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教育 
     
    惡魔的法則-從校園霸凌到搶奪弒親
    編/著者: 常娟
    出版社:金塊文化
    ISBN:978986868094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社會救濟

    優惠價:85折,196

    定價:  $23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00 元
    特價:90折!90
     
    定價:100 元
    特價:90折!90
     
    定價:50 元
    特價:90折!45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600 元
    特價:90折!54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那麼多的犯罪現象?在同樣的成長條件下,為什麼有的人走上犯罪道路,而有的人卻能遵紀守法?走上犯罪道路的人與普通人之間究竟有哪些不同?他們曾經有過怎樣的生活經歷和生存環境?在他們經過的人生道路上,究竟哪幾步路走錯了呢?  犯罪是一種錯誤行為,然而也有著複雜的心理過程,每一個犯罪行為人都有其特定的人生軌跡,有其獨特的心理素質。本書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深刻揭示了這些犯罪人心理病變的過程及其病變的原因,這就如同醫生為病人開出診斷證明,為同類型的病人開出救治處方。  本書將犯罪人放在歷史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中進行全面分析,對犯罪人的心理特徵及其成因進行了專業判斷。由此,我們清楚地看到,正常人變成罪犯,犯罪人形成犯罪人格,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特別與其早年的家庭環境有著重大關係。此外,本書還從認知、情感、情緒、人格、行為等角度進行抽絲剝繭,層層分析,力求對犯罪人犯罪行為的來龍去脈做出最深入的剖析,以期能帶給大家更多的反省和領悟。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鋒利地將社會切出一個橫斷面來,讓我們看到社會最真實、最殘酷的一面。本書從犯罪心理、犯罪動機、犯罪實例層層解析,為您深入解開惡魔的法則!
    目次
    第一篇 推開犯罪世界的門Chapter 1 犯罪心理學概述1.1 心是罪惡之源──從電影《火線追緝令》說起1.2 犯罪心理VS犯罪行為Chapter 2 我是誰?──犯罪心理和基本特徵2.1 為什麼只有我犯罪?──罪犯的心理歷程2.2 誰是我?──犯罪人認知特徵2.3 為小事引發的血案──犯罪人情緒特徵2.4 一切都源自「情不自禁」──犯罪人意志特徵Chapter 3 事出必有因──犯罪人的需要和動機3.1 為女兒雇凶殺人──畸形的犯罪結構3.2 發洩蓄積多時的憤怒──犯罪動機Chapter 4 犯罪者的人格特質4.1 犯罪者的氣質特徵4.2 犯罪者的性格特徵Chapter 5 犯罪心理的成因和發展變化5.1 心理的失衡源自生理不足5.2 迷失的心理5.3 犯罪心理的質變與形成過程第二篇 青少年犯罪Chapter 1 失落在如花的季節1.1 兒童犯罪誰之過──犯罪的低齡化1.2 無知的大人,不懂事的孩子──暴力教唆Chapter 2 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的矛盾2.1 你我都有的矛盾並不可怕2.1 青少年的心理矛盾與犯罪Chapter 3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徵3.1 綁架殺人的背後3.2 看他不順眼──犯罪青少年的情緒特點3.3 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點──國二現象3.4 別讓青春的花朵過早凋零──性犯罪Chapter 4 網路,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劑4.1 網戀——甜蜜的背後常是不堪的真相4.2 為錢鑄下大錯4.3 為好奇心埋單第三篇 變態心理與犯罪Chapter 1 當人心「出軌」之後1.1 變態心理與常態心理1.2 變態心理成因 Chapter 2 社會的不定時炸彈2.1 人格障礙與犯罪2.2 性變態與犯罪2.3 偷窺狂與犯罪2.4 施虐狂與犯罪2.5 精神疾病與犯罪第四篇 家庭暴力與傷害Chapter 1 當愛已不再1.1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1.2 家庭性暴力Chapter 2 失去的快樂童年2.1 推倒搖籃的手2.2 孟喬森綜合症第五篇 犯罪心理診斷及預防Chapter 1 尋找犯罪的真正原因1.1 掌握心理因素及人格特徵1.2 結合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Chapter2 避免下一個受害者1.1 犯罪心理預測 1.2 及早發現犯罪徵兆1.3 艾克森情緒穩定性測驗