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發展政策-李國鼎資政逝世十週年紀念論...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9868794443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經濟史地

    優惠價:9折,315

    定價:  $3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定價:210 元
    特價:90折!189
     
    定價:260 元
    特價:90折!234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今年(2011)是李資政逝世10周年紀念,中央大學再為此傑出的校友舉辦「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發展政策研討會」。會後也再次將各篇論文送外審,並請各作者依評審人意見修改後編撰成「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發展政策」一書,由中大出版社出版。本書共分三部份:第一部分是討論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政策,其中包括第一章由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教授所撰寫的「王道文化與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在此章中劉教授指出,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不可以只注重物質生活的改善與成長,台灣必須要把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納入經濟發展的目標中,三者必須取得一個平衡的發展。他更認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使很多的人口從鄉村移往大都市,在大都市裡相聚的都是陌生人,於是我國固有的五倫觀念已不足以維持一個和諧的社會,他非常贊同李資政所提的「第六倫」,亦即必須與陌生人之間有一種互相的尊重,此所謂「群我關係」。劉教授認為此第六倫不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延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些關係可以統稱為「王道文化」。因為劉教授不是經濟學專家,一般人可能會對他所提的經濟發展政策有所存疑,因此我們亦邀請名經濟學家朱雲鵬教授從經濟學的觀念作一回應,並將其回應納入本書以供讀者參考。
    作者介紹
    美國麻省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兼副校長。1970~1992年任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曾擔任台大、政大客座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國際工業關係協會常務理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主要研究領域是人力資源,勞動市場分析、勞資關係、知識經濟、綠色經濟與經濟發展。主要著作除英文學術期刊論文數十篇外,編有下列重要中、英文書籍:《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灣的失業問題》、《知識經濟之路》、《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從充份就業到優質就業》、《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1996年以來的台灣失業問題》、《險渡金融海嘯》、The Labor Mark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等。
    他序序言 蔣偉寧 教育部長/前中央大學校長 今年是 國鼎先生逝世十周年,心中對他的懷念與感謝,與日俱增。我過去一年數度前往李國鼎故居參加活動,踅步 國鼎先生簡樸的生活空間,更能體會他廉能自持、公忠為國的偉大情操。 國鼎先生一生致力國家現代化發展,興國利民,功不可沒。我們從他的一生行誼和各行各業菁英緬懷 國鼎先生的言詞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的性格堅毅,展現鋼鐵般的意志,行事效率極高;但他的堅持並非天馬行空,而是先見之明加上謹慎的評估與規劃。他的頭腦靈活,展現求新求變的開放與彈性,勇於突破艱困。更重要的是,他心無私念。 生於憂患的環境塑造了 國鼎先生的人格,他將國家歷史的榮辱帶進個人心境,也影響了他一生的志業。因無所私, 國鼎先生只做事、不做秀,諸多影響國家、經濟與民生甚鉅的政策,他力排眾議、堅持到底,不怕得罪人。因無所私, 國鼎先生全方位打造大環境,張開雙臂廣納人才,讓年輕人盡情發揮才情。他以過人的智慧、膽識與才識點石成金,從工業到財經,從人文到科技,從政府到企業,創造一波又一波的台灣奇蹟。 為了彰顯 國鼎先生對於台灣的偉大貢獻,以及探討台灣面對後ECFA時代的經濟發展困境與前景,中央大學去年舉辦「李國鼎資政百歲紀念學術研討會」,今年賡續舉辦「李國鼎資政逝世十週年紀念研討會——後ECFA時代的台灣經濟發展政策」,邀請國內外經濟與能源的專家學者,從不同面向來為台灣經濟和產業把脈。特別感謝中央大學李誠副校長籌辦此研討會,同時感謝中華文化總會劉兆玄會長、中央研究院王平院士、行政院薛承泰政務委員、行政院經建會單驥副主委、政治大學經濟系林祖嘉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顧問孫克難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梁啟源董事長、中央大學工學院陳志臣院長、中央大學光電系孫慶成主任精彩的專題演講,同時又撥冗編修論文彙編成冊。希望本書的九篇文章能夠紀念 國鼎先生對台灣的貢獻,延續 國鼎先生的精神,開創台灣璀璨的未來。 主編的話編者序 李國鼎資政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中外皆知。中國技術服務社的一群工程師為感念李資政所締造的優良投資環境,使他們的企業得以發展,個人的才能得以施展,特別在他的母校中央大學捐贈了一座七層樓的國鼎資料圖書館,此館的外型特別設計像一個「鼎」字,而在前門的斜坡上,有由李資政在國鼎館落成典禮時所親手栽種的松樹。館內設有一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簡稱「台經中心」,其任務除繼續李資政之精神,研究台灣的經濟發展政策,向政府提出建言以外,並主理國鼎館的各項事務。 在2009年李資政百歲冥誕時,中央大學的台經中心特別舉辦了一場「李資政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學校也特別撥款重修李資政的展示館,研討會的文章在會後經修改出版《險渡金融海嘯: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政策》一書,以便更多的政府官員,學者與一般民眾可以了解金融海嘯後,台灣經濟政策該發展的方向。 今年(2011)是李資政逝世10周年紀念,中央大學再為此傑出的校友舉辦「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發展政策研討會」。會後也再次將各篇論文送外審,並請各作者依評審人意見修改後編撰成《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發展政策》一書,由中大出版社出版。本書共分三部份:第一部分是討論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政策,其中包括第一章由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教授所撰寫的「王道文化與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在此章中劉教授指出,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不可以只注重物質生活的改善與成長,台灣必須要把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納入經濟發展的目標中,三者必須取得一個平衡的發展。他更認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使很多的人口從鄉村移往大都市,在大都市裡相聚的都是陌生人,於是我國固有的五倫觀念已不足以維持一個和諧的社會,他非常贊同李資政所提的「第六倫」,亦即必須與陌生人之間有一種互相的尊重,此所謂「群我關係」。劉教授認為此第六倫不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延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些關係可以統稱為「王道文化」。因為劉教授不是經濟學專家,一般人可能會對他所提的經濟發展政策有所存疑,因此我們亦邀請名經濟學家朱雲鵬教授從經濟學的觀念作一回應,並將其回應納入本書以供讀者參考。 第一部份的第二章是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王平院士及李文傑先生所撰寫的「台灣經濟之發展過去未來」。王、李把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分成五個時期:前工業化時期(1950-1964),此時期注重的是土地改革及人力資本儲備時期;第二期是經濟起飛時期(1965-1979),此時期以進口替代及降低資本流通障礙來達成高度的經濟成長;第三期是產業轉型時期(1980-1997),此時期的工業結構轉型為資本密集,特別是以IT產業為主的時期;第四時期是成長減緩時期(1998-2008),此時期的產業轉型速度減緩,網路泡沫化及金融海嘯時代的來臨;第五期是2009~迄今,此時期台灣的經濟已充份自由化,成為高度貿易依存的經濟體,並且有上下游垂直分工的產業價值鏈。對未來,王、李期望以前瞻性及平衡的世界觀,輔以充沛的人力資源優勢,建立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並重之完整生技產業價值鏈,俾台灣經濟得以持續成長。王平院士是純粹學者,並無實際推行經濟發展政策的經驗,因此我們不好意思邀請在政府部門有40年實務經驗的前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先生,以及政大經濟系林祖嘉教授對王平院士的文章加以補充及延伸,此二篇意見都很精彩,非常值得讀者一閱,所以也把他們二人的意見附在王、李一文之後。 本書的第二部份是「後ECFA時代的經濟發展政策」,主要是對某一特殊領域的政策,比如在第三章,薛承泰委員的「後ECFA時代的社福政策」,單驥副主委的「後ECFA時代的人力資源發展政策」,林祖嘉教授的「ECFA與早收清單效益之探討」,孫克難教授的「奢侈稅與台灣所得分配」。薛承泰委員的社福政策被列入本書,主要是因為在後ECFA時代的經濟發展,不但要重視經濟的成長率,就業機會的增加,亦應注重社會公義的維護。在本文中,薛委員首先提及經濟大衰退時可能帶來的社會不公,如新貧的產生。薛委員在文章中即列出金融海嘯時期政府對新貧處理的政策,勞參率的提升與失業率減少的措施。然後他再述說ECFA時代台灣人口結構與地區的變遷對社會公義與社會福利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及其因應的政策。在因應人口老化的政策上,政府得提倡「幸福婚,願意生與養得起」的政策。他也列出一些後ECFA政府要提出的社福政策,如「青年安心成家」方案,「長期照顧制度」等。單驥副主委則在其文章中提及在後ECFA時代,台灣將會遭遇到少子化,學、訓、用、落差,以及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這些發展都會影響到我國人力資源的質與量,因而提出了一些因應政策的建議。後ECFA時代的效益最主要的是看此時期早收清單的效果,如果這些很早便決定降稅的項目能有效地促進海峽兩岸貿易的增進與就業機會的增加,則是對兩岸的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林祖嘉教授在其早收清單效益評估的文章中指出,2011年ECFA正式推行以後,大陸對台灣早收清單的產品共539項,佔台灣對大陸出口的16.14%,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項目有267項,佔台灣大陸進口的10.5%,ECFA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是1.65%-1.72%之間,但如果把台灣因ECFA而能融入東亞經濟體制,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可增加3.2%-4.4%。此外,在ECFA簽約後,更多的外商會願意把台灣成為進入大陸的平台,台灣因而可以吸收更多的外資來台,為台灣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與就業機會。 近年來,所得分配的快速惡化一直為人民所詬病的問題,因而後ECFA時代的經濟政策之一必須是所得分配的改善。政府在2011年4月通過奢侈稅,即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鎖定持有未滿二年的非自用不動產(房屋及土地),以及一定金額以上的奢侈貨物及勞務之交易行為課徵10%或15%的特別稅。財務部估計可以為國庫取得150億的稅收,用來支應社會福利支出,因而對所得分配的改善有利。孫克難教授在本章中特別討論奢侈稅所可能帶來平均所得的效果根據他的估計,此項稅收的效果非常有限,改善所得分配正確的方法應從改善投資環境,加速產業轉型,促進經濟發展及提高就業率著手,其他證券交易課稅,海外來源所得課稅,房地產按市場價格評定現值等稅制的建立也都是改善所得分配的有效工具。 本書的第三部份是針對後ECFA時代的能源政策作一討論。首先,中華經濟研究院梁啟源董事長與郭博堯顧問在「綠色能源與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一文中指出,綠色能源是今後台灣經濟發展中最重要能源的來源,但是在發展綠色能源時,我們必須區分擴展與發展兩個不同的項目,且要考量經濟成本與可行性,並參考成本效益決定其推行的順序。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綠能產業旭升方案,它有ICT產業的支持與五大總體策略之支持,應可達成目標。 第八章陳志臣教授與林彥光先生在其「再生能源在台灣的現況及未來的前景」中指出,現階段台灣以發展風能、太陽能及生質能最有前途,海洋能與地熱能則應屬積極研究的方向。在風力發電方面,因陸域發電已飽和,必須向離岸式風力發展,太陽能則應善用國內的半導體產業與人才持續研發太陽光電產品的技術,並推展太陽能的應用,開拓國外市場。生質能源應努力發展,因為它可以同時解決替代石化燃料,處理廢物,農業轉型與產業創新的效果。 固態照明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發光二極體(LED)的發展快速,其體積小、壽命長、操作反應快、可靠度高、不易破損、發光效率高,又不具熱輻射與不含汞的環保因素,使LED已成為21世紀最受矚目的綠色照明光源,我國亦應發展此產業,以達成節能減碳及促進對外貿易,增加就業的目的。然而LED產業鏈在台灣雖然完整,也具技術優勢,但是受專利障礙之限制,使此產業與產值不成比例,政府應設法儘速突破此瓶頸。 中國大陸也急著要發展LED產業,並且經常來台挖角,為因應中國大陸的人才挖角與重補貼政策,孫教授建議,我國應建立國家級LED照明實驗室,加速技術之發展,並需設定LED研究所以培養國內所需人才。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所有作者在很短的期間完成他們的作品,其次是蔣偉寧校長的支持,曹恒光主祕以及秘書室的同仁,特別是古明芳、黃凱璐、陳如枝、張淑嘉的支援及經濟系,產經所,台經中心師生的大力支持,使研討會得以順利進行,本書得以準時面世。 李 誠 2011年7月30日 中壢
    目次
    序言 蔣偉寧 編者序 李 誠 第一部 台灣的經濟發展 台灣經濟發展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王平‧李文傑 王道文化與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 劉兆玄 第二部 後ECFA時代的經濟政策 後ECFA台灣的社福政策——因應人口變遷的衝擊 薛承泰 後ECFA時代下的人力資源政策——以少子女化、學訓用落差及所得分配為例 單 驥 ECFA中關稅降低效益之探討 林祖嘉 奢侈稅與台灣的所得分配 孫克難 第三部 後ECFA時代台灣的能源政策 綠色能源與未來台灣經濟發展 梁啟源‧郭博堯 再生能源在台灣的現況與未來的前景 林彥光‧陳志臣 LED在台灣的現況及未來的前景 孫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