。諷刺漫畫或報紙和雜誌上刊登的時事評論漫畫,同等重要,海報或廣告形式的作品也值得矚目。簡而言之,本書探討的畫作不分界限,並且均衡地挑選各文化圈裡繪製的畫作,包括舊世界(亞洲、歐洲、非洲)和新世界(南北美洲),儒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以及在強國與殖民地創作的作品。透過視覺資料來看經濟史,特別是從「全球化的進化過程」觀點,娓娓道出故事,便是本書的目的。20世紀末以後,我們深知全球化快速發展,但是從漫長的歷史來看,全球化並非人類頭一遭經歷的現象。在過去有多次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有全球化衰退的時期,以下簡單地整理一下。對照全球化明顯的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20世紀前半期經歷經濟大恐慌和兩次世界大戰,是全球化大幅後退的時期。在仇視鄰國的氣氛中,不可能有活躍的貿易和交流活動。在此之前的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期,全球化以耀眼的速度進行,許多國家彼此競爭、進行工業化的結果是,各國經濟往來比之前任何時候都還要緊密,文化交流也與日俱增,這時也是舊世界人口大量移民到新世界的時期。學者稱這個時期為「第一波全球化」,和現今的「第二波全球化」區別開來。另有學者細分第一波全球化時代,將1870年代以前稱為自發性全球化,之後稱為強迫性全球化。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發生了兩次重要的「革命」。英國發生史上第一次的工業革命,大幅改變全球經濟的結構。法國發生名為法國大革命的政治變革,引領國際政治的變化。在那之前的17~18世紀,荷蘭、英國、法國等歐洲列強,以重商主義之名在世界各地殖民,留下全球化的重要先例。15世紀末,哥倫布和瓦斯科.達伽馬開拓新航路,揭開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大航海時代是將以往幾乎從未接觸過的舊世界和新世界,連結在一起的重要變化,地球首次變成單一經濟圈。全球經濟的重心,開始從亞洲移往歐洲這點也很重要。在新、舊世界各自獨立活動的時期,「局部的」全球化時常發生。13~14世紀,成吉思汗的後裔統治的蒙古帝國,是帶領歐亞大陸全球化的強大勢力。在開放的對外政策之下,蒙古人創造了交流和貿易的鼎盛時期。然而,隨著黑死病在舊世界各地猖獗,全球化再次衰退。不過,中世紀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儒教,各自牽引小型全球化的發生。在古代社會中,歐洲的羅馬和東亞的漢朝都曾主導大規模的局部全球化。在那之前的古代文明和帝國中,也可以找到局部全球化的例子。最早可以回溯到,人類首次踏上非洲後為了生存而移動到其他大陸,這起事件可說是人類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我們可以像這樣試著以全球化歷史的觀點,重組人類的歷史。從古代到20世紀的人類悠久歷史中,本書總共選擇22個主題,完成22個章節。我們將在各章觀察有如謎題的畫作,從中獲得歷史線索,審視經濟史的各個層面,一邊了解引領全球化的各種因素,一邊細思人類如何走到現今的模樣。希望各位讀者能帶著一一解開畫作謎題的樂趣,以輕鬆的心情翻閱本書。
    目次
    序言│從畫中閱讀經濟史01 生命垂危者和慰問者是誰?亞歷山大—創造東西融合的全球性文化02 漢武帝拜佛?張騫—開拓絲路的先驅03 長途貿易的鬼才伊斯蘭商人—編織涵蓋半個地球的緊密貿易網04 是什麼將他們逼向恐怖死亡?蒙古和平時代,東西貿易使疾病散播全球05 吹牛大王的暢銷書誕生記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培育未來的探險家06 君士坦丁堡的金城湯池是怎麼瓦解的?拜占庭帝國的最後一戰,動搖全球經濟07 萬曆朝鮮之役與全球奴隸貿易的函數關係大航海時代,「富饒山」銀礦環遊世界08 從白紙開始的歐洲知識革命中國發明,驅動歐洲的知識大眾化09 史上最昂貴的花荷蘭金融市場,球莖導致泡沫經濟10 全球最大國的誕生背景毛皮貿易,開啟俄羅斯征服西伯利亞的大業11 拿破崙弄塌獅身人面像的鼻子?法國遠征埃及,演變成與英國的知識戰爭12 人類貪婪下最殘忍的貿易商品一千六百萬名非洲奴隸被賣到美洲13 煤炭與機器時代的災害工業革命時期,工業災害如何發生又如何克服?14 英國的「三重鼎盛時代」萬國工業博覽會促使工業革命遍及歐洲全境15 改變愛爾蘭人命運的「惡魔植物」1840年代馬鈴薯歉收,導致愛爾蘭的大飢荒與移民潮16 日本脫亞政策的序幕艦隊司令培理的黑船—日本社會改造的開端17 旅行如何變成中產階級的休閒?19世紀中葉的西方人,愛上度假18 美洲大平原水牛的悲慘命運生態界的全球化,破壞人類與水牛的平衡19 印度鐵路的利益流向何處?殖民地印度—展現強迫性全球化的結果20 大企業的黃金時代鐵道王、石油鉅子、金融大亨掌握經濟21 法國吸血鬼吸德國女子的血維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賠償金與財務糾紛,導致全球化衰退22 聖誕老人形象的進化過程從聖人變身為大眾消費的圖像結語│回顧全球化歷史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